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人才培养目标逐渐转向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研究以设计结合研究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切入点,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改革,要求学生在设计全过程中树立研究意识,强调跨学科知识与技术、建筑学理论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深度融合,鼓励形成图纸、模型、研究报告等综合性的成果,并加强对教学过程与成果的综合评价,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设计结合研究;教学改革;建筑设计课
在当前知识经济、科技和产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学关注的内容逐渐从“物理空间”向人的行为、社会现象、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方面转变,建筑设计方法也逐渐从“以设计师个人经验为主导”的经验式设计向“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等方面轉变。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建筑学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对其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重新梳理建筑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与知识架构,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开展了以设计结合研究为线索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将跨学科理论与技术、建筑学理论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相融合,通过增强建筑设计课程的研究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架构
(一)建筑学本科培养方案与建筑设计课程设置要求
结合“新工科”教育目标与“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从当前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发挥地缘优势,打造特色学科,探索中原地区以建筑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建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一直是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对现有建筑设计课程教案和成果进行梳理和优化,强调以空间为本体,优化当前通识通修课程、建筑历史与原理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设计表达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的纵横联系,强调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线进行交叉融合。针对不同年级培养任务的差异,在本科一、二年级强调建筑设计课程的抽象性和基础性,从空间生成与建造的角度组织教学,强调对空间基本问题的学习与研究;在本科三、四、五年级强调课程的研究性与综合性,通过设置不同的专题,形成“空间+X”的内容体系。对建筑学本科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而言,培养目标处于“基础性”向“综合性”转变的衔接阶段,要求课程的基础性、研究性与综合性兼而有之,循序渐进地过渡至四、五年级。对三年级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而言,其以“空间+环境”作为主要设计目标,要求学生在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进行空间设计,需要关注遗址博物馆在功能组织、空间氛围营造、历史文化意义传承等方面对空间生成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目标优化
结合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阶段课程特点,重新梳理课程设计总体教学目标与阶段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强调建筑设计课程、跨学科技术工具平台、建筑原理类课程与建筑实践的深度融合,鼓励形成图纸、模型、研究报告等综合性的成果,设置明确的过程、成果评价标准,形成良性的教学—反馈机制。在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中,将教学目标划分为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重视每个阶段目标与整体目标的衔接。教学整体目标可被划分为知识、实践和创新三个方面,在知识层面强调通专结合,要求将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知识与建筑设计课程结合;在实践层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对设计成果可行性的评价;在创新层面强调学科交叉与综合,强调培养过程中内容与方法的前沿性,鼓励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与技术工具平台进行设计,通过对设计方法的整理、归纳,将设计实操转化为设计原理。教学阶段目标则可拆解为理论研究、设计研究、实践研究三个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开设相关讲述课程,完成对遗址博物馆设计要点和相关设计方法的系统教学;在设计研究部分,通过组织设计实训提高学生的设计实操能力;在实践研究部分,则通过组织设计实训和虚拟状态下的建筑使用后评价对课程进行评价。
(三)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内容与方法优化
对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强调从现实问题出发,以空间营造为基础,针对阶段性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托现有实验室条件,拆解课程任务,设置课程节点,明确每个设计阶段教学的重难点,确定相应的知识模块、工具模块与成果模块。对标教学目标,将教学过程分为“为了设计的研究”“针对设计的研究”“借助设计的研究”三个阶段。在“为了设计的研究”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复杂自然与人文条件下遗址博物馆设计所需的各类历史知识、相关研究与设计方法,以此作为空间概念生成的基础;在“针对设计的研究”阶段,要求学生针对建筑与文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空间序列组织与氛围营造、形式生成与意义传达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在“借助设计的研究”阶段,则要求学生对功能与流线组织、结构选型与造型、材料与建造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虚拟状态下的使用后评价。
教学方法上,结合当前“设计工作室”教学方法,组织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导师指导和现场教学等形式,结合跨学科知识辅导、建筑学原理类课程讲述、跨学科研究工具与实验平台实验模拟等,促进形成通传结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遗址博物馆设计课程成果评价优化
在教学中,强调根据课程内容与目标划分教学节点,重视教学过程的把控,构建“过程+成果、理论+实践”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良性的教学—反馈评价机制。首先,针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制定富有层次性的评价标准。对于设计过程应强调其原创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的评价;对于设计成果则应强调其原创性、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评价,并要求学生对设计成果在虚拟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使用后评价,以增强成果的实践性。其次,结合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强调形成研究报告(论文)、图纸、模型、实验等多种形式综合的阶段成果与最终成果。在设计前期以研究报告为主,在设计中期要求形成模型+图纸的系列成果,在设计后期则要求形成“模型+图纸+虚拟实验”的系列成果。最后,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时间节点,通过作业展示、阶段评图、计算机模拟实验、研究报告撰写等多重方式进行教学成果评价,利用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良性的教学—反馈机制。
二、设计课教学组织与案例
(一)教案设计
在教学前期,要先完成教案的修订。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完成设计基地选择、现场踏勘、拟定设计任务书,对课程涉及的空间问题进行抽象化处理,确保现实性、研究性兼顾,明确主要教学模式与方法;整合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系统,确定设计研究的具体任务与教学组织方法;整合物质条件,确定教学所需的设计工具与实验平台;制定教学时间节点与阶段任务,确定设计成果形式与过程—成果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
(二)教学应对
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选择现实城市中的真实地块,要求设计一个10000平方米以下的遗址博物馆。在教学组织上,先进行基地内的现场教学,要求学生考察基地及周边环境,走访居民了解其对空间的需求,并结合慕课、跨专业学科知识讲座、考古发掘报告等内容和材料,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同时要求学生在案例学习的基础上,研究文化性與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完成研究报告,形成初步的设计概念。在教学中期,带领学生利用研究报告、模型和图纸的方式开展空间原型与符号提炼、流线与空间序列组织等专题研究与设计,并进行中期评图以检验学习成果。在教学的中后期,要求学生增加空间可实施性的研究,对功能、结构、构造等建构问题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完成设计成果。设计完成后,要结合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精品案例分析等核心课程,形成多课程联动,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要求学生利用VR虚拟仿真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使用后评估,同时结合优秀案例,探究不同设计方法之间的联系、深化对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的认识,完成课程论文,为四年级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建筑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学本科教学应引起重视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重视跨学科知识、技术与工具平台、建筑学原理课程与建筑学设计课程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张帆,徐维波,等.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构建与建筑师技能设计能力培养:郑州大学以空间为主线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与实践探索[J].当代建筑,2020(6).
[2]王维仁.设计研究的评价:大学建筑教育设计价值的维系[J].建筑学报,2021(4).
[3]顾大庆.一石二鸟:“教学即研究”及当今研究型大学中设计教师的角色转变[J].建筑学报,2021(4).
[4]韩冬青.建筑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通识教育浅识[J].时代建筑,2020(2).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2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设计作为研究的建筑设计课程内容重构与教学方法创新”(编号:2021ZZUJGLX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疏散行为—典型空间模型模拟的养老设施养护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编号:51908510);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多样性老年群体微观行为仿真模拟的住区户外空间及环境适老性研究”(编号:18YJC760101)
作者简介:吴岩(1981— ),女,郑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