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舒,詹劲孙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的文明程度以及农民的精神风貌有着重要影响。 但如今,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遇到了传统文化衰落,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缺乏足够认同和自信等现实挑战与困境。乡村文化振兴应当明确乡村文化发展的困境和整体思路,在遵守乡村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程度,发挥文化的引领、凝聚、激励和塑魂等作用和特质,真正满足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化解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优秀的民族离不开优秀的文化,文化建设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关系着全社会的发展和前途。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地区群众精神面貌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题。 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先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乡村社会的文明水平。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离不开乡村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导,只有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这个桥梁才能确保乡村产业、生态、组织、人才振兴整体目标的完成。乡村的繁荣发展与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密切相关, 若忽略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和发展就失去精神内核和支撑。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注重外在即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内在即文化的兴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基础,要坚持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总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持续性。[1]新时代以来,乡村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推动乡村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群体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振兴, 在精神层面引导和感化农民群众,提高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程度。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支撑。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包括人文胜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文化、民族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促进乡村形成特色性和创意性产业形态,赋予农业生产、休闲农业等更多文化意蕴,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振兴与村民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丰厚的乡土文化知识以及新时代文化观念,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营建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文化供应,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建设乡村,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同时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深入发掘和整合优秀的乡村治理智慧,加强村干部和村民自我约束和文化监督,感化村民,从促进乡村组织发展。
当今,物质的绝对贫困已不是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难题,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道德素养愈发重要, 乡村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文化需求。 因而乡村文化要服务于农民。 当前我国农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农民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农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仍存在一定问题,很大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当地的乡村文化不够自信,甚至不认可当地的乡村文化,片面地看待当地文化。 乡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逐渐被城市文化所代替,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面临着现实挑战。并且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科学文化素养有限,同新时代的思维方式有所脱节,出现了文化困窘。并且,一些落后的文化依然影响着农民群体的思想观念。乡村振兴是全面而系统的战略决策,既要注重乡村经济持续发展,还要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改善农民的心理状态, 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逐渐向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过渡。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必不可缺的内容,与乡村经济建设一样重要。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优化和完善,多种体育建设娱乐设施器材和网络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并逐渐被普及,村民们自行举办的娱乐文化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同时乡村地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场地得到翻建和优化。 二是农民的精神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如乡村广场舞、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娱乐活动走进乡村。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丰富便利的文化资源,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三是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乡村文化建设,改变农民被动消极心理状态和意识, 激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内在活力。 但整体而言,农村地区的本土文化受到较大冲击,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一些现实挑战,进而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农民群众的助力,以农民主体的力量支撑乡村文化振兴。 当前,作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农民对本土文化缺乏认同和自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群体在思想上出现迷茫和困顿,对乡村本土文化产生质疑,甚至一些村民排斥和逃避本土文化,片面地认为乡村文化是落后和迂腐的文化。 现如今有较多农村地区的儿童、青年甚至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城市文化取代乡村文化。 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即青壮年大多选择到城市谋生,仅有少数青年农民留守在农村。而在城市谋生的青年农民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就业,一年中回到农村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们没有过多时间关注乡村发展和治理状况,对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决策不够了解。 并且这些青年农民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受城市文化影响较深,对城市文化更加认同,逐渐淡忘故土的风俗文化。甚至部分青年农民有意识地摆脱农民身份,更愿意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少数留守乡村的青年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有限,对乡村文化缺乏足够认同和自信,片面追求城市文化而逃避本土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作为乡村振兴未来力量的农村儿童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渴望与父母团聚并向往城市生活。乡村文化对他们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乡村儿童群体很难从乡村文化中获得归属感。 另外,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现代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接受能力较低,很难担负起建设乡村文化重任。 即使他们对本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深切体会过当地乡村独有的文化, 但长期受到小农意识影响,很大一部分老年人不能及时与时代同步,在面对乡村文化边缘化和衰落化的现实时,常常无能为力。 农民群体对乡村文化的不够自信和认同,使得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挑战。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客体,而新时代以来乡村文化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中缺乏足够的竞争水平,处于弱势地位。 城市文化逐渐扩张并日益取代乡村文化,进一步占据了乡村文化生存空间,在城乡文化碰撞中乡村文化逐渐衰落。 乡村文化从古代农耕时期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胎记。[2]但部分乡村文化中的内容和形式只适应传统农耕社会,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当今, 乡村文化在多元文化竞争中常常受挫,具体表现为:一是乡村文化逐渐变得支离破碎,原有的文化生态系统被破坏。 乡村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自然景观、饮食文化、传统技艺等物质文化,倡导密切邻里关系和社会风尚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乡村节日、 民俗活动、礼仪等制度文化,以及宗族观念、价值观念和民间技艺等精神文化。[3]乡村社会同城市社会相比更加传统和感性,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冲击,许多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农民群体片面地追求能让自身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事物,主观地逃避自己的故土和文化。 农民对发展乡村文化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也日益缺失,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和体系将会面临坍塌的危机。二是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呈现乏力之态。 乡村古建遗存、自然景观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粹,记录并反映了乡土文化弥足珍贵的记忆。 但当前由于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乡村古建筑和古民居的保护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古建遗存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不尽如人意。 另外,记载着乡村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价值的活动,如中秋节赏月、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元宵节赏花灯等节日习俗逐渐被淡忘。 此外,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民群体易形成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停滞不前,一些低俗的文化仍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这些低俗文化冲击了乡村优秀文化根基,甚至部分农民群体会形成消极的价值观念。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既可以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群体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实践取向。因而积极发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功效对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社会建设具有现实价值。但当前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公共文化事业仍有待提升和发展。
