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飞速融入世界市场这一浪潮中。这种融入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使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遭遇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者普遍重视公司的业绩与效益,却对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实际上,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有很多,而内部控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科学、系统、深层次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设为目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控制度
一、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基本理论
1.内控制度的作用
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运营的环境,提高财务报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的资产完整,并有效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制定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说,其中包含特定的政策、制度和程序等,而这些政策、制度、程序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的业务方向和战略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际上内部控制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一家企业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进行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就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资产流失,从而保证企业内部资产的安全性。企业的资产通常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类,建立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企业各类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
内控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企业要想实现经营方针和战略目标,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得更为准确、多元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的最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防止企业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2.内控制度的内容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想要实现内部控制,必须从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授权、会计记录、资产保护、工作人员涵养、预算管理、报表管理等关键环节来开展工作。
(1)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进行授权,从而达到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的目的,这样企业能够对各项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企业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既能够对其下级进行相应的授权,他自己的权利也需要其上级来进行授权,这样环环相扣,各自的权利有明确划分,就能各司其职。
(2) 组织结构控制
想要构建健全的内控制度,首先要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为抓手,逐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化。其中的内容主要覆盖:单位组织形式的确定、部门职能以及隶属关系的划分以及每个职员的具体职责。根据内部控制的原则,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3) 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是为保证管理层所需的会计数据具有完整性、真实性的控制手段。对于一个企业的账务管理,必须让不同类型的会计人员有对应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会计记录控制的目的。只要有经济业务发生,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记载,并且和这项经济业务有关的所有凭证和合同都要好好保存,以方便以后对以前的经济业务进行查找。
(4) 资产保护控制
公司的资产保护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的各种资产进行存货盘点,从广义上讲,是一种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销售的严格控制。
(5)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批准的预算我们就要严格按照其实行,超出预算过多而且没有合理原因,对企业的项目造成较大的损失,必须受到一定的惩罚。如果每个人都不按照规定的预算方案去执行,那么制定预算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实际上,预算控制也被看作一个系统,其中有很多工作内容,可以进行预算编制、考核,以及预算的执行工作等。另外,預算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各个环节,还包括了一些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控制。
(6) 编制业绩报告
业绩报告即责任报告,是单位内部各层级的管理人员获得信息、提高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对于绩效报表的编制是要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服务,在理论上属于财务核算范畴。所以,在制定绩效报表过程中,要将绩效报表与单位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其他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并明确地体现出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而业绩报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往往都会通过文件的形式反映出来。
二、上市公司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安然公司和银广夏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使其在国际和国内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关注。究其根源,在于缺乏“内部控制”。站在国际角度,自2001年起,随着《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对于美国的大多公司以及其他国家在美国的一些上市公司,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从多个不同国家公司的角度来说,对他们的经营情况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基本原则、控制重点以及政策建议,从而引发了欧洲地区的一场内控“风暴”。而完善的、高效的、科学的内部控制现阶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监管机构所重视的焦点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是实现管理者对企业高效管理的重要依托。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研究,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针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上市公司提供可参考性意见。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规范性以及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站在我国国情角度,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科学的、更符合企业管理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国家化需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现状
1.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导致其内控组织虚设或根本没设,内控制度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一股独大;董事长与总经理重合,职责与权力有交叉部分;人事政策不相匹配;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没有起到他存在的目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约束、监督与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等。
2.风险意识较差
内部控制需要企业管理层及时识别并评估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由于这些风险不固定(包含内控风险以及外部风险),因此强化风险意识,及时把控风险对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COSO和巴塞尔委员会都认为,内控的过程会涉及企业经营会遇到的所有的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间的竞争都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将会更为严峻,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另外,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风险意识较弱,对内部财务管理的认识也比较欠缺,风险应对机制更是残缺不全,由此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片面追求财务杠杆的运用,忽略经营风险,市场分析不到位,风险控制不全面,以致制定的战略方针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3.控制活动不当
众所周知,控制活动是管理层面为确保发布的相关命令可以有效地解决并执行而制定的管理流程。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实行,但仍然有一少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体系缺乏科学的认识,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着“空壳”现象,会计岗位的设置与会计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出现业务交叉,一个财务人员兼任多种职务以及责任权限模糊等问题,很多日常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往往都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根本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的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却也没有發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还有些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不够,缺乏对内部审计的大力支持,从而让审计工作难以进行。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上市公司都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对内部的规章制度表现出一种完全漠视的状态。
