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23-07-28 08:31刘刚领王超
商展经济 2023年1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金融

刘刚领 王超

(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协议书》生效以来,欧盟、美国等在内的碳交易发展体系逐步完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2015年《巴黎协定》的推出更意味着国际气候治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对环境保护的支持行动。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我国进入“弯道超车”的快速发展期。因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机遇及其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商业银行如何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效,践行自身环境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回顾绿色金融发展,自1974年第一家“生态银行”成立以来,银行业不断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2002年推出的“赤道原则”成为明确金融机构职责最早的绿色金融标准。此后,随着绿色金融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其内涵也随之丰富。目前,学界对绿色金融的讨论基于两种不同视角。一是基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减少碳排放等环境治理的角度对所产生的交易活动及金融政策、运行机制、金融创新等展开探讨,研究金融机构如何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二是金融业基于践行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下的金融创新性行为。尽管在研究中对于绿色金融理念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绿色金融实质上是传统金融的延伸,引导资金从环境污染行业向节能环保等产业转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源于2005年首个绿色信贷文件出台。2016年8月,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官方明确绿色金融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该文件也阐明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总体思路,使我国成为首个为绿色金融制定顶层设计的国家。监管层更是在国家的“双碳”目标后加快了政策建设,让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债券为辅,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在内的多层次产品体系。其中,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均居全球前列。这种产品体系也意味着绿色银行的建设对我国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在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2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68%,绿色贷款规模明显增长,占整体贷款比例提升至10%。同时,绿色贷款相较其他贷款质量较高,不良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下,较总体水平有明显下降。从投向来看,随着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占比超过65%。但从产业方向来看,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占比最高,节能环保产业相对较低,与“双碳”行业转型的投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意味着我国绿色信贷业务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服务绿色低碳领域及高碳转型低碳领域的融资不足,产品丰富度有待提升。

在绿色债券方面,相较海外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绿色债券标准与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几年绿色债券发行量显著增长。在“双碳”目标下,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转型,国内统一了绿色债券的项目和标准,并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为绿色债券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促进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明显扩容。2021年以前发行规模平均在2300亿元,2021年突破8000亿元,2022年规模更是超过了万亿元,但相较整体债券市场规模很小。虽然当前绿色债券仍然存在成本优势不明显、“漂绿”行为监管约束机制仍待完善、行业分布较为单一、产品体系有待丰富等问题,但其作为直接融资的最重要方式,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ESG投资等相关产品发展与海外市场仍有较大差距。以碳金融市场为例,2022年,我国碳排放配额成交量逾5000万吨,成交额28.14亿元,仅占欧盟碳交易额不到0.1%。与欧盟相比,我国碳市场法律体系和配套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市场参与主体范围较小,行业较为单一,交易行为市场化程度不够,碳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2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等在内的业务参与社会环境治理,履行社会责任,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往往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Scholtens & Dam,2007;Luo et al.,2021)。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下,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我国以往的金融配置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绿色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优选产业配置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机遇,商业银行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有利于银行自身成本效率、盈利能力及经营质量的提升,防范声誉风险(刘锡良和文书洋,2019;丁宁等,2020)。但也有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参与环境治理与自身的利益相冲突,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资产回报率越低(Kiweu & Mathuva,2016)。尤其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初期,各项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这种负向效应更为明显,但长期来看,随着相关制约问题的解决,仍然会降低其经营风险(张晨和董晓君,2018;王宏涛等,2022)。

整体来看,在“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和相关部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低碳经济转型。积极的政策导向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但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产品服务创新性不足、专业性人才缺乏等问题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银行业应积极关注相关行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减少不良影响,积极推动绿色银行的发展。

2.1 发展机遇

一是政策支持方面。为支持“双碳”目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既是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也是按监管导向积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以支持“双碳”目标实现为目的的金融监管政策发展,能够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提供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这种机制体制保障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时面临非常友好的环境,甚至能通过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提高监管评价。与此同时,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因此,将绿色金融纳入银行战略发展层面也有助于银行发展层次的提升,进而建设绿色低碳银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是低碳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投融资需求为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转型需要不断地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及绿色低碳行业的创新发展两方面的投融资需求。根据多方测算,基本上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所需要投资的体量是数百万亿级别的,该规模体量的资金需求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巨大的资金需求丰富了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优化投资组合结构改善了资产端质量。既可以实现银行的差异化经营,也有助于保障市场地位,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缓解因气候、环境导致的资产搁浅风险。

