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我,不惧当下

2023-07-29 11:19周嘉会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桎梏保质期身份

周嘉会

当作家余海果以“文二代”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二代现象”便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其实,“二代现象”及其评论并非一时之鲜。在我看来,无论是跻身上流的各类“二代”,还是对“二代现象”论断指摘的普通民众,都应绕过“二代”的身份去审视背后的人性,做到生而为我,不惧当下。

“二代”有封建社会“子承父业”的内涵,但与旧社会一味强调个人的阶级身份不同,在现如今社会“内卷”、资源分配不均的大背景下,其自然被赋予了“家庭背景”的意蕴,成为“个人履历”的一部分。诚然,原生成长环境不仅提供优渥资源、开阔视野,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同时也可能无形中影响孩子心灵与精神世界的架构,即“耳濡目染”。那么,我们就能理解鲍照对“人生亦有命”的感叹是多么无奈和沉痛,也能明白当下中小学生对“星二代”畅享各类稀缺资源的慨叹和羡慕了。

其实,“二代”的身份使当事人容易陷入自欺欺人式的“自定义保质期”。所谓自定义保质期,即自我定义社会身份的有效性,天真地以为财富无边、荣光无限。历史见证了太多“富二代”“官二代”等光环下人性的堕落。纵使如“官N代”的帝王,或“为数十伶人所困”,或被俘虏北去,或吊死煤山,终落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的悲惨结局。如今的“富二代”也多少带有“败家子”“人傻钱多”的贬义色彩,以凸显他们沉湎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致使家道中落的行径。而这“得之难而失之易”的根源,正在于各种“忘本”:遗忘了今日美好生活的根本在于先辈的艰苦创业,以致困于当下;遗忘了“适者生存”的根本法则,以致夜郎自大、不思进取。终究逃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魔咒,最终沦为“惨一代”——古人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并非所有的“二代”都被身份背景定义,总有一些突围者于灯红酒绿、繁花丛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找回真正的自我。谁能料想“世界球王”贝利是来自巴西的“贫二代”?谁又能料想“股神”巴菲特的三个“富二代”子女不跻身资本市场,而甘于经营平凡生活?“二代现象”充其量只是生命的扉頁,生命的这部大书应该由个人来写就——生而为我,不惧当下。

周国平曾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根基不稳,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受挫、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同样,这话也适用于“二代”的自我构建。首先,要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不为物欲所奴役,不妄自菲薄,桎梏于当下。“二代”绝不是“复制品”,他们在“二代”的身份下应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当然,“二代”可以也应当“复制”前代的优秀品质、良好作风。其次便是打破现状的持续行动——一切“逆天改命”的革新行动都是个体对理想、自我的不懈追求。纵使决意成为“继承者”,那也会在新的际遇里有突破和建树。

因此,“二代”不应是一个被简单定义的群体。当“二代”携带着父辈的印记立身于社会时,现状并不真正决定着“二代”的人生选择与前景,而唯有自觉鼎新的意识助力一个灵魂去突破、去超越,才能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图景。

芸芸众生,谁不是带有家庭印记的“二代”?当我们仰慕那些高高在上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时,对他人的人生轨迹指摘批评时,何不绕过“二代”的身份去审视个体?何不对自己尽一份责任,细想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呢?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写道:“生命的长河滚滚向前,我们在流逝的人生中所追溯的轨迹比什么都珍贵。”生而为我,本就该革去“二代”的桎梏,定义自己的人生。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若为雄鹰,应击长空以遂傲雄之志;若为苔花,当绽芬芳而现生命光彩。

(指导教师:奚晓红)

猜你喜欢
桎梏保质期身份
破茧重萌
注意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
智珠
《家》:在激荡青春中挣脱人生桎梏
跟保质期赛跑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