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现实挑战;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3-0023-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初心与使命研究”(18AMZ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洪盛志(1971-),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清云(1977-),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湖北 武汉430074 陈立鹏(1967-),男,苗族,湖南城步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研究方向:民族教育与心理。北京 100081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四个与共”①的共同体。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十二个必须”②作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央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和应对世界大变局的有效策略,深嵌于国家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整体过程中,统一于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进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和基本方略。在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等现实情况,要求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必须考量其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路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创造条件、凝聚力量。
一、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价值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1]因此,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情意行”高度统一,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一)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政治建设“一条心”,筑牢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思想根基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背景下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中,必须达成民族与国家、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认同与高度团结,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进一步整合国家力量、促进国家发展的有效政治资源,[2]是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根基,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实现国家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强化政治建设,凝聚整合各民族一切生动力量,提振信心,坚定信念。民族地区必须要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旨归推进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才能构建起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渗透和反分裂等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统一和社会团结稳定,最大限度凝聚起“四人一条心,石上花扎根”的磅礴力量,使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
(二)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和生态建设“一盘棋”,切实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和进步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六个精准”脱贫措施等,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奇迹。当前,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关键还是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和文化多元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国防建设的重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而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了各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及共同的未来愿景,[3]因此,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必须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旨归深化改革发展、推进经济和生态建设,将国家建设发展与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科学统筹起来,把政策支持、支援帮扶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共享发展机遇,共同繁荣富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族地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各地区、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三)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社会文化建设“一个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共享美好生活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景,不仅需要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和反分裂斗争依然严峻复杂,构筑起“国家与民族、各民族、全国人民的共同性、共享性,以及相互的理解与承认”[4]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关键。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住意识形態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5]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意识形态渗透传播错误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民族地区党和政府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积极应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利用网络空间传播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声音,引导各族人民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基本原则,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一体,以各民族文化互鉴和各族人民“三交”促进语言相通、民心相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化生活、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以爱国主义熔铸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内化群众心灵、外化百姓生活,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加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二、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挑战
当前,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同步进入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人民距离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民族复兴道路上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影响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6]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持续推进。
(一)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不足削弱了党的领导力
百年来,我国坚持独有的民族建设话语和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工作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民族地区还存在一些过时的、错误的做法,过分强调民族因素和差异性,没有做到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目前,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境内外“三股势力”始终没有放弃以民族地区作为突破口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企图,局部地区反分裂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地区干部群众还存在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进程。随着宗教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加……个别地方出现了阿化、沙化和“清真”概念泛化的现象。[7]在新疆地区,境内外敌对势力大肆歪曲新疆历史……编造传播“双泛”思想。[8]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中,极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对错误和反动思想置身事外,甚至被错误的言论所左右,给敌对势力渗透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提供可乘之机,如新疆政法委原副书记希尔扎提·巴吾东与境外暴力恐怖势力勾结、新疆教育厅原厅长沙塔尔·沙吾提等人编造传播“双泛”思想的问题教材等,表明“两面人”是我国政权内部最危险的敌人。以上种种情况,严重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削弱了党在民族地区的领导力。
(二)民族地区经济和生态建设不足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七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差别化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并且在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进步十分明显,2017-2020年全国GDP增速前三名为民族八省区中的西藏、贵州和云南三个省(区)。然而,与东部沿海省区相比,民族八省区经济总量和质量还有不少差距,如在2021年31省区市人均GDP排名中,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西藏、青海、贵州、广西分别排在第10、20、21、23、24、25、28、29名,只有内蒙古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在拉大。③而且,民族地区在产业融合发展、市场一体化进程、科技创新推动等方面还较为滞后,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薄弱。生态建设方面,草原退化、森林过伐、矿产开采不当、水土流失等现象导致民族地区生态屏障的功能大为减弱。近年来,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虽得到有效遏制,但发展面临的生态制约仍然明显”,[3]资源利用率仍需提升,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的理念、行动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实现“两山”转化的体制机制有待提高。同时,生态资源利用开发与保障群众合理权益的矛盾在一些民族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心理。[7]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拉大趋势长期得不到解决,生态保护补偿得不到有效保障,群众就会心理失衡、滋生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导致民族关系失衡,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三)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建设不足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推进。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斗,民族地区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各民族在文化上交流互鉴,“三交”广泛拓展,中华文化认同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社会建设方面,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不少差距,基层特别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部分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交流和社会结构交融距离“互嵌相融、利益相连、情感相通”的共同体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建设方面,“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情感,强制推行宗教极端思想,改变维吾尔族群众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8]仍有少数群众对“三个离不开”“我国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是‘三股势力”等持不太赞同的观点。[9]一些地方固化强化民族差异,突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特殊性,淡化共同性,存在妨碍民族“三交”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局部地区群众还没有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对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缺乏科学辩证认识;一些西方学者别有用心抛出“内亚史观”“新清史观”“征服王朝论”等进行歪曲、解构中华民族历史,从而对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消极影响,达到了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之目的。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对民族工作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从政治建设、经济和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层面持续推进,确保与全国“政治一条心”“经济生态一盘棋”“社会文化一个调”,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迈进,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一)政治建设层面: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
