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2023-07-28 03:32黄儒鸿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机制

黄儒鸿

(福建商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 2019 年《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引导和组织高校深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中。 《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中多次提到乡村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志愿者等内容,并通过各类重点项目,大力举荐、凝聚、培养能够在乡村大展才华、大施所能、大显身手的优秀人才[1]。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乡风要清”“村貌要新”“产业要兴”“乡村要振兴”等理念对大学生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中,却面临着许多层面的问题,极大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性。

1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及持续推进思政改革等层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校园内也形成了作用好、人数多、热情高、领域广的服务氛围。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机制运行力度不够,大学生认知程度低,持续性短以及缺乏推进志愿活动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难以评判志愿服务是否取到了良好的效果,是否满足了基本的工作需求,并且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工作的积极评价与肯定,造成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自主性及有效性不高。部分学生难以长期坚守在岗位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积极为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帮助。此外,随着支教团的广泛普及,每年假期,东部农村、西部山区都会有学生的身影, 在各项志愿服务中学生能深入认知农村,强化自身的责任。 但由于认知的主观性及功利性,导致大学生缺乏服务意识,不能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1.2 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相对有限

实施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人才作为首要资源, 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要点。 大学生是人才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知识,引导其参与到各项志愿工作中, 有利于缓解人才供需结构失衡的难题。 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主要包含知识能力(学习能力、 信息采集与知识储备能力), 技能能力(生存能力、专业技能),特质能力(耐心、自主性、责任心),行为能力(沟通、协调及决策)及动机能力(服务意识、人际交往等)。 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范围的持续扩大下,大学生志愿者在能力上所存在的“缺陷”也不断暴露。即大学生服务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特别在参观访问、政治宣传、社会调查、支教扫盲中,大学生缺乏较强的持续性、自主性及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还存在能力不足,服务依赖性太强的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培训及培养过程,导致大学生服务质量低下。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政校未能形成合力

当前, 我国各大院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由于我国乡村志愿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校与政府还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双方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并且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 一方面,学校与乡村、政府缺乏交流或沟通渠道受限,造成各单位普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出现了重复合作、舍近求远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与驻村工作者及政府部门构建统一的、科学的科研部门, 导致相互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志愿工作的有效开展[2]。 总而言之,政校不能形成合力,会导致相关政策、方针的落实难度加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不高,并且影响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 因此,学校与政府部门应明确各自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自身的价值彰显与作用发挥,积极形成育人合力。

2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志愿者是人才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对缓解乡村志愿服务供需结构失衡,推动农村居民素质提升以及志愿服务效能增强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为充分解决我国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学校和政府部门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保障机制”及“协同机制”。

2.1 引导机制

首先,学校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的服务观念。 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窠臼。形式主义具体指大学生在岗位工作中过于看重“服务形式”,过于强调服务活动是否具有宣传亮点[3],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成效。 为此,学校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服务理念,例如在志愿活动开始前,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家国意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指引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有机地融合起来,认识到农业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在工作实践中,指引学生“重视实效”。大学生通过志愿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还能促进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学校应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了解到自身努力对乡村经济、文化及政治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及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学校还应结合学生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从精神及物质两个层面为学生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参与岗位工作的积极性。

2.2 保障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是影响志愿活动开展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确保大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亟需构建科学的“能力保障机制”[4]。 首先是构建培训机制。 学校应在了解乡村发展状况、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目标下, 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机制,确保岗位需求与学生能力完整地衔接,确保大学生拥有较高、较强、较为齐全的岗位技能。例如在志愿活动开展前,学校应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例如协调、交际及决策等能力。 其次是构建监督与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上,学校应精准评价学生的岗位工作质量及社会实践效益,并对评价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及工作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在监督层面上,学校不仅要监督学生岗位工作的标准性、有效性,还需要监督学生是否出现各种问题,并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再次培训,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能力。

