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金,陈敬春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均值变点法;DEM;措勤县
[摘要] 地形起伏度能够反映特定区域的地势起伏特征,采用均值变点法可以有效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利用措勤县ASTER GDEM 30 m分辨率高程數据,在GIS平台支持下,通过Python编程,采用邻域分析法在不同窗口大小下提取地形起伏度,运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措勤县最佳分析窗口。研究表明:①措勤县最佳分析窗口为27×27的矩形单元,分析窗口面积为0.656 1 km2。②措勤县地形起伏度范围为0~688 m,将其分为5类,起伏度值为70~200 m的丘陵地形和200~500 m的小起伏山地地形为措勤县主要地形,占比分别为37.62%和33.24%;起伏度值为30~70 m的台地地形和0~30 m的小起伏平地地形,占比分别为16.22%和12.57%;地形起伏度值为500 m以上的中起伏山地地形面积最小,占比为0.35%。
[中图分类号] P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0941(2023)06-0033-04
地形起伏度是指一定面积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高差,能够直接反映区域地势起伏特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和划分地貌类型的定量指标,也是地貌图划分的基本依据,在生态环境评价、自然灾害评估、自然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4]。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能够快速、直观反映地形的起伏特征[5],其计算关键在于搜索分析一定区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析区域的变化将影响整个研究区域内地形起伏度的结果[6]。利用DEM数据进行地形起伏度分析已经有了较多成果,如封志明等[4]对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度进行了研究,钟静等[7]对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进行了研究,王让虎等[8]对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进行了研究,王玲等[9]对中国新疆地势起伏度、马骁等[1]对河南省地形起伏度进行了分析。上述类型研究区域面积均较大,同时小区域的地形起伏度研究也有很多成果,如陈珂等[3]对华蓥市、黎武等[10]对蕲春县地形起伏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ASTER 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措勤县30 m DEM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中的窗口分析法,利用Python编程实现自动计算和提取地形起伏度值[11],运用均值变点法分析确定最佳分析窗口大小并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措勤县水土保持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1.1研究区概况
措勤县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HYPERLINK"https://baike.so.com/doc/6147425-6360610.html""https://baike.so.com/doc/_blank"30°51′~31°00′、东经HYPERLINK"https://baike.so.com/doc/6608280-6822068.html""https://baike.so.com/doc/_blank"85°09′~85°19′。境内湖泊众多,水源充足,平均海拔4 700 m,县域面积2.5万km2,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县内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山脉多为东西走向,有多座高山海拔5 000~7 000 m。
1.2研究样区数据
本研究采用ASTER GDEM的30 m 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弧秒×1弧秒(约30 m×30 m),每个分片包含3 601行×3 601列,全球范围内,置信度为95%时,其水平和垂直精度分别为30 m和20 m[12],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s://www.gscloud.cn),其地理坐标系采用GCS_WGS_1984,数据格式为tif。利用ArcGIS 10.7平台对下载的包含措勤县30 m DEM数据进行拼接,对Shapefile格式措勤县行政区划矢量边界数据进行裁剪,得到措勤县DEM数据。
2研究方法与步骤
2.1地形起伏度求解
基于ArcMap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模块提取地形起伏度,借助Neighborhood Statistic功能,划定2×2网格到90×90网格的分析窗口,计算窗口内高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平均地形起伏度值和最大值,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窗口面积与平均地形起伏度的关系。随着分析窗口的扩大,窗口中最低点和最高点的高差将趋于稳定,但分析窗口过大将会导致山体被完整包含在内,造成小区域起伏特征不明显,因此需要确定一个计算地形起伏度的合理窗口区间。
2.2最佳分析窗口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2-3]。已有研究表明地形起伏度随面积变化呈Logarithmic曲线型[10],该曲线存在唯一的拐点,而均值变点法对于只有一个变化点的非线性数据统计有效[9]。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唯一一个高差增速由骤增到平缓的转折点,该点对应的分析窗口即为最佳分析窗口[4]。
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的方法如下:
(1)利用Python批量计算n个窗口内高程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和相应窗口下的平均高差,并计算单位地形起伏度Tn。计算公式为Tn=tn/Sn(1)式中:tn为相应窗口下的平均高差;Sn为相应窗口面积,n=2,3,…,90。