1.坚持各民族平等,确保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各民族只有一律平等,才能共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就是坚持依靠民族平等策略,团结各族人民打败了日寇,并取得了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把民族平等、团结作为立国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是“以民族平等求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求民族共同繁荣”。[10]为此,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并通过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使各民族之间从形式上的平等逐步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我国政府的各项政策确保了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自治地区内当家作主,[11]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根本(基本)政治制度最大限度保证了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正因为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共同当家作主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12]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还将“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作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这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下进行,既要坚持政治法律上的平等,还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保障各民族平等,即政治上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各族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经济上进行差别化支持和社会帮扶,生态上实施保护补偿,社会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国家制度与政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1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要为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合作提供一个恰当的政治形式。[14]185七十多年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理论和制度基石。全面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要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民族政策落实到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各族群众服务的具体行动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团结作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根据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民族政策法规,稳慎推进民族地区相关差别化支持政策和法规的调整、“立改废”工作,主动做好嵌入式立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入《宪法》,使之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并列为纲领性民族政策”,[15]并根据宪法性规范完善其他法规,更好的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精神,[14]195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切实做到统一和自治有机结合,更加强调共同性和区域因素,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层面:推动民族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
1.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13]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还需要国家差别化支持和发达地区的支援帮扶。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④。因此,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还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使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一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继续实施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帮扶措施。以公开公平为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特别事项等制定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使民族地区更好融入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民族“三交”、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由交通建设所产生的领土想象、文化传播、商品流通、技术应用、人口流动等,是促使国家内部不同文化群体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16]“就民族地区而言,……不断升级的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是中华民族成员受国家存在和表达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17]民族地区交通、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助于主流文化及价值观等传播,缩短民族心理距离;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民族地区干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能力。加強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升他们在基层政权建设、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两山”转化机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认知和能力,使他们善于基层治理、善做“特色文章”、善念“山海经”、善谱“牧羊曲”、善唱“林草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好群众的合理权益
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又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8]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深化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找准走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通过积极政策和有效措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旅游综合体,把旅游业打造成各民族“三交”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其次,构建与完善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充分保障各族群众合理权益。正确处理好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和当地群众利益的关系,就会有效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因此,民族地区要根据中办、国办2021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积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参与式、共享型资源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群众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当家作主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共创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总之,既要破解生态保护制约发展的难题,又要保障好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合理权益。
(三)社会建设层面: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族群众“三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和法治基础
1.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
第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针对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际情况,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大力培养培训村乡两级基层干部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治理的需要。根据民族地区普遍地广人稀的特点,善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第二,优化公共服务管理,健全精准帮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完善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特别要加强偏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尽量减少同一地区中各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同时,要加强民族地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易返贫致贫人口,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三,把民族事务纳入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有序推进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让流动人口和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第四,大力开展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发展进步。深入实施文明创建等工程,大力传播现代文明理念和行为方式,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风尚,继承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5]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
2.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强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信仰。要顺应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以增进共同性、坚持正确性、保持先进性为基本原则,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格局,逐步消解民族地区差异性中落后的、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因素,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和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要选优配强基层党建力量,铸造坚强战斗堡垒,使基层党组织切实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使命责任,深刻把握民族工作“五个并存”⑤新特征,不断提升用“五把钥匙”⑥推动民族地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三是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切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系统培训,为民族地区着力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把握到位、“四个特别”⑦标准的新时代好干部,使他们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严密防范民族主义思潮、“双泛”思想的传播,站稳政治立场,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底线思维,不得软骨病,不做“两面人”,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固化民族差异的现象坚决抵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勇于担当作为。
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三交”
