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帮扶政策优化探讨

2023-07-29 17:48贾亦真刘国秋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疗保障人口

贾亦真,刘国秋

赣南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世界医疗卫生以及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是各个国家、各族人民和各个地区关注的焦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困难和挑战也是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现了许多谴责全球公共卫生状况的声音,全球贫困国家和人民经历着无法形容的崩溃体验。而未来可能还潜伏着新的全球危机,公共健康将有更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如何平衡好疾病与健康、治疗与预防以及形成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全民健康覆盖等问题需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个体一同共进退。

随着社会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健康观念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无病即健康”的说法,到现代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提出“三维”健康观,再到1984—1989年WHO对健康观念再次修改,提出“四维”健康观[1]。近年来,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大健康”“全健康”等新兴名词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在政策的引领下,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成为了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脱贫人口来说,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脱贫已是政策发展给与他们的最大红利。贫困令人专注,也正因为对于脱贫目标的专注使贫困人口有了管窥之见,对于健康素养的形成以及治未病的健康意识仍未得到很好的重视。虽然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视角下,脱贫人口健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脱贫人口实施的健康帮扶政策优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1 研究回顾

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及文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将健康中国与健康扶贫列为共同关键词,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到文献资料25条结果;将健康中国与帮扶并列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询,文献资料共6条结果;将健康与帮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检索结果为329条;将健康中国单独作为关键词可检索到5 609条结果;将帮扶单独作为关键词可检索到18 983条结果。根据上述数据可明显看出,以健康中国和帮扶作为单独关键词的文献资料并不少,这的确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对于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健康帮扶政策的优化研究却非常少。

1.1 健康与贫困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为此,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文献检索可知健康的相关话题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各个方向研究也遍地开花。但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的今天,如何使脱贫人口摆脱重返贫困的噩梦、如何使脱贫人口树立新时代的健康观念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健康帮扶政策的优化也变得刻不容缓。

内德尔和巴斯托斯[2]研究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取决于一个人生活的社会,要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健康,如一些临床特征(高胆固醇,动脉高血压,久坐的生活方式等),被视为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杰伊·潘[3]关注全球无贫困研究,强调缓解贫困是全球发展的基本方面之一,也是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清单中的重中之重,对建立一个无贫穷的共享未来的全球社区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改善医疗服务的可访问性、二是加强政府在缓解贫困过程中的角色、三是加强跨国合作和沟通、四是解决嵌入健康贫困策略中的可持续性问题。安妮特· 鲍尔[4]认为贫困和精神健康不良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是改善生活机会的重要因素,心理的不健康会增加医疗保健的负担,因此要倡导心理健康的投资,避免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1.2 健康帮扶问题

陈正辉[5]研究发现,健康帮扶的接续发展面临着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冲击、医疗资源在地区间分配不足、帮扶系统以及因病致贫对象的数据化不足等问题。张莹[6]认为因病致贫返贫、大病、重病、慢性病及并发症是我国健康帮扶的主要原因,因此公立医院在新时代面临着新挑战。林万龙[7]在对医疗保障扶贫政策的研究中指出,脱贫攻坚未完成时,在医疗保障方面贫困人口所受福利远高出非贫困人口,造成了悬崖效应;而在脱贫攻坚完全胜利后的今天,如果不加以调整,不仅会扩大不同群体间的医疗保障差距而且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

1.3 健康帮扶对策

刘小雪[8]认为心理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样重要,要树立身心健康的时代观念,在脱贫的道路上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韦艳[9]通过研究指出,为防止因病返贫,提高贫困人口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应建立因病致贫预警系统和完善健康扶贫长效机制。赵欣[10]认为在后脱贫时代,应该转变健康扶贫理念,形成以预防为中心的健康格局,倡导合理的医疗保障,促进县域医疗共建设,加强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谢治菊[11]认为健康中国战略作为研究脱贫户健康扶贫质量的新视野,应该开展有效的健康扶贫,确保医保制度全面覆盖,解决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危机,更重要的是贫困户健康素养的提升,这是遏制因病返贫的根源。

