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雨伞》汉译对比研究

2023-07-30 12:04王盛昊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文学翻译汉译

摘要:《雨伞》是日本文学巨匠川端康成早期代表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措辞缜密,句式考究;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着微妙且耐人寻味的情感,富有日本文学含蓄、纤细的典型特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应当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研究《雨伞》的两个中译本,尝试总结日本文学中译的规律,以期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文章运用译文对比法从词汇、句法、语篇、文体层面着手,以“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语言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应相似”这四大评价标准对《雨伞》流传较广的两个中译本(叶渭渠版本、刘雨珍版本)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够对文学翻译作品作出行之有效的剖析和评价。两篇译文均有不足之处,但整体上瑕不掩瑜。叶渭渠译文忠实于原文,但有措辞过于刻板的倾向;刘雨珍译文流畅自然,却略有偏离原文含义之嫌。翻译文学作品时应注意把握文章的文体,尽量以句、篇为翻译单位,从措辞的斟酌和句式的排布入手,再现原作风格。还应避免过度追求与原文的贴合,造成译入语晦涩难懂。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文学翻译;《雨伞》;汉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03

0 引言

《雨伞》是一篇独具风格的微型小说,也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优秀作品之一。除故事情节外,文章的构思、篇幅的安排和句式的排布均具有一定的特色,加之其拥有优秀的中文译本,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達(Eugene A.Nida)的核心翻译思想。基于此理论,王林海、石艳婷(2014)以《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翻译实践为例,研究得出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最真实的反应有利于改善文学翻译的方法并提高其质量。徐晨(2020)以G·Willow Wilson撰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为例,得出以下结论:词汇对等可通过近义词替代来实现,句式上不可一味还原语言结构,篇章上要以译入语读者的习惯适当增减衔接词,减少理解困难。

鉴于此,笔者选取《雨伞》的两个译本,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思想,从词汇、句法、语篇、文体层面,运用译文对比的研究方法对译文的翻译策略和特点展开分析,以总结出日本文学中译的部分规律,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新的启发。

1 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由动态对等理论发展而来,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其定义为:“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1]后来,奈达又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并认为“功能”二字更能体现翻译的交际作用。该理论的对等内容包括四个层面,即词汇层面的对等、句法层面的对等、语篇层面的对等、文体层面的对等。

奈达认为传统的翻译方法缺少重要的步骤,难以达到功能对等。为此,奈达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方法,通过“分析”“转换”“重组”三个步骤来完成译文的翻译[2]。也就是说,需要分析原语的表层结构,将其转化为核心信息,然后尝试用译入语表达,再将译入语重组为易于读者理解的内容[3]。此外,奈达还提出了评价译文的四个原则:一是传达信息;二是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三是语言通顺流畅,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四是读者反应相似。然而,在通常情况下,译者很难同时兼顾四个原则。对此,奈达主张形式应该让位于内容,优先再现原语的信息。

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雨伞》译文的对比

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的评判标准,从词汇、句法、语篇、文体四个层面对《雨伞》的两篇译文展开对比,分析二者的优劣之处,并尝试总结出文学翻译中部分策略的使用规律。

2.1 词汇层面对等

词汇是翻译过程中的最小单位,能否准确合适地选择词汇,是构建流畅、易懂的译文的关键。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尽可能找到与原语对等的词汇,又要避免因过度执着于词汇的翻译而破坏句式的结构,形成晦涩难懂、存在歧义的译文[4]。