另外,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大缺点是绩效考评和奖励机制不完善,但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基本是完善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认真地检核内控制度的完成情况,而只是走走形式和过场,因而,无论内控制度多么先进和完备,在没有有效的配套检核制度的情况下,它的作用都很难被发挥出来。因此,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适当的监控,这一行为也可以有效纠正那些不合理的控制制度。
4.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在经营的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以及资产变化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而该系统能让上市公司中的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随时掌握外部市场中的变化。另外,企业还要依据披露财务报告的手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约束,导致其中的财务信息不真实或是出现违规、违法等行为,使企业资产遭受损失。
由于信息和交流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够可靠,只起到传达信息的媒介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信息的作用,则很难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事实上,信息与交流制度不仅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而且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都可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之内了解相关信息并立即处理相关事务,还可以在沟通中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并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5.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成立了相关的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独立于上市公司组织机构存在,受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制约;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地展开,审计结果存在缺陷。
外部监督乏力。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他们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首先,各种监督体系系统存在重叠部分,监督标准不统一,各监督体系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其次,有的监督行为并没有按照标准的程序来进行,有些甚至以营利为目的,监督作用被严重弱化,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更是不予提出;最后,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竞争激烈,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中立性被破坏,使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来。内部控制是一种具有自我预警和自我维持功能的体系,它不但可以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可以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并持续地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防范各类风险。内部控制也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制度,它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均衡,协调所有者、管理人员、广大员工的共同利益,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不仅是内部控制体系,更是一种流程与做法,同时也是一套经过仔细设计的协调制度和激励制度。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对策
1.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
合理的内控目标应该是针对整个上市公司的不同阶层的不同部门而设定的,而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目标,应该将内控目标具体细化到每个阶层,这样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内控目标。在企业中,对于财务的内控工作,具体的人员主要由董事会、管理人员、普通基层员工组成。在制定内控目标的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考虑,并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
(1) 董事会——董事会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分为对内控制以及对外控制。对内控制主要是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重要性,并且保证财产的安全性。对外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2) 经理人——经理人的内控目标就是要管理好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并落实董事会制定的各项战略方针。
(3) 管理者——管理者内部控制旨在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导向,保证业务流程顺利进展,营造高效的企业经营环境。
(4) 职工——普通职工的内控目标主要是完成岗位职责,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2.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的制度架构
众所周知,企业的治理、相关业务的管理以及其他事项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三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些内控制度中,内控文件是一个十分特殊且重要的内容。内控文件包含有许多的系统的业务流程,而每个业务过程文件又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控制过程;其次是对业务过程的仔细说明;最后是以前面两个方面为基础,将和本业务流程有重合的部门和岗位找出来,然后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清晰规范的划分,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
3.完善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
首先,落实岗位职责,要对上市公司各个阶层和部门的权限与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每个人员都能各自做好各自的任务与工作,这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就是要对信息流以及现金流等重要的资源的控制进行优化。最后就是要对事后的审计和监督环节进行必要的优化,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加强审计监督,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4.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与能力
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对员工的业务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二是对员工的素质也要进行相应的培养,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并且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三是大力发扬企业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助于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5.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强化内控评价与监督
在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对企业进行实时评估,监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就需要构建风险导向评估以及自我评估等控制制度。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必须保证完整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是各项内控制度能顺利操作的前提。除此之外,企业也有必要建立高效率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五、结语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板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决定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对上市公司自身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长远发展是企业永远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对此,我国的上市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对内控环境的建设,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并健全控制措施,加强信息交流,从而增强上市公司整体竞争能力,保证上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世海.融资租赁公司的内控实践探讨——以H公司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2(24):133-135.
[2]陶园.研发投入、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财务绩效[J].经济研究导刊,2022(36):119-122.
[3]苏丛丛.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路径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4):124-126.
[4]刘新.内部控制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分析[J].辽宁经济,2022(11):56-60.
[5]刘志勇,孙铄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2(11):51-53.
作者简介:袁杏子(1993.08— ),女,汉族,湖北石首人,長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