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玫
〔摘 要〕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建议科学教师主动参与开发建设科学课程资源。科学教师组织富有实效的探究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支撑。科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素材类资源和条件类资源。素材类资源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条件类资源主要服务于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本文对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进行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多样化、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探究;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8-0030-03
一、研究背景
(一)课标要求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师要有选择与组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科学探究实践目标的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2022年版课标建议:要对校园的环境进行改变,利用现有的条件设备,最大程度地優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除了学校资源的利用和建设,还要注重其他资源的整合,比如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等。教师要注重对社会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将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源开展学习,促进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协同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二)研究意义
近年来,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已逐渐向实践性和探究性转变,探究实践活动成为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很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态度等。然而,目前仍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进行建设,为教师提供多样化、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资源开发能力、资源质量不高、资源的使用率较低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效率,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李立格对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4%的教师认为有系统的校本课程,39.7%的教师认为有简单的校本课程,57.9%的科学教师直接回答没有校本课程;只有3.4%的科学教师认为学校有课外科学实践基地,每年会有相应的活动,12.5%的科学教师认为,虽然有课外实践基地,但是基本不去,84.1%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建设校外科学实践基地;25.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购买了这些资源,并且自己经常用,49.7% 的教师认为,有网络资源,但是自己偶尔用,也有24.8%的教师直接说没有;只有10.6%的教师经常搜集网络资源用于科学课程教学,43.1%的教师偶尔搜集,46.3%的教师从不搜集。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我们不但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而且也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力量。
二、研究的过程及成果
(一)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理论研究
查阅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搜集小学科学课程建设案例,并对其进行梳理与分类。
2.第二阶段:实践研究
在对小学科学课程建设文献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实践活动制定详细实践方案和具体分工。
针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不同的类型和目标,展开研究和建设。
3.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
根据对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的反思,进一步提炼,形成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观点。
对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以及形成的观点进行整理,撰写论文进行发表、分享与交流。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理论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借助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究,深入剖析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包括建设模式、资源支撑和效果。
2.行动研究法
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时的素材需求和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条件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设计与教学实践,不断地拓展科学课程资源内容的宽度和深度。
3.经验总结法
建立“项目选题切合实际—方案精细设计—实施过程全程记录—实践效果及时反馈”的良性循环,每个研究项目完成后,及时归纳方法,总结经验。各项目负责人之间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及时协调,充分沟通,将经验与实践结合,充分发挥经验指导实践的作用。
(三)研究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和思考,我们在科学课程资源建设上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做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小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需立足于课程本身,注重开发实践性资源,严格管控资源质量,构建多样化的资源网络,并设立专人对资源进行维护更新。通过资源共享和开放式教育协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对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新提出许多建议和措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我们已经建成的课程资源情况。
1.课堂教学的素材类资源
⑴PPT课件
我们将教科版1~6年级科学教材中所有教学内容均制作了配套的教学用PPT,极大地提高了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⑵微课
我们选取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极具代表性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微课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并选取物质科学领域“能量”单元和生命科学领域部分内容进行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微课设计和制作流程图”,提炼出拍摄型、录屏型以及软件合成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课制作方法。
针对学生科学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要规范的要求,梳理小学阶段科学的基础实验,并制作了演示实验微课,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微课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⑶科学课后练习资源库
为了帮助学生课后巩固科学概念和科学技能,我们整理编撰了课后练习,便于每节课后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⑷科学知识竞赛题库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我们发现,在期末复习时,学生对知识竞赛特别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最高。所以我们在对所有教材的知识概念进行整理后,完成科学知识竞赛题库的建设,科学知识竞赛也成为每学期期末复习的特色课程。
2.科学实践活动的条件类资源
⑴安装了摄像头的人工鸟巢
学校开设了观鸟课程,为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观察条件,在校园各处挂放了18个人工鸟巢箱,成功地引来小鸟入住。还在有亲鸟育雏的巢里安放了摄像头,让学生利用影像持续观察、亲历小鸟产卵、孵卵、育雏、幼鸟学飞等一系列的生命成长过程。同时,学校采购了望远镜,制作了观鸟手册、校园和社区的常见鸟类图鉴,观鸟课程就这样开展起来了。
⑵“小神龙”少儿科普剧团建设
科普剧是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科学实践活动形式,也是学校里广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课程。
我们创立了科普剧团,投入经费,添加了表演道具和服装,由学生自己创编表演科普剧。
⑶为校内外植物挂名牌
为了让参加植物研究课程的学生更好地识别植物,进行植物研究,学校在中科院昆植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为学校和周边社区的植物挂上名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条件,也实现了科学教育的无边界学习。
⑷自然笔记观察课程的开发
“双减”之后,教育部对学校三点半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三点半课堂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我们利用课后服务的教学开设自然笔记观察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将感知到的自然物、自然场景进行记录,教会学生应用场景式、持续观察式、物种比较式等自然笔记方法,观察记录身边的天地万物和自然现象。
⑸天文地理馆的建设
学校开设了天文地理科学实践课,为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建设了天文地理馆。利用天文地理馆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天文地理知识,如制作地表模型、制作地形图、观察岩石与矿物、制作琥珀等等。同时,科学教师还利用天文地理馆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完成4~6年级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相关教学活动。此外,天文地理馆的建设还成功申报了2020年省科技厅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科普专项,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已完成科普馆建设并成功结项验收。
三、研究效果及反思
(一)效果
通过科学课程资源建设,我们的科学教学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逐渐丰满,学校、教师和学生也在这些资源所构成的支架支撑下,取得了亲眼可见的发展和成长。
1.学校发展
由于各项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也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益,获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科普教育示范校、2021年度国际垃圾减量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公益单位、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最佳作品”、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国际科学表演大赛中国赛区银奖。
2.教师成长
1名教师成为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4名教师成为盘龙区科学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成为昆明市教坛新秀、盘龙区教坛新秀。
(二)反思
由于研究团队成员理论基础的薄弱,所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科学教学实践工作,但缺乏对经验的总结,论文的撰写没有跟上研究的步伐。在后续的实践研究中,要加强对课程建设实施方法的提炼和有效经验的总结以及特色案例的收集并成文。
在进行科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积累了可观的教学资源,但对于课程实施情況的评价,还是我们的弱项。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这将成为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
【本文系2021年度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04AM13003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22.
[2]李立格.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北×县县城小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