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与展望

2023-07-30 23:59徐晋华
教育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时代化教育学中国化

●徐晋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1]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学者应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历史进行脉络梳理和经验总结,对其做出符合时代的诠释,回应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

目前,世界处于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社会政治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变局当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教育先行。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要更好地解决教育公平的难题、真正落实“双减任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指导。我国百余年的探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变革中的指导地位。解决新时代中国复杂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继承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立场、思想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立场、思想和方法论是我们拨开思想迷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必需。世界局势纷繁复杂,国与国之间的舆论战越来越激烈,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新自由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等理论思潮不断涌现。诚然,丰富多元的教育思潮的理论在开拓学者的研究视野、促进教育学学科的繁荣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也使部分教育研究者或主动或被动地陷入主义和概念的丛林中,甚至丧失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充满了实践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缺乏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就可能陷入盲目崇拜的泥潭。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关于教育的基本立场,可以厘清各种思潮和理论背后的实质。任何理论思潮都不可避免地代表、或隐藏着固有的阶级属性、思想方法和基本立场,都要对教育的本质做出回答,都无法避免回答教育学的核心之问,那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核心之问指向教育性质,也指向教育的道路、目标等。新时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人民立场的自觉坚持,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证明,脱离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的教育理论学说,难以全面系统地认识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实践中丛生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的教育学理论缺乏对人民立场主动、自觉的坚持,缺乏对教育本质属性的科学解释,也缺乏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因而无法真正、科学地指导社会主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新时代,越是理论和思潮层出不穷,我们越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认识和统整新生的教育思潮和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回望与启迪

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历史,把握我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演进过程,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同步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萌芽与奠基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立场与认识,而且包含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识教育的本质,科学地把握教育的目的、功能和内容、研究方法等之间的系统联系,以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要追溯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早期传播。

李大钊批判了胡适等人将教育作为社会改良工具的社会改良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书指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社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有反作用。[3]伴随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和观点阐释教育的著作也产生了,杨贤江撰写的《教育学大纲》于1930年在上海出版发行。当之无愧地,这本书的诞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里程碑式的成果。杨贤江,笔名李浩吾,曾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就职,开始翻译国外教育论文。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1929年接受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任务而编写《新教育大纲》。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为指导,将广泛传播的教育神圣说、独立说、清高说等作为教育“变质”说加以批判,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为全社会共享;阐述了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中教育的特点;批判了轻视和夸大教育作用的观点,提出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受到政治和经济的支配,也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学生”章节根据当时社会现状,指出学生从事政治运动的重要性。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社会实际、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传统奠定。《新教育大纲》影响深远,曾被国民政府当局列为禁书之一,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其巨大的影响力。1937年3月,该书的第三版由上海南强书局出版发行,在革命根据地作为师范学校教科书使用。除了《新教育大纲》,由钱亦石编写、中华书局1934年出版发行的《教育学原理》也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角度阐述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在理论层面奠基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近代教育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轰轰烈烈地进行。

(二)曲折探索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面临改造旧教育、发展新教育之任务。期间,教育教学展开了一系列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运动,全面学苏,“以苏为师”,沿袭苏联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及其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学习的蓝本,深刻地影响当时教育的发展。破旧立新,学习苏联对我国当时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也变成全面模仿苏联,出现教条化问题。

在中苏关系恶化以后,教育学界对学习苏联教育理论与经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深入的反思,批判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提出立足中国实际情况探索。如,刘佛年于1962年主编的《教育学》“把苏联化的教育学改造成以中国教育规范为依据的教育学,并适当升高了教育理论概括的层次,摆脱了苏联那种‘工作手册’式的教育学面貌”[4]。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等的认识都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学界形成统一认识。由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基本框架趋于形成:确立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与剥削阶级确立的教育目标相对立,确立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确立党在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一切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都应该接受党委的领导,以保证“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者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都得到发展,让人得以全面发展,并将德育放在首位。

(三)蓬勃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法论指导的教育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国一些学者编写的以不同议题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不断涌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教育的解读也成为梳理和总结的热点。

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注重马克思主义属性到注重教育学属性的转变。注重马克思主义属性,在于前期研究已形成的习惯性视角和方法,而教育学属性则受到20世纪末期西方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等哲学理论的影响,相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地位被边缘化。此时,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研究也处于弱势状态,在某些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等处于“失语”“失声”状态。但是,无论研究理论的侧重点如何变化,我国实践层面的教育探索一直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成为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教育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90年,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后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直被贯彻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思想和方法论,我们将德智体美视为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同时提出德智体美发挥的作用不同,视德育为人才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智育为人才发展的基础。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对马克思阐释的“人的自由、充分发展”的全面发展观的推进,体现了我国结合自身教育实际和教育传统做出理论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指导地位,学界重新兴起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研究的新热潮,分析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经典文本,重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视角解析劳动教育、教育公平等教育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得到弘扬。

自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百余年。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教育研究与实践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地位,防止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应用,要坚持人民的立场,站在中国的大地上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任务与展望

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连接过去与未来,回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这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石。

从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到“双减”政策的颁布,我国的教育一直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无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我国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立场不能丢,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未来教育学应将研究重点集中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开放以及畅通终身化教育渠道等问题上。

(二)把握扎根中国大地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要避免犯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辩证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本土化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扎根中国大地,要从两个方向出发:一要继承我国历史上已有的教育传统中的优秀部分。我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0世纪前后,“西体为用”,后来从“习西式”转变为“以苏为师”“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导致本土化教育学范式建设的路径依赖,不可避免阻碍了对我国本土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特色传承。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批评言犹在耳:“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6]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有灿若繁星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瑰宝。深厚的教育传统是中国人民形成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和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未来也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基于此,在新时代,我们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对我国已有教育传统、教育特色、教育思想史中精华的追寻。二要贴近新时代本土现实,解决新时代本土教育问题。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千差万别。百余年的实践表明,脱离时代背景和本土实际的探索都是缘木求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导思想,我们还需针对本土的教育实际开出有效的药方。教育工作者要睁眼看世界,兼收并蓄,更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实际,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调查和研究新时代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以适应本土的方式解决新时代的重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筑牢并坚守教育的思想政治阵地,坚持教书育人,着眼于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促进与深化产学研的融合与持续创新,应对国际科技竞争与挑战。

(三)继承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优秀代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握这一根本的思想方法。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客观现实;“是”就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求”就是对教育内外部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坚持不懈的认识、分析与研究,进行理论反思与批判,开展深入的实践、广泛的实践、创新的实践,创造性地利用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二要正确认识教育发展领域中的矛盾。目前,我国的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主要矛盾确实存在,教育结构、教育区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更是引起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时代化要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还要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三要以联系的观点促进教育学的持续发展。重视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要素的横向联系,建立起教育系统观、全局观,立足社会整体发展现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动态把握我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联系,处理好本土特色与外来理论之间的关系,办有中国特色的、能代表世界水平的教育。

早在2014年,侯怀银、张阳就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成熟度尚且不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重批判、轻重建;二是重解释、轻改造;三是重演绎、轻推论。”[7]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辩证地、发展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建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研究的范式,以反思、改造的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时代化教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