三是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为商业银行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遇。在未来,随着绿色金融政策框架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在多元化市场体系支持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也有望加速推进。尤其是在我国碳市场发展过程中,更是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商业银行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够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率先切入新兴产业市场,挖掘新的市场投资机会,开发培育新的客户群体,拓宽资产负债的来源,逐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四是为商业银行带来绿色声誉。气候、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所在。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商业银行不仅承担着调节社会金融秩序的责任,其作为社会公共建设和服务的重要主体,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我国“双碳”目标发展下,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是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方式。商业银行在积极践行ESG理念下,有助于提升自身ESG评级和品牌形象,通过良好的社会声誉,增加自身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关注度。

2.2 现实挑战

一是经济转型风险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高碳产业的衰退和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除了物理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外,在高碳企业的低碳转型中因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措施还会导致成本上升、盈利收窄、还款能力下降,从而使得这类企业违约率提升,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较大冲击,引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发的经济转型可能会“创造性破坏”,快速增长的行业资本开支对资金需求的提升很可能会产生过度投资的行为,在相应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会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威胁。

二是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仍需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但涉及具体操作方面精细化程度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仍需进一步细化。尽管部分地区政府对发展绿色金融非常支持,但出台的优惠政策针对性不足,没有结合当地产业集群及产业规划进一步细化。

三是环境信息披露有待加强。虽然央行等在内的多部委出台针对绿色金融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提升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但在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银行存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较少、环境风险量化评估不足、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四是绿色金融市场主体参与方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虽然监管部门积极运用内外部激励政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但绿色金融发展是需要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如何激励不同类型、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尚未解决。归根结底是在激励机制设计上没有考虑不同金融机构在针对不同行业时所面临的约束进行差异化设计。同时,商业银行在定位自身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在平衡绿色金融与传统业务、提升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从而使其在面对多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如何有效地将环境与气候因素纳入客户的评估管理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五是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和服务较为单一。国内绿色金融仍然是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与传统业务区别不大。实际上,绿色金融需要解决技术复杂、政策风险高、周期长、信息不对称等多项问题。例如,部分新兴产业内的公司存在的押品不足、初创期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但其发展初期对资金需求较大,股权投资较债权投资更为合适。而部分高碳行业内的公司需要技术改造等低碳转型,也需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这部分项目与传统业务特点差异较大,也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产品供给端创新不足,服务同质化的情况下,会造成供需不匹配的现象,从而导致自身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效率。

六是绿色金融运营能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起步相对较晚,一些机构缺乏绿色发展理念,仅部分银行专门设立有绿色金融相关的部门或专项业务组。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设计、团队管理、考核机制、风险评估和防范等方面的运营能力并不健全。在人才储备方面,由于涉及经济、金融、环境科学等多类学科,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也使得当前对于绿色金融项目的评估、授信审批、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均缺乏专业性管理。

3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是政策引领下制定未来绿色银行的发展规划,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商业银行需要密切跟踪国家、监管机构、地方区域、行业等多方面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战略发展及定位,制定绿色银行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树立整体绿色金融的价值观念,对标国内外先进同业的做法,积极践行ESG理念,打造差异化的绿色银行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健全激励约束体制机制,完善管理组织制度建设。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借鉴优秀的同业经验,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资源,实现专业化团队建设。在考核激励方面,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业务的考核激励,制定与自身业务能力相匹配的激励体系。在资源方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在绩效考评中提高绿色金融业务的考核权重,同时给予绿色信贷差异化的信贷规模、差异化的风险资产和经济资本配置政策等。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健全风险管控保障体系,制定相关业务的专项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机制的约束,动态优化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可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补齐短板,积极引进具有复合背景人才,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引进能够更高效率实现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时,也要加大对银行相关业务条线从业人员绿色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其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三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聚焦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经营区域产业特征,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支持重点产业方向,重点聚焦减碳和增汇两大领域。在重点投放领域要加强研究等资源配置,更好地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价值。

四是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扩大投融资规模,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这需要商业银行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研,找准痛点,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除了传统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外,还需要加强对低碳转型产业领域的研究能力,结合自身业务禀赋,积极推动绿色基金、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实现对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

五是加强绿色金融的风险管理建设。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资产的风险敞口评估,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维度切入,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方法量化评估环境变化所产生的资产风险;另一方面,与环境相关的风险动态变化较大,为了保证及时发现风险,需要确保风险监控系统能够及时跟踪,提升监控能力。

六是主动披露信息并加强交流合作。充分运用相关渠道,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相关信息披露。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基金、优秀同业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推进自身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七是以数字化服务提升绿色金融质效。在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基础上,中小银行应当积极把握政策红利,通过数字化转型,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实现精准化定位,打造特色绿色银行。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实现普惠性,将绿色金融业务拓展到小微企业,更好地覆盖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领域,盘活资金后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应充分纳入企业ESG相关的信息,结合财务数据,充分整合信息,利用信息平台打造绿色金融的数字化运营新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绿色金融高度融合,进而实现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转型金融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沣芝转型记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