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解燕林
(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教育的作用不仅要巩固脱贫阶段治愚、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防止返贫的重要成果,更要进一步依托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培育新型农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增添“在地在场”的新引擎,使乡村教育从实现“基本均衡”发展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通过乡村学校的适当合并来整合乡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但乡村学校的快速消失不仅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教育成本,也加速了乡村文明的消逝。同时城市化进程中进城的乡村居民更加倾向于将后代送入城市学校接受教育,学生的离场使得乡村学校的发展愈加萎缩。现存的乡村学校缺少优质的师资力量,师生比严重失衡,留任教师的工作压力变大,教学管理难度增大,教学质量下降。再加上师资老龄化倾向明显,当前留任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多在50 岁以上,这部分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却因为身体素质限制、新兴知识储备不够等原因,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跟不上现代化教学,单一式说教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农村学校没有找寻到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对农村学生和家长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乡村文化的形成和传播离不开教育,但同时乡村教育亦离不开乡村文明,能扎根的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村文化为支撑。然而当前的乡村教育“应试化”愈加明显,向学生灌输单一的课本知识,“唯成绩论”评价,不注重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忽略了结合实际进行传输教导进而支持乡村发展的教育功能。可以说乡村教育内容中的乡土文化元素极其稀缺,直接导致了乡土元素在乡村教育中的缺位。而乡村文明的消失则越发使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学生在走出大山之后都不再愿意回归家乡。
结合上述乡村教育在现阶段的现实挑战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要求,“在地化”教育理念将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乡村教育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乡村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必然是要反映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育发展迅速,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98.7%的中小学(含教学点)接入互联网,全国95.3%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当前乡村教育“趋城化”的特点不利于乡村人才振兴,缺乏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更难以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势必重新考虑厚植乡土情怀,构建新型的耕读文化,“在地化”应该成为乡村教育发展所追寻的新方向。
脱贫攻坚的全面决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乡村教育发展的在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也由助力农村脱离贫困转变为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而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充分结合乡村的特殊品质。因此“在地化”的乡村教育的改革强调适应乡村本身的发展,而非以城市教育为模板。换言之,乡村教育是时候从“有学上、能上学”的目标转向“上好学”。所谓的“好”应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判断标准。而乡村治理现代化当然也只能立足于乡村实际,且必须培育和教育一批热爱乡村、认同乡村、理解乡村、懂乡村的“新农人”。他们不仅需要有做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知识、道德、法治素养,更需要具备传承和发展本土知识、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的过程正是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的过程,与在地化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如上所言,乡村教育脱离乡村场域,趋从城市教育的现状事实上弱化了乡村教育振兴乡村社会发展的功能。因此在地化教育除人才培养外,在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层面,其价值取向亦要回归乡村社会。应考虑将更多的关注和教育改革放在学校教育之外,把乡村教育发展成一个以乡村为讲台,以农业农村发展为教育内容的大课堂,通过乡村教育联通乡村内外信息,为乡村输入新知识、新需要,为乡村生产生活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资讯和咨询,将乡村教育的根牢牢地固着在乡村社会,发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使乡村教育生于斯,服务于斯。与此同时,通过乡村教育大课堂,可以引导培育的不仅仅是孩童,更是根植乡土文化的群众教育,使农民摆脱自卑感,切实转变当前“轻农离农”的观念,真正培养农民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激发农民对乡村社区的归属感。可见,充分发挥在地化乡村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将使乡村教育成为重塑乡风文明的载体,培养教育新时代新农民,更广泛地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涵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源。
在脱贫攻坚阶段,教育信息化让一部分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到了农村地区,大数据、智慧校园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但是要想让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现“乡土本色”的根本性变化,仅仅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结合在地化的乡村教育理念,需要从教育内容上、教学管理上和教育资源分配上做出调整。因此,在地化教育改革就需要借力信息化手段,为实施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乡村教育,挖掘乡村社会发展潜能构建一条切实可行的乡村教育价值转向的实践理路。
教育信息化1.0时代,通过很多乡村已经搭建起了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场景。虽然网上资源丰富,但真正贴合乡村学校、乡村学生、乡村社会发展的教育资源少之又少。在调研过程中,有不少乡村老师表示本地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成长有用但现实情况却极其匮乏。因此乡村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开发贴合本地社会文化实际的教育资源,进行在地化教育内容的探索。以县级为单位,组建学校教育共同体,以县级学校牵头,开发贴合当地实践的优质教学资源。一方面实现教师队伍的“在地化”发展,由于生活在同一场域,在这个场域中的习惯、文化等都有高度的重叠,同一场域下的乡村教师往往要比不同场域的城市教师,更加了解当地文化和学生习性,也就更能因地制宜的将当地特有的文化融合进课堂教学中,因此也能开发出更多符合本地文化生态的教学资源。并在此过程中加深与乡村教师的联结,通过合作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也在此过程汇总组合成为一个教学共同体,互相协作促进地区的教育发展。借助于互联网资源,为农村地区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晋升的渠道,能够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大的交流平台,让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可以与城市的教师、与乡镇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激发乡村教师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实现教学内容的“在地化”发展,将乡村场域中的文化资源通过教学向学生输送,将城镇学校的课堂实时传送到乡村学校课堂,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多边同步互动。准确把握网络教育受众的需求,不断丰富“互联网+在地化”的教育内容,不断地打破地域、校域的限制,利用现有的最新的网络技术对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范围更广地满足不同的需求,不断探索“互联网+在地化教育”的新设计、新思路。