(2)对单位地形起伏度值进行对数运算, 张兆金等:基于DEM和均值变点法的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分析得到数列Xn,公式为Xn=ln Tn(2)每一个n值都将数列Xn分为两部分,即为X2,X3,…,Xn和Xn+1,Xn+2,…,X90,分别求前后两部分的算数平均值Xn1和Xn2,以及总体数列的算术平均值X。
(3)运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分析窗口,公式为S=∑Nn=2(Xn-X)2 (3)
S′n=∑nt=2Xt-Xn1)2+∑Nt=n+1Xt-Xn2)2(4)
ΔS=S-S′n(5)式中:N为窗口网格行数,N=90;S为总数列的离差平方和;S′n为前后两段数列的离差平方和。
通过作图找到最大值点,即为适合本区域的最佳分析窗口[10]。
3试验结果
3.1不同分析窗口与最大地形起伏度、平均地形起伏度的关系
选取2×2到90×90网格共89个不同大小窗口并依次排序,分别进行地形起伏度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随着窗口的增加,最大地形起伏度的值及平均地形起伏度的值均呈增加趋势。
对不同窗口对应的平均起伏度值与窗口面积进行方程拟合,拟合曲线见图2。
由图2可知,平均地形起伏度值随着窗口面积的增加变化趋于稳定,存在增速趋于平稳的拐点,即拟合曲线由陡变缓的点对应最佳分析窗口。应采用均值变点法进行进一步计算与分析。
3.2均值变点法处理
运用均值变点法计算相关统计量,确定最佳分析窗口,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存在一个S与S′n差值最大的点,该点对应最佳分析窗口大小,该点为27×27矩形窗口,即措勤县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面积为0.656 1 km2。
3.3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以面积为0.656 1 km2、边长为810 m的矩形,即27×27矩形窗口为最佳分析窗口对措勤县地形起伏度进行分析。措勤县地形起伏度情况见图4。
本研究基于30 m分辨率的ASTER GDEM高程数据,在27×27大小的窗口下提取得到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平均值为157.71 m,地形起伏度范围值为0到688 m。根据数字地貌分类,我国基本地貌形态分为平原(0~30 m)、台地(30~70 m)、丘陵(70~200 m)、小起伏山地(200~500 m)、中起伏山地(500~1 000 m)、大起伏山地(1 000~2 500 m)、极大起伏山地(>2 500 m),根据此种划分,并统计措勤县地貌起伏类型和面积,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采用ASTER GDEM 30 m分辨率的高程数据进行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分析时,起伏度值为0~30 m的平原地形面积占比为12.57%,起伏度值为30~70 m的台地地形面积占比为16.22%,平原地形和台地地形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28.79%,反映出措勤县平坦区和微起伏区面积较小;起伏度值为70~200 m的丘陵地形和200~500 m的小起伏山地地形为措勤县主要地形,占比分别为37.62%和33.24%,地形起伏度值为500 m以上的中起伏山地地形占比为0.35%,符合措勤县境内地形起伏的特点。
4结论
基于ASTER GDEM 30 m分辨率的高程数据提取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值,并运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分析窗口,结论如下:
(1)采用均值变点法基于ASTER GDEM 30 m分辨率高程数据进行地形起伏度分析,措勤县最佳分析窗口为27×27的矩形单元,面积为0.656 1 km2。
(2)根据数字地貌制图规范,基于最佳分析窗口得到措勤县地形起伏度分为5个等级,并得到了各级地形起伏度的面积和比值。地形起伏度值为70~500 m的地形面积占比为70.86%,措勤县县域范围地形起伏度范围整体变化较大。
(3)随着分析窗口数量的增加,最大地形起伏度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采用均值变点法可以有效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避免分析窗口选择的随机性,同时避免分析窗口过大造成小区域起伏特征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马骁,崔剑.基于DEM的河南省地形起伏度研究[J].河南科学,2021,39(9):1467-1471.
[2] 朱明,张静静,马贺,等.基于DEM和均值变点法的伏牛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1):36-43.
[3] 陈珂,黄小羽,罗明良.基于ASTER GDEM的县域尺度地形起伏度分析:以华蓥市为例[J].遥感信息,2014,29(5):69-72,100.
[4] 封志明,李文君,李鹏,等.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度及其地理意义[J].地理学报,2020,75(7):1359-1372.
[5] 韩海辉,高婷,易欢,等.基于变点分析法提取地势起伏度:以青藏高原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1):101-104.
[6] 张锦明,游雄.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预测模型[J].遥感学报,2013,17(4):728-741.
[7] 钟静,卢涛.中国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尺度确定[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1):175-181,186.
[8] 王让虎,张树文,蒲罗曼,等.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6):49-54.
[9] 王玲,吕新.基于DEM的新疆地势起伏度分析[J].测绘科学,2009,34(1):113-116.
[10] 黎武,王汝蘭,慕凯,等.基于DEM的湖北省蕲春县地形起伏度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3):88-94.
[11] 王康,何俊仕,于德浩,等.采用ArcGIS平台的地势起伏度自动提取技术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3,32(2):63-67.
[12] 康晓伟,冯钟葵.ASTER GDEM数据介绍与程序读取[J].遥感信息,2011(6):69-72.
[作者简介] 张兆金(1994—),男,甘肃陇西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测绘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7-05
(责任编辑杨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