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动观变迁的贡献

2023-07-27 08:16孙晓玲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变迁中国共产党

[摘 要]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劳动观变迁的重要时期,劳动属于下层阶级谋生苦行的观点逐渐遭遇挑战。伴随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开启,“劳工神圣”的观点在中国主要城市传播开来,劳动光荣在革命根据地渐成主流。局部区域新观念的形成为新中国现代劳动观念的跃迁打下基础。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发展进程起关键作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来劳动观的理性辨析、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宣传,对传统剥削阶级劳动观的批驳,推动了中国现代劳动观的觉醒。党在苏区和陕甘宁边区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本土化实践,则成功让劳动光荣变成得到认同的现实。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劳动观; 变迁

[中图分类号] D61; F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416(2023)

收稿日期:2023-02-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YJA710005)、深圳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深圳特色高职思政课实践项目手册开发研究”(项目编号:szjy21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晓玲(1974—),女,汉族,江苏建湖人,法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与伦理。

20世纪前,中国主流观念认为劳动主要是体力活动,是事生的苦行,与劳动卑贱相连。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劳工神圣”在主要城市被广泛宣传、“劳动光荣”在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的抗战根据地成为主流观念。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作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此观念巨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值得探究。

现有国内学术界有关劳动观念变迁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偏哲学史研究的劳动观念史研究。通过分析与劳动相关的核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再现时代和人自身的变化①。另一类是偏历史研究的劳动观念变化研究,以短期片段研究为主,比如五四前后、延安时期、建国初期等②。略有遗憾的是,观念史研究路径较少涉足观念变迁与科学思想以及有力政治引领间的关系。历史研究路径虽关注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但以党为关键考察对象,以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为时间段的研究极少,不足以“弄清楚那些占支配地位或广泛流行的思想是如何在一代人中放弃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而让位于别的思想的”[1],也不足以确认逐渐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劳动观的确立打下前期基础的。本文想就此作一探究。

一、中国现代劳动观的启蒙

(一)劳动与中国传统劳动观

古汉语中早有“劳动”一词,意指一般性劳作,包含辛苦、劳顿,由此产生“烦劳、劳累、苦痛”,再衍生出敬词——“劳驾”等,同样内含“辛苦”,擔心影响放松、愉悦之意。中国古代官方以儒家为正统,尽管赞赏“勤劳”,强调“民本”,但总体上将“劳动”看成事生的需要。“劳”很早就有劳心与劳力的分野,暗含明显的阶级区隔,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天下之通义也”[2]。“劳”在传统语境下,多指“劳力”,因为“劳心”被看成是统治者的职分,而劳力者多为普通百姓、与一般智慧甚至德性相关。传统“士农工商”的阶层排序,也反映了劳力者与劳心者的地位之差。“劳动”并非君子的生命状态。观念如此,人们的日常,细到穿着都能窥见一斑。古代体力劳动者,要么布衣,要么根本没什么像样衣服。例如敦煌壁画中,体力劳动者与贵族供养人在衣着上有着天壤之别。

以劳力为主的劳动者在封建体系下,处于知识体系外围,不掌握话语权。中国主流文化,少有描述劳动的佳作,《悯农》《卖碳翁》《蜂》等虽歌颂劳动,但以表达对农人的同情和控诉封建剥削为主。各居其位、各守本分是封建社会的美德。以一种等级观念看待劳动,是传统劳动观的状态。

(二)西方思潮与中国近代劳动观念

近代中国贫弱,如何救国?一批知识分子主动学习并引进外来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涌入中国。李大钊、毛泽东、邓颖超等在不同场合提及“五四”前自己头脑中是各种社会思想的“大杂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消灭任何形式的统治与顺从,希望通过互助和劳动,建立“人人皆当从事于劳动