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苗
(中共许昌市委党校 河南,许昌 461000)
我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在长期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道德生活样式和价值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生产关系的调整,乡村价值观念历经多重变化。目前,在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乡村社会价值观念嬗变问题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乡风文明的乡村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进行了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土地,把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的土改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传统农耕社会形成的乡村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土改运动基本上颠覆了地主与原本属于自身附庸角色的贫下中农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动使原本地位悬殊的地主与农民之间权威发生根本转折。长期以来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通过土改获得了个人私产,政治地位也徒然变高,他们开始自觉挣脱地主人身枷锁,原本氏族乡绅占据威权地位的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冲击消解,农民在维护自身利益过程中平等自由的主权意识、自我意识觉醒。如在土改中各地农村普遍开展文化扫盲运动,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打破地主阶级垄断知识的局面,削弱旧式权威。
1950 年4 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彻底否定旧中国社会盛行的包办婚姻和干涉婚姻自主的旧制度[1]。在此过程中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价值观念在农村树立起来,乡村涌现出著名的文艺作品《小二黑结婚》等。开展反封建恶霸斗争等带有民主改革性质的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不断开展社会运动对诸如“政权”“族权”“神权”展开批斗,消除农村社会对“天地”神权的崇拜,传统礼教在乡村社会受到批判和禁止[2]。随着地主剥削经济制度根基的铲除,旧社会的一切不良习俗(如宗族依附、男女地位不平等、地主农民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等)都受到剧烈冲击,平等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农民主体意识初步觉醒,乡村价值观念出现解放式、运动式的大发展。
随着土改工作的基本完成,国家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农村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建国初期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但是以户为单位分散的农业生产无法满足社会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决定在农村中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把有限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力集中起来。随着运动深入,农村形成一个个小生产队、小公社。农民与村组集体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集体逐渐成为决定其财产收入、财物分配、利益获得、生计维持和自身发展的组织[3]。农民家庭生活被集体生活所取代,特别是后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更使得农民的个人生活越来越被集体生活所淹没。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的集体观念伴随着农民日渐集中的集体劳动一步步建塑起来,强调集体精神、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被农民所接受,并且生产化、生活化。这一时期社会涌现出了许多集体观念至上的模范人物,如“小车不倒只管推”被毛主席亲自赞誉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农村公社干部杨水才;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的农村干部史来贺等等,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体精神、集体价值观念建塑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人们以高度的热情全身心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农村一片热情昂扬、社会治安良好,传统的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人际和谐的良好价值观念得到建塑,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非常强大。
1978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改革开放的先声发生在农村,197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83 年农村宣布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乡村价值观念带来重大变化[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生产关系又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在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内,人们聚族而居,通过血缘、姻亲等关系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小家庭—大家族”的稳定结构,男性权威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地位凸显出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发展、邻里和谐价值观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生产中强化了家族、宗族观念,人多力量大,上阵亲兄弟,血浓于水等观念生根发芽,逐渐形成了不依靠基础党组织、基础政府的新势力,在乡村治理方面开始抱团,形成家族及宗族势力干预基层选举、争权夺利的丑恶现象。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但该政策在农村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农村偷生、逃生现象严重,加之计划生育的高额罚款,导致男尊女卑现象更加突出,干群关系出现撕裂。
20 世纪90 年代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日渐繁荣,与乡村差距拉大。随着国家城镇户籍政策的松动,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乡村逐渐走向空心化、衰败化。而生活工作在城市的农民工则较多接触了市场经济追求财富和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逐渐变得功利化。乡村价值观念出现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功利思想喧嚣重现。在市场经济追逐私利的本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价值取向发生转折,他们逐渐抛弃了集体主义的高尚观念,开始强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并且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必然选择个人利益。
二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思想泛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经济条件贫乏又缺乏判断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常常有一种无助感和孤独感,再加上经济生活领域中经常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农民在遇到重大灾难和意外变故往往会转向封建迷信思想,如一些乡村在丧事上大操大办,扰乱了乡村原本的价值观念。
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被“淡化”和“弱化”。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期,社会的多元异质性使原先较为统一的社会价值规范产生冲突,在新的伦理体系、价值观念未能确立之前,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体系各层次的变动出现了某种不协调,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作用,致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被“淡化”和“弱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许多家庭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价值观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但是在物质文化快速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领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农村家庭中出现了家庭暴力、虐待老人儿童、重婚现象增多等不道德行为,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安定和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谋求人民群众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花大气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就业、社保、教育、公众安全、社会公平等问题,从人居环境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从精准扶贫到农村户厕改革,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更加公平地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农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农村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新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广泛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以及一些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大大减少,乡村公共环境、社会秩序的变化有目共睹,农民的公共秩序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理性消费意识、和谐包容意识不断提升[5]。