原文1:少年は雨のためよりも、少女が座っている店先を通る恥ずかしさを隠すために、開いた雨傘だった[5]290。

叶译:少女正坐在店门前。少年撑开雨伞,与其说是为了挡雨,莫如说是为了掩藏自己走过少女面前时流露出来的羞涩[6]451。

刘译:其实少年撑着雨伞,与其说是为了避雨,倒不如说是为了掩盖自己路过少女所坐店头时的害羞之情[7]99。

两段译文在「隠す」和「開いた雨傘だった」的处理上值得探讨。叶译选择了“掩藏”,刘译选择了“掩盖”。查《新明解国语辞典》可知,「隠す」释意为:「他人に見られたり知られたりしないようにする(な位置に、その物を置く)」[8]248(不让其他人看见知道,或将某物放在不让他人知道看到的地方)。虽然“掩盖”和“掩藏”均符合原文含义,但是在中文语言习惯中,刘译中的“掩盖”一词常用于贬义,与后文的害羞之情略显矛盾。另外,在「開いた雨傘だった」(打开的伞)一处,为了符合中文习惯,两段译文均将原文中定语修饰的名词改为动宾结构,分别为“为了挡雨……撑开雨伞”和“为了避雨……撑着雨伞”,笔者认为“撑伞挡雨”较“撑伞避雨”更符合汉语的规范和惯例。

2.2 句法层面对等

文学翻译中句式结构的处理往往是一个难点,译者在将原文向译文转化时必须妥善处理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别。以日语原文为例,其语法结构、表达方法、思维方式均和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常出现被动句式、长定语、长状语以及人称代词的省略等情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仔细考量中文的表达模式,力求实现日语和中文在句法上的衔接和转换。

原文2:少年は濡れながらもお入りと、少女に身を寄せ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5]291。

叶译:尽管挨淋,少年却难以启齿说出:“请过来”,然后让少女靠近过来[6]451。

刘译:少年虽挨雨淋,却不敢靠近少女,请她进来[7]99。

在原文2处,两段译文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叶译采用直接引用的表达,虽然遵从原文的形式,且保留了原文的所有信息,但是总体流畅度不尽如人意,阅读时生硬拗口。相比之下,刘译将「お入りと」(请进来)转化为间接引用,使整句译文流畅通达,易于读者接受,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语言流畅的评价标准。

原文3:少年は傘を持とうと言えなかった。少女は傘を少年に手渡す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5]284。

叶译:少年难以启齿说出:“让我拿雨伞吧”,少女则无法把雨伞交给少年[6]452。

刘译:少年不敢去拿雨伞,少女也不敢把伞交给少年[7]101。

在对原文3的处理上,两段译文分别采用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表達手法,直接引用通常用于强调原文,而间接引用则可以突出文章的流畅性。阅读原文可知,作者旨在表达少年、少女撑伞时既欲互相礼让,又有些害羞的状态。因此,无须突出少年的话语,保持译文的连贯流畅显得更加重要。刘译间接引用的处理方式更符合译入语的规范和惯例。

2.3 语篇层面对等

语篇层面的对等常常体现于篇章结构及篇章之间的连接方面,日语与汉语的篇章衔接存在差异,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衔接方式。此外,语篇的对等不局限于连贯性,还体现在通读全篇确定特定的术语,甚至通过小说的情感基调来斟酌某个词或语句的译法。

原文4:けれども写真屋へ来る道とは違って、二人は急に大人になり、夫婦のやうな気持ちで帰っていくのだった?傘についてのただこれだけのことで――[5]284

叶译:然而,此时此刻两个人与在来照相馆的路上迥异,突然间变成了大人,带着夫妻般的心情踏上了归途。这仅仅是关于雨伞的一桩韵事……[6]452

刘译:然而,与来照相馆时不同,两人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回去时宛如是一对夫妇。仅仅是因为一把小小的雨伞![7]101

以上两句译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夫婦のやうな気持ちで帰っていく」和「傘についてのただこれだけのことで――」的处理。在对第一处的翻译上,叶译采用逐词翻译的策略,将原文直译为“带着夫妻般的心情踏上了归途”。笔者认为,译文虽然形似原文,但是在表达上明显不符合中文的规范和惯例。此外,通读小说内容后可知,少年、少女此时满怀羞涩、相敬如宾,远远没有达到夫妻般的状态。相比之下,刘译以语篇的感情基调为基础,将原文意译为“回去时宛如是一对夫妇”更胜一筹。译文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呈现出两人的状态,不仅自然流畅,而且更加符合原作的精神与风格。