1.4 健康帮扶成果

韦艳[12]研究发现,我国健康扶贫政策在经历了萌芽、探索、成熟的三个时期后,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健康帮扶体系,促进健康帮扶可持续发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程斌[13]认为我国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在政策惠及所有贫困人口、对贫困地区加大医疗服务投入、各级财政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资助投入等。范逢春[14]将我国健康扶贫分为扶贫救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三个阶段,叙述了健康帮扶工作的历史成就,包括政策上对贫困地区和人民的倾斜性扶持、提升贫困人口的就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和结果来看,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健康与疾病、健康与贫困的研究均不在少数。对于本文的研究,必须说明的是非常感谢这些优秀的前辈们提供的文献资料,这些国内外学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和可行的实践路径。也正因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非全面完整,这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帮扶政策的优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突破口。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贫困问题上各有各的标准和解决措施,但是,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后,脱贫人口(含脱贫不稳定人口)如何避免重返贫困、如何处理好健康与疾病、如何达到现代健康所倡导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处于良好状态等问题还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因此,“健康中国”背景下对我国健康帮扶政策的优化研究,不仅是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分析,更是对我国健康帮扶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2 健康帮扶政策优化的时代背景

2.1 健康帮扶政策优化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选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健康扶贫政策是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且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政策文件中有迹可循。在改革开放初期,健康扶贫给贫困群众提供了医疗救助途径,这也是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倾斜性扶持的开始;1990年代后期,在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下,健康扶贫与医疗体制改革深度融合,国家对贫困地区和人民的健康扶贫事业趋于稳定;进入新时代,健康扶贫成为脱贫攻坚重大工程的关键战役,是国家贫困治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来,健康扶贫政策有了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比如对象的精准化、过程的精细化以及机制的长期化等这些方面无不向健康中国这一总战略总目标看齐。国家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或许在短期内能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是对于健康的理解和追求却是长期的,健康上的鸿沟也不是轻易能消除的。健康中国战略是站在全体国民的立场上,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因此,健康帮扶政策在后续的发展中要以健康中国为目标,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水平,控制医疗费用,将治病与健康管理相结合。

2.2 健康帮扶是脱贫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不管是对脱贫人口的帮扶政策还是脱贫地区的医疗卫生都正在向健康转变[15]。脱贫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医疗卫生资源紧俏,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医疗环境长期脏、乱、差,医疗设备老化、不先进,医疗水平满足不了脱贫人口治病就医、健康保健的需求,这些问题使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面临重返贫困的噩梦,这些困境也深深影响着脱贫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健康帮扶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落实医疗保障普惠性政策,使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对脱贫人口实现减负功能,使脱贫人口在面临重大疾病时有规范的救治措施,使脱贫地区的医院和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形成结对帮扶。由贫困到脱贫难,由脱贫到健康更难,脱贫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健康帮扶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2.3 脱贫人口树立健康观念推动健康中国行动落地成效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健康帮扶政策不应该是各种医疗卫生制度的零星拼凑,而应该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包括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控制威胁健康的因素、完善健康制度、提升健康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未脱贫时,贫困户们一心只想着早日脱贫,无暇顾及自己是否健康。就现行的脱贫标准来看,大方面只涉及收入、衣食住、义务教育和医疗,这与现代健康观念所要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观念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脱贫人口健康观念的树立。

只有使脱贫人口转变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才能更好地落实“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健康中国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因此,在健康帮扶政策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脱贫人口和脱贫家庭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要加强宣传和积极引导,践行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使脱贫个人和家庭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3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健康帮扶政策优化路径