“信息化+在地化”教育体验围绕学习主体,以学习主体的体验为中心满足其需求。而面对多种用户复杂多变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资源和云计算技术来进行用户需求的分析。通过对用户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信息的采集和智能分析,对学习者的教育体验尽可能达到最优化,提升产品满意度,并且可以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更有趣、便捷的设计。而国内一些学校在积极探索在地化教育变革立足乡土资源的体验式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范家小学在三年的在地化课程的探索中,以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为载体,开设多门体验式教学。自然观察类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认识当地的植物,绘制自然观察笔记,了解相关故事。历史文化类课程则通过带领学生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文化的厚度,加深学生们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体会。社会调查类课程则意在学生们通过体验社会调查之后将所得所学写下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生产生活类则是结合生活中的生活元素进行项目式学习,这四类课程的开设皆以学生切身体验为主体,让学生在教中学,在体验中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在地化教育体验的实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愈发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摆脱传统的依赖于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必要资源浪费的教学管理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与教务管理、师生管理、校园后勤管理等其他教育管理进行结合,可进一步地促进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自动化、高效化的实现。“智慧校园”模式应运而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个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于一体的智慧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新信息革命背景下学校形态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通过智慧技术使校园内师生、物资与教学管理等多元多任务的深度融合,增进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对称性,进而形成精准管理和优质服务,但技术毕竟是要服从于需求,现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导致各地各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当前农村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下沉,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育姓“城”而非“农”,一味将城市里的优质资源强行灌输进教育内容中对教育本身、对乡村发展、对人才培养来说并非“雪中送炭”,相反可能引发一种“离场”的愿景。因此,农村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不光要注重信息化建设,还要注重校园建设的在地化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管理能够真正面向学生,影响家庭,辐射社区,进而带动农村场域内的人力资本积累和资源流动。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教育评价要义并非对着“冷冰冰”的机器进行机械的评价,而是以大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被评价者(教师、学生)除表面成绩外的情绪、心理状况、实际需求等内部影响因素,实现教育评价系统的全面化和系统化。在这个系统里,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与客体,不再是单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具体行为和自己接受知识的情况来进行评价打分,形成双向的交流。学校、教育部门、家长也可以根据互联网数据远程了解到实时地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在“在地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教学评价不再是唯成绩论,而是结合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贴合学生发展实际的“在地化”评价。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和促使评价内容多元化发展,为评价体系的高效发展提供方向。探索增值评价制度,对于学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健全综合评价,提高农村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应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指标。促进学习者的健康成长。在“信息化+在地化教育评价”的引入下,将有效改变当前教育评价“一刀切”的现象,矫正乡村教育对乡土资源利用不佳的局面,激发学生自我、学生家庭、乡村社会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
总之,乡村振兴不是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乡村全要素对乡村治理全面现代化的系统推动。按“教育先行”的原则,乡村教育振兴在新发展阶段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实现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转向。通过在地化的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乡村学校、乡村文明,厚植乡村人力资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教育在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上的核心功能。使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扶贫接续教育振兴的背景下超越保障义务教育的单一目标。
同时,“在地化+信息化”的发展将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融合主流文化传播优秀乡土传统文化的高效手段与重要媒介。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在地化教学的结合开展,将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技术、在地化教育内容辐射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做实乡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大力培育一批懂乡情、懂技术、懂发展的“三懂”新农民,并使其成长为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在地化的教育目标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引导乡村教师投身于“使受教育者成为他自己”的真正的教育本质活动中,通过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工作者更便捷更合理使用各类教育资源,为乡村教育和文化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