在对第二处的翻译上,两篇译文给出了完全不同的信息。阅读原文可知,作者在此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笔者尝试将其解释为以下两个角度:「傘についてのただこれだけのことで、(しかしまだ終わらない)」;「傘についてのただこれだけのことで(引き起こた物語だ)」。也就是说,译文可以是“仅仅是和伞相关的一件韵事……(但还没有结束)”,也可以是“仅仅是因为一把小小的雨伞(引发了故事)”。因此,两篇译文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笔者认为,从语篇的角度来看,叶译总体更符合作者期望的给读者留下悬念,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传达原作风格与精神的评价标准。而刘译则将读者引导至一个特定的方向,与原文存在较大的差异。

2.4 文体层面对等

文体层面的对等即体裁的对等,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以及其他一些分类。在确定翻译作品的文体定位后,要适当分析原文内容,在同一文体下把握语言风格。《雨伞》的翻译需要保留川端康成式的细腻温和、稍显暧昧的风格。

原文5:二人の体がどこかで結ばれていると思いたいために、椅子を握った指を軽く少女の羽織に触れさせた[5]283?

叶译:为了让两人的身体在某一点上接合起来,他把扶着椅子的手指轻轻地触摸少女的短外褂[6]451。

刘译:为了能感觉到两人身体部位若即若离,少年将握住椅子的手指,轻轻地触及少女的和服外罩[7]99。

原文5中「結ばれている」的释意为「結ぶの受身形,焦点が一点に集中する」[8]1472(「結ぶ」的被动型,焦点集中在一点上)。此处叶译完全忠实于原文,翻译为“接合起来”,而刘译意译为“若即若离”。刘译看似不符合原文的字面意思,实则不然。可以看出,叶译由于使用了逐词翻译的策略,因此译文非常生硬,脱离了原文的精神与风格。相比之下,刘译以整句作为翻译单位,将「結ぶ」处理为“若即若离”,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意思,营造了文章的文学性,更符合这篇小说营造的氛围,印证了功能对等理论的思想。

另外,原文4中的「違う」和「傘についてのただこれだけのこと」中的「こと」,这两处的处理值得一议。「違う」的释意为「その物には無い属性や特徴を、それと比較される他の物が持っていると認められる」[8]955(与之比较的另一个物体拥有其所没有的属性、特征)。叶译将「違う」译为“迥异”,刘译则处理为“不同”。此处叶译的用词虽然更具文学性,但是风格上有偏离小说轻松浪漫的风格之嫌。刘译中的“不同”简单轻松,更符合原文风格。此外,叶译将「こと」(原文中的含义可大致理解为“事情”)译为“韵事”,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韵事”的释义为“风雅的事”,也就是典雅高贵的事,且在汉语习惯中,“韵事”常与“风流”搭配成“风流韵事”。所以无论如何,此处的“韵事”都与原文的精神格格不入,不符合功能对等理论。

3 结语

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够从词汇、句法、语篇、文体方面对文学翻译作品作出行之有效的剖析和评价。叶渭渠与刘雨珍的两篇译文在对翻译单位的把握、措辞风格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各有千秋。对二者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当通读原文,全面收集信息,正确把握原文的整体精神风貌,以整句、整段甚至整篇为翻译单位,在措辞和句法安排上尽量贴近原文风格,不可因过度追求与原文贴合而破坏译文的流畅度及译入语的规范性,力求让译文读者获得如同原语读者阅读原著般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奈达,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4.

[2] 王林海,石艳婷.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现代沙特阿拉伯文学叙事艺术》翻译实践为例[J].外国语文,2014,30(4):123-126.

[3] 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82.

[4] 董晓华.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1(25):51-53.

[5] 石云艳.日本近现代文学翻译与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283-291.

[6]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小说经典(三)[M].叶渭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51-452.

[7] 张秀华.流行日语趣文读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99-101.

[8] 山田忠雄,仓持保男,上野善道,等.新明解国语词典[Z]. 7版.东京:三省堂印刷株式会社,2020:248,1472,955.

作者简介:王盛昊(1993—),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日语笔译、理工类日语文本汉译。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文学翻译汉译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