首先,积极探索构建民族地区群众居住互嵌、生活交往、文化互鉴、心理交融的政策举措与体制机制,创造和睦、和谐的社会条件。大力推进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创造条件让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9]从就学、就业、安居等方面入手,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灾后重建、经济补助、教育资源倾斜等方法,将居住互嵌、就业互嵌、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和自我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减少民族结构与分层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人口分布结构的重合。同时,要加强环境优化建设,大力营造相互尊重与包容、相互接纳与依賴的社区环境,消除妨碍各民族交往互动和影响现代生活进步的各种壁垒,为推进各民族“三交”提供空间基础和结构性保障;其次,深化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聚合有利于各民族交融的心理动力。根据社会民族团结规律开展“各民族一堂课、各民族一家亲”等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来来往往、聚聚聊聊、共庆一个节、共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共品民族美食”普遍生活场景,在文化互嵌和生活互嵌中形成共同的饮食、体育、娱乐和节庆文化,从而在共情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深度交融。
(四)文化建设层面:全面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文化基础
1.强化“四个共同”宣传教育,提升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
了解国情和各民族的历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共同的历史和集体社会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根植于过往历史和超越当下时空的集体记忆……让群体成员与共同体产生一种亘古的存在性与延续感,对共同体形成和认同有重要影响。”[19]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系统阐述的“四个共同”⑧深刻表述了56个民族共有的地域空间、历史积淀、文化根脉和民族精神,有效解释了中国由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中历史和文化的连续性、共享性与统一性,[20]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理论提升,为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化“四个共同”宣传教育,必须要讲好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深入挖掘各民族共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决战脱贫攻坚、走进新时代、建成小康社会等“一起走过”的历史事实,广泛宣传各民族由事实上的不平等到真正平等当家作主的历史对照、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各民族共同发展富裕建设现代化国家等“一起实现”的伟大荣光,切实讲好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库尔班大叔当面感谢毛主席、八千湘女进新疆、三千孤儿入内蒙、伟大无私的草原母亲都贵玛、各族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冼夫人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土尔扈特人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瓦氏夫人和土家族兄弟抗倭、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卓嘎姐妹放牧守邊等“一起爱国卫国”的历史佳话。通过“四个共同”宣传教育,增强“家底”和“家史”意识,确立身份认同,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民族地区群众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强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根基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各民族在个人、民族、国家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发展方面实现逻辑统一”。[4]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4],其建设目标就是铸牢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民族‘三交,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21]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五个认同”强调的就是民族大团结,是对国家、民族、文化、执政党和制度的认同,[22]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综上,“五个认同”教育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都是要铸牢中国公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为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民族地区干部的“五个认同”意识,决定着他们自身的政治立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体意识行动及其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度。因此,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必须更加强调政治属性和政治认同,加强“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大力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3.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凝聚价值共识,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第一,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现各民族心相通、情相连。语言是交往和沟通的前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表达载体和鲜明标志,“共享通用的语言是达至‘观念共同体的最彻底的方法”,[23]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途径;第二,加强跨文化适应教育,实现深度交融。在长期交往中,各民族成员必须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主动地、包容地对他族文化进行了解、尊重和适应,才能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交往互动藩篱,克服民族刻板印象和民族心理距离感。“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24]民族地区应大力实施跨文化适应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尊重他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欣赏、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优秀养分。同时,要“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应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25]第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认同。深挖民族地区爱国主义元素和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选树和打造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富有民族团结进步内涵的景点。推动建立一批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彰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化项目,唤醒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不断调适自我价值观以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差异,深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加强教育引导,正确把握“四个关系”⑨,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参见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②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会议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参见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③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中“数据查询”查询得知。网址:https://data.stats.gov.cn/。
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参见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⑤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民族工作面临着“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增订本)》,《民族出版社》2019年版,第262页。
⑥2014年11月,新疆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用好“五把钥匙”: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参见孙秀玲,马丽:《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参见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的形成过程,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记忆,鲜明点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密码”,精准点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基因”。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9版,第77页、81页、85页、88页。
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参见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参考文献:
[1]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3-13.
[2]孔亭.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内涵和推进路径[N].中国民族报,2019-2-15(5).
[3]李俊杰,王平.民族地区应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8):20-28.
[4]马俊毅.国家建构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国话语的理论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8-38.
[5]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6]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11-8(12).
[7]陈凤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52-56.
[8]王易,陈玲.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9(4):48-53.
[9]洪盛志,孙明福.基于文化認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以拉萨市等六个示范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2-16.
[10]曹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7):4-17.
[1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8.
[12]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3.
[13]雷振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拓展的三个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1-6.
[14]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5]雷振扬,韦贵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论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2(1):15-24.
[16]BENNETT J.Vibrant matter:Apolitical ecology of thing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9:86.
[17]王浩宇,汤庆园.新疆交通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78.
[18]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9(2):6-9.
[19]管健,杭宁.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3-67.
[20]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现代性转化及发展[J].民族研究,2021(3):23-38+139-140.
[21]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7-24(1).
[22]陈瑛,郎维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22-28.
[2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64.
[2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2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增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206.
收稿日期:2022-11-12 责任编辑:叶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