对于“健康中国”的目标,党和国家始终在努力,时至今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11],强调人民健康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之后国务院又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及《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等文件,这充分体现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初心和目标。2022年7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数据。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93 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20 年阶段性目标总体如期实现,健康中国行动 2022 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阶段性成效显著,主要有: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全民参与的氛围日益浓厚[16]。在“健康中国”战略稳定全面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健康扶贫工程也有了新突破新发展。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已经完成。由此,各项文件报告中的贫困户变成了脱贫户[11]。而健康帮扶政策就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帮扶脱贫人口,使他们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确保脱贫群众的健康有人管理、患病有人治疗、治病能够报销。

3.1 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常态化倾斜

我国千人拥有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床位是6.3%,证明我们这些大医院床位已经够用了,但为什么病人还是不满意,病人还是很多,说明我们这些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优质资源扩容,而是把优质资源真正地下沉,把优质资源均衡化,让一个县里面也能享受到一个大医院同质的医疗水平。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发布,要求通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推动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让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7]。在对口帮扶方面,河南实施了“栋梁521计划”,五年内为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培养1万名骨干医师,完善进修培训机制,通过开设培训班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诊疗技术规范传递给基层医生,全面提升基层医生的医学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也为防止脱贫人口因病返贫致贫尽一份力。

从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对等地位以及中央对公立医院要求的健康帮扶政策来看,公立医院始终是健康帮扶的主力军。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帮扶的县域医疗机构做好长期监督管理的准备;及时向上反映帮扶困难以及向下为基层医疗争取优惠;公立医院之间做好沟通,避免重复帮扶和责任推诿。

3.2 脱贫地区健康管理与促进工作常态化进行

在消除了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巩固扶贫成果的一大难题,而脱贫地区和人口由于主体病残弱导致返贫风险高、基层医疗条件受限、生态环境恶化、政策缺乏连续性帮扶、个体健康观念落后等因素使其产生了很大的健康脆弱性。因此,为了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就必须重视脱贫地区健康促进工作和人口的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强调的是健康教育与支持性环境的整合,重点解决社会动员、社会倡导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问题。医护等专业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向脱贫人口广泛宣传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特别是最前期的一级预防,让脱贫人口少生病、不生病,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因病返贫致贫;政府或政策制定者作为健康促进的主体,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如:建立健全脱贫人口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政策体系、落实生态补偿帮扶政策、长期加强组织因病致贫预警机制建设等[18];通过在脱贫地区的公共场所张贴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的宣传语、创建心理和精神健康社区等环境上的支持,从而祛除脱贫群体的贫困文化顽疾;开展一些健康小讲堂、健康行为分享会等进行宣传,形成社会动员,加强健康自我管理,推进和落实“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使脱贫人口自觉自愿地将健康观念转化为追求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脱贫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常态化调整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健康红利,2022年还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政策陆续推进中,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长期以来,国家对贫困户实施倾斜性的扶贫政策使其与非贫困户之间产生了巨大落差,而因此出现了医疗保障政策的悬崖效应。如今,为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顺利进行,就必须积极调整医疗保障扶贫政策。

第一,对脱贫户(含脱贫不稳定人口)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监测。一旦返贫及时报告并评估病情,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及时安排就诊,加强医院医疗监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大病重病患者经济负担。第二,医疗保障资助政策要因人施策。为了使悬崖变缓、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减轻国家不必要的财政负担,应对不同资助对象分类施策,如:全额资助特困人口,定额资助低保人口,非特困、低保以及返贫致贫的脱贫人口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19]。第三,对脱贫人口要做到不放手。贫困-疾病循环是因贫穷导致家庭参保困难、缺乏体检、小病不治、没有治未病的意识,进而导致易发生重大疾病使家庭劳动力丧失或减弱,致使家庭发生医疗费用支出远远大于收入,最终导致贫困加剧的一种恶性循环[20]。因此,只有做到脱贫不脱政策,才能保障医疗保障政策扶贫效果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医疗保障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医疗保障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