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在农村政策的变化调整下,乡村价值观念历经了从追求男女权利平等、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等诉求到社会主义集体观念基本建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家庭观念、邻里和谐到20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走向多元逐利,再到新时期重塑美丽乡村和谐价值观念的整体嬗变过程。乡村社会价值观念嬗变有其积极一面,即农民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社会文明的转型,传统的剥削观念被现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念所取代,人的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解构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乡村价值观念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对今后国家社会的稳定产生干扰。总体而言,我国乡村价值观念嬗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乡村价值观念嬗变深刻烙印着社会转型变革时期的历史特征。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乡村社会的变化正是处于马克思所说的第一形态到第二形态的转型变革之中,深刻烙印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变动造成新旧观念的剧烈冲突和利益分化,乡村价值观念的新旧激荡更为明显。如个体自由与家族依附观念的冲突、功利观念与道义观念的冲突、知足长乐与锐意进取观念的冲突、守旧与开放观念的冲突等等,在乡村社会的表征尤为明显。
二是依附型家族生存模式被市场经济个体型、家庭型生存模式所代替,导致农民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农民必需联结成家族式的生产生活模式以抵御天灾人祸,家族供养、门户支撑,基本生活依赖于宗族,农民习惯于克己、委曲求全地适应、服从家族要求,家族也为农民提供了最低线的生存保障。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等历次变革使得旧式的宗族关系趋于瓦解,农民被迫地脱离家族供养、从依附型、封闭型的生存状态走出来,参与到市场的开放、竞争和进取之中,并且农民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状态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素质,这促使农民逐渐摆脱愚昧和权威崇拜,更加走向科学民主。同时,随着开放性的社会生活变化,人们的价值评判和价值标准更加多元化,过去的财富观念、消费观念、经世观念、婚姻观念等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三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影响乡村价值观念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历经了多次变革,每次变革都是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发生的。总体而言,我国乡村社会土地关系历经了私有制到集体公有制,再到自主生产、自由经营的承包制和接轨市场经济模式的新型土地承包关系,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动反映出乡村社会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总趋势,农村经济、社会、文化观念逐渐与城市接轨,并且越来越趋向于开放现代和自主自觉,这对进一步促进农民个体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农民由受控于农村集体组织的“单位人”变成自由流动的“社会人”,农村的组织管理方式日趋分散、乡村原本良好的乡规民约、公序良俗等具备传统道德约束力的价值观念越来越被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利益链条所淡化和消解,也使农民价值观念出现新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风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作为。
第一,积极融入社会转型变革的历史大背景,顺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机遇,不断改造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乡村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能够改造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价值观念历经了由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的嬗变历程。总体而言,乡村社会价值观念经过市场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实际化和现代化,其中不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观念变迁,如农民婚姻观由包办到自主、男女观念平等化、思想科学化、注重效率化等等,这些观念的变迁为农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今后我们乡村文化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立足乡村传统道德观念,找到一条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共生之路,让传统乡村社会的优秀价值观念能够在现代社会大放光彩,让乡村文化在城镇化实践中有空余空间,让乡村文化能够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谐共生[7]。
第二,正确认识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认识、想象与评价体系[8]。乡村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美德资源,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风俗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原本良好的价值观念被城市价值取向以愚昧、落后、封建、浅薄等理由所拒绝,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9]。今后我们应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认识、想象与评价体系,充分挖掘乡村本土文化中潜藏的文明资源,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既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和引领,彰显主流价值,又要尊重和体现自下而上的基层农民自发性实践活动中的伦理智慧和道德力量。现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庸俗化、功利化倾向,城市文化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传统乡村社会公序良俗的优秀价值观念中汲取养分,获得涵养。
第三,发挥政策引导力量,从顶层设计上引导建立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乡村价值观念嬗变深受国家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动成为影响乡村价值观念嬗变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文明乡村生态,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力,以政策力量推动乡村价值观念的塑造。如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乡村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加强道德教育,树立农村道德模范形象,以典型促进步,加强对农民的现代公民教育和引导,培养其文明理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其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价值观念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站位,善于领导,加强农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让农民有组织、有归属,能够回归组织生活、参与组织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农民道德问题和乡村价值观念背后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根源,不断营造公平、合理、良性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让农民能在经济大潮中有所作为,树立健康文明的财富观。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价值观念作为维系乡村社会良性发展的软力量,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新时代研究乡村价值观念的嬗变,充分发挥其良性作用,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