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探析

2023-07-30 09:41:39闫鸿斐
南北桥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

闫鸿斐

[摘 要]本文在厘清科技自立自强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思想资源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历史逻辑进行梳理,进而探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逻辑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G32文献标志码:A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环境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抉择,是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

1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内涵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满足经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力量。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都与其较高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相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制定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布局与政策导向,旨在推动自主创新的超越性发展,实现基础科学、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等战略科技领域的自主、安全、可控的新局面。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科技自立是科技自强的前提与基础,科技自强是科技自立的根基与目标[1],充分体现了国家上层建筑应对新型大国博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战略调整与全新布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深化了关于新时代自主创新的认识,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进步的核心与基本战略,确立了科技创新对形成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国家大局的核心作用。为有效应对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速突破的新挑战,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3],要加速科技强国建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高水平”是占领新兴科技发展制高点、增强数字经济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着力点,特指立足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中国科技原创力,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实现少数关键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历史性飞跃,进而创造高新科技比较竞争优势,培塑推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2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布局与发展道路,是植根于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指导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演绎,拥有磅礴的文明伟力。《周易》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用“以”字联结“天行健”与“自强不息”,体现了在进取中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价值的精神气质[5]。《易传·系辞下》中“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国,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6],展示了中国人敢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宋史·董槐传》中“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7],表达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坚持到底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精神内核已内化为历史上无数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血脉基因,激励着他们不断自我超越,以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天文、地理、农业、制瓷、纺织、造船等众多领域执着探索,取得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也正是强国新征程上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和价值取向。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独立自主的思想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命脉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创新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揭示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快速变革及广泛应用对现代大工业与世界历史的特殊贡献,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8]。列宁在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指出科技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9],强调科学技术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提出了“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10],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思想的形成與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自力更生的科技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发展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秉承自力更生的理念,在具体的斗争实践中推动科技发展。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党中央将科学研究与反侵略斗争相结合,创建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有效地解决了大生产运动中面临的科技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启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11]的新阶段。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编制了我国第一部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将科学技术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指导下,成功打造了战略威慑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安全。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科技自立自强。面对新的时代主题,为了快速改变我国较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面貌,邓小平同志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的科学论断,肯定了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实现了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合力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995年,党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并于次年将“科教兴国”上升为基本国策,充分表明了这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全面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布局。此后,人才强国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相继提出,其本质都是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路径的战略升级[13]。

第四,新时代的科技自立自强。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哪一个民族能率先在基础科学、应用研发等领域做出颠覆性创新、取得突破性发现,哪一个民族就能成为该时代的世界科学中心、创新高地,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党中央始终专注于科学技术与国富民强的深度融合,在高新科技角逐日益激烈的新的世界格局下,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同时形成,并行发

展”[16]的社会现实,深刻洞察科技创新是遵循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基础上实现科技不对称发展战略关键所在的客观规律,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自立自强提高到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高度。经过奋斗,我国在超级计算机、5G通信、航空航天、量子科技、半导体、生物技术和绿色技术等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領跑”的飞跃,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成果,在应对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3 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逻辑

从“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到“自力更生”理念的延续,从“独立自主”气质的坚守到“自立自强”品格的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发展的理论创新,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第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武器。随着我国在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领域的赶超发展,在实施以断供高科技产品和零部件、制裁科技实体、限制高端科技人员交流等遏制打压政策的数年里,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被人为刻意阻断[14]。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拥有“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5]的胆气,以思想的勇力直面智能时代科技进步迭代周期日渐缩短的新挑战,才能在波诡云谲的现代世界格局中加速破解“卡脖子”难题,才能在“两个大局”的交织叠加中把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以有效保护我国的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第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阶段“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加强调自主创新”[16]。高品质的研发、突破性的创新,是扭转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土地等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创造力驱动的数字时代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是适应科技加速度发展规律在数字时代转变迭代升级趋势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的高效衔接,释放并创造新的巨大需求,才能大幅提高国内外双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保证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创造并提供更充足的发展空间,为人们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更优质的环境与平台。

第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满足数字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方式的变革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时代催化剂”。随着数字生产方式的兴起与发展,数字科技的力量正在普遍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要素之中,能够发明并主导这一崭新时代科学发现、技术生产的国家势必能够较其同时代主要竞争对手在规模经济、更低的生产成本及进一步开发和生产的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因此,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确立,是一场由国家上层建筑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深刻变革,全方位、多维度地在全社会激发创造潜力,以更快更好地赋能大中小微企业革新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持久的活力与动能。

4 结语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把握科技发展主动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科技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军,张森. 科技自立自强:逻辑缘起、内涵解构与实现进路[J]. 上海经济研究,2022(8):5-14.

[2]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 人民日报,2020-10-30(001).

[3]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5-29(002).

[4]阮元. 周易兼义[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5]张涛. 《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1):44-53.

[6]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夏征农,陈至立. 大辞海(语词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5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选集(全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彭绪庶.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逻辑、现实困境和政策路径[J]. 经济纵横,2022(7):50-59,2.

[14]Biden J. Robinette. 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Rescuing U. 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J]. Foreign Affairs,2020,99(2):64-76.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6]习近平. 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青年时代(2017年16期)2017-07-03 17:17:51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3期)2017-06-19 14:48:32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3:17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10:33:42
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价值
桂海论丛(2016年3期)2016-06-24 00:17:06
我国农村治理的历史逻辑及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51:07
论新世纪抗战叙事的教堂空间
电影文学(2014年6期)2014-04-11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