兰富霞,徐 英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因心脏不能满足患者自身代谢需求,进而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具有发展缓慢、治疗复杂、病死率高等特点[1,2]。然而由于患者在家缺乏专业管理约束,不能按时服药及规范饮食,常因容量控制失衡而反复入院治疗[3,4]。因此,对CHF患者行自我容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症状管理策略是指利用相应专业管理策略来约束患者,阻止或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可针对多项症状开展,以此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5,6]。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CHF的发展和预后[7]。自我超越理论则是指让患者发挥个人能力,调整个人看法、个人目标和行为活动,自行处理相关不良事件,以超越自身,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8~11]。本研究观察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在CHF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2例,纳入标准:符合CHF诊断标准[12];年龄≥18岁;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复发型CHF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危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异常性疾病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56)和超越组(n=56),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常规组 实施常规自我容量管理护理干预,嘱咐患者积极接受药物治疗,了解口服抗心衰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等,避免或减少诱发心衰的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低盐、低脂肪饮食;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注意症状等。
1.2.2超越组 实施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模式干预。①症状管理策略:a.活动策略:根据患者心衰分级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活动策略,心功能Ⅰ级且自身状态较好的患者,可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20~30 min;心功能Ⅱ级且病情稳定患者,可在家属监督下进行静走活动,每周1~3次,每次10~15 min,期间如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情况,需立即休息,在恢复较好后再开始活动;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活动以室内活动为主,如室内平地慢走以及日常活动等,无规定活动时间,以患者略感疲惫为最宜。b.饮食安排:强调低盐、限饮、易消化饮食;心功能Ⅰ、Ⅱ级患者盐摄入量在2~3 g/d,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在2 g/d以下。饮水尽量多次少饮,总量在2 L/d左右。c.体重监测: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每周测量体重,观察体重变化程度,心功能Ⅲ级、Ⅳ级者每日测量,若3 d内体重变化超过2 kg,则说明存在体液潴留,需积极就医处理。d.规律服药指导: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每月一次定期复查。②自我超越理论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CHF发生原因、治疗和自我容量管理等相关知识,帮助了解患者CHF自护,监督患者学习CHF相关知识、症状自评与管理以及出院后行为指导规范。患者出院自护期间,积极与患者及医护交流,了解患者自护期间遇到的难题与压力,利用PPT、健康教育手册等方法让患者学习症状管理知识,对出现较大心理压力的患者,积极心理心理干预,引导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消除患者对CHF的恐惧心理;并在自护行为干预,让患者反思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积极思考,总结能让自身最舒适的护理方法,提升患者自我意义,学会自身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定期开展病友交流会,让控制良好的患者分享自身经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超越自我;而对于自我护理行为较差的患者,需安排其家属进行辅助管理,尽可能改变患者不良行为。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干预前、干预3月后两组患者:①容量状态指标:空腹抽血检测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②自我容量管理能力: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13],包括自我管理(10项)、自我护理措施(6项)、自我护理信心(6项)三部分,每项均采用1~4级评分,总分为22~88分,分数越高自我容量管理能力越强。③自我管理效能:采用CHF患者自我管理量表[14],包括用药管理、症状检测两大维度,每个维度均包含10项评分题,每项采用1~4级评分,总分为20~80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效能越强。④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15],包括生活情况(8项)、躯体状况(8项)、情绪变化(5项)三大维度,每项均采用0~5级评估,总分0~10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容量状态指标比较干预3月后,两组BNP、NT-proBNP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超越组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容量状态指标比较
2.2 两组自我容量管理能力比较干预3月后,两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超越组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干预3月后,两组慢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超越组各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慢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比较 (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3月后,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超越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比较 (分)
液体潴留是CHF患者的重要体征,是疾病恶化的判断标准。自我容量平衡管理是控制CHF的关键,若治疗期间患者发生容量过度会加重心衰症状,容量不足则会引起低血压和电解质失衡[16]。CHF治疗通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衰发生,延缓心衰发展,以改善患者预后[17]。本研究将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模式应用于CHF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干预3月后,两组患者BNP、NT-proBNP均较干预前降低,说明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体液容量。分析其原因,在该模式中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患者讲解CHF发生原因、治疗以及自我容量管理相关知识,能提高患者对CHF和自我容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明确自我容量的重要性,使其愿意配合进行自我自我容量;同时要求CHF患者积极进行自身行为管理,保证患者体液容量平衡,减少CHF的再次发生,维持心功能健康,从而改善患者临床体征[18]。
临床研究指出CHF患者若能自行遵循治疗方案,遵守健康建议,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使用药物、自我监测病情变化、改变生活习惯,就能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1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自我容量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效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升高,且超越组高于同期常规组。这可能是因为在自我超越理论模式中,通过帮助CHF患者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外在家庭支持等资源,缓解患者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使患者能在自我容量管理期间形成一种超越自我和当前困难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理论目标,帮助患者更好适应生活改变,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20,21]。
本研究还发现,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模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可能是在症状管理策略中,通过活动、饮食、药物及检测等相应症状管理,改变患者自身行为,规范饮食结构,能减少心律失常、体力过劳、容量过度或不足等情况的发生,维持心肌正常耗氧,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侧支循环,减少心肌压力;并且自我超越理论护理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限制不良生活习惯,减少CHF发病诱因,降低CHF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信心,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而有效增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22]。
综上,将症状管理策略联合自我超越理论应用于CHF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能辅助患者积极控制自身体液容量,提高患者自我容量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对其治疗及预后有利。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CHF患者后期死亡率较高,而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未能观察其远期干预效果,故需延长干预观察时间,进行深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