如今不少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些文化服务中心、剧院、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逐渐投入使用。但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镇财政压力较大,对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文化管理人才, 尽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到位,但实际并未真正发挥其功效。某些乡镇文化站由于缺乏科学管理,重形式而轻内容,违背了建立乡镇文化站的初衷,乡镇文化站的运行效率并不高。甚至有些文化广场并没有成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托,却成为部分村民打牌和闲聊的娱乐场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引导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聚村民价值共识的功能。目前一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过于追求和模仿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片面注重城市群体的生活习惯和特征而忽视升华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村民们的文化体验和价值感受。并且一些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与本土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相脱节,只是机械模仿城市文化产品而脱离村民们实际的精神文化需要。上述现象导致村民对本土文化产生质疑,难以通过现有的文化产品体会到幸福感、收获感和满足感。
新时代中国乡村是一个经济成分、生产方式和利益关系多样化的社会,因而农民群体价值观选择以及思想和文化观念具有多样化和分散化。针对农民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逐渐分散化和碎片化,需要坚守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先进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振兴。[4]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在党,要坚持党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全面领导,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宣传教育渗入农民日常生活各方面, 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并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二是引领党建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 加强党建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和党的意识,引领农民群体积极主动参与宣传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文化活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同时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政党优势,因而要厚植党建文化于乡村文化振兴之中。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发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秉持历史、科学和敬畏态度,汲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农民群众人文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宣传中国精神,纠正农村的一些不良风气。 此外,还要注重引导教育乡村基层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提升政治觉悟,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能力,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优秀党风引领乡风。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激发各农民群体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培育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 增进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工作。一是要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强化不同农村群体意识。针对农村地区的儿童群体,将学校作为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农村小学和中学需要完善地方性文化课程规划设计,不仅要加强地域性文化理论教育还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实践教育。乡村学校不仅要系统地向农村儿童讲解本土文化内涵和历史,还要通过文化下乡、文艺表演等实践活动增进他们的文化认知和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另外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 乡村文化知识和其教学转换能力,继而改善学校乡村文化教育,激发乡村儿童群体对乡村文化的兴趣。 二是对于乡村青年群体,政府和基层组织积极搭建平台,邀请更多的乡村文化名家和企业名人为乡村青年传授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讲解乡村文化价值和相关政策。鼓励乡村青年积极加入家乡的文化振兴工作,让有文化、有思想、有技术的在外务工青年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鼓励乡村妇女和老人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提高乡村妇女对参与政治的认知,积极开展针对性的乡村文化教育和培育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广大乡村妇女文化和道德水平。[5],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视农村妇女和老人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振兴也需要拥有浓厚乡土文化情节且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通过他们弘扬淳朴的家风、民风和乡风。 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创办老年大学, 支持乡村老年人充实自我,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他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外在动力也必不可缺,通过聚集社会力量的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资源,参与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从而强化农民群体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6]
面对当前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中缺乏足够竞争水平的现状,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愈加重要。实现乡村文化现代化需要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是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农业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坚实乡村经济基础,乡村文化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稳固粮食根基。 扶持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 将乡村文化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深入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如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古村落、民俗传统节庆、风景名胜等。 将乡村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当中,通过博物馆、文化展示馆等传承方式,将记载着乡村文化精神的物质实体长久留存, 并通过数字技术、研制文化衍生品等形式对其再次开发,使其成为乡村特色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乡村文化的内容。 新时代乡村文化并不完全为经济所用,需要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释放乡村文化活力,提升农民的精神满足感。 二是要处理好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对待和理解乡村价值,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而要避免乡村文化贬值或者消失的风险。其次理性对待城乡文化差别,全力推动文化下乡。 乡村文化有着区别于城市文化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实行乡村文化振兴要遵循乡村社会发展规律,体现本土文化特征,挽留乡愁、乡情和乡景。推进文化下乡,要积极创作能体现乡村特色、主流意识形态、农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总之,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 既要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又要借鉴优秀的城市文化,基于辩证角度对待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关系,利用城市文化现代性张力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并借助于现代化技术,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与绿色、生态、休闲、红色等文化相结合。
保护乡村文化的“硬件”和“软件”载体,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当前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重形式轻内容、资源闲置、供需不相符等突出问题, 要切实推动乡村现代化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短板。
一是要增强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力,改进乡村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根据不同农民群体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归类分析并针对性地向农民群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农民文化需求健全反馈机制。并且基层政府要重点关注偏远农村地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之中,将筹措的社会资金合理分配并投入到乡村的文化站、农家书屋、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电影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鼓励农民群体参加文化活动过程中,基层政府要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努力尝试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打造数字文化馆,提高农民群体学习乡村历史文化的便利性。
二是政府要增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联手打造体现新时代精神面貌、展现乡村优秀文化特色的影视剧、戏剧艺术等文化作品,牵头成立农民民俗文艺表演队伍,将民间乐器、戏曲等融入文艺表演。 同时,鼓励农民群体利用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宣传乡村文化, 促使农民群体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主力军。
三是要完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不仅要激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和热情,还应当落实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以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作为考核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