2.3 协同机制

首先,构建沟通平台。 为持续推进我国乡村经济、文化及政治的发展,提高大学生服务乡村的质量, 相关政府部门与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学校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并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开展志愿活动“设计好”行动路线,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从而减少学校开展志愿活动的阻力。而学校应明确政府文件要求,落实文件精神,将文件要求与精神贯穿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不同环节中。为更好地提升高校与政府的协同质量,还需要构建出相互交流与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政府能及时了解到学校的困难,学校能够明确政府的具体指示。其次,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在与政府协同合作、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构建出科学的研究部门,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共享,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得到提升。 在此过程中,政府也可通过政策制定的方式,鼓励律师、建筑师、规划师、医生教师、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以及技能人才将行业资源、指导意见及相关的服务资源共享到平台中, 为大学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依托。

3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施行更加有效、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推进人才振兴,让人才在“乡村经济”“乡村文化”及“乡村政治”的建设中大显伸手、大展才华、大施所能[5]。 现阶段,我国各大院校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尤其是综合类与涉农院校推出了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深入乡村地区, 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虽然通过构建引导机制、保障机制及协同机制可以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提高实践效能,但在实践路径上,还需要学校进行深入思考,持续改进工作方法。

3.1 精准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应充分了解大学生在志愿工作开展中的需求和问题,着力做好“需求分析”与“问题分析”。 在需求分析层面,从学生专业成长、毕业及职业发展等角度出发, 明确学生的需求现状,并将其纳入到激励机制中,切实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在问题分析上,探究大学生在志愿活动开展中所面临的阻碍和问题,优化工作方法、管理体系,减少志愿服务的难点,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还需要对学生思想、心理等层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优化和改进引导机制, 指导学生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需求融合起来。其次,加强氛围建设、文化建设。 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持续性及有效性,需要在“大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前提下,营造出积极的、健康的、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为此,学校应通过榜样人物推选、先进典型宣传等方式,引领大学生志愿者规范自身的言行和思想, 积极形成服务乡村、发展乡村的意识,从而间接地提高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 此外,学校也可以发掘乡村文化内涵,强化文化育人效用,通过乡村文化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肩负起乡村建设的责任与使命[6]。

3.2 精准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

在能力保障机制的支持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培训机制、评价机制及监督机制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工作实践中,学校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是着眼需求,提供精准服务。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走访或座谈的方式,了解学习乡村的信息,把握乡村居民的需求,结合乡村居民的发展实际及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乡村志愿服务的针对性。 在此过程中,学校应构建科学的需求反馈机制,认真梳理学生现有的能力情况,以此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其次,丰富培训内容。 学校结合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持续与定期的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和了解乡村的资源优势,使其深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效果。 例如可以从需求层面拓宽培训内容,也可以从能力提升的层面拓宽培训内容。最后是加强“社工+志愿”的联动。在乡村志愿工作中,志愿者和社工应通过共享服务资源,孵育合作项目等方式进行联动, 从而整合志愿者在专业技能、资源整合、项目规划中的优势,精准对接农民的需求,开展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 当然在此过程中, 社工与志愿者也可以通过经验交流、协同合作,共同提升各自的服务能力。

3.3 “政”“校”“企”三方协同推进

首先,深化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构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基地。通过面向乡村发展需求,提高技术供给力度,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在服务基地构建中,企业应从专业层面为学生志愿者进行指引。学校应从科研层面加强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政策, 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基地建设中,通过技术转让、投资,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能。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协调好自身与“学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做好“体系优化”“模式改进”及“政策协调”,让学校、企业及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得到充分、全面地满足。简而言之,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协调”职能,确保不同主体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满足各自的诉求,也都能相互地、有效地、切实地协同起来。 此外,政府部门和社会应为学生志愿者构建良好的职业化通道,构建出完善的“政策支撑保障”及“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乡村治理能力及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身份认同,使学生志愿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服务农民,努力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及政治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举措,要想顺利、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学校和政府部门需要构建出科学的引导机制、保障机制及协同机制,通过提高学生服务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发挥“政”“校”“企”的协同作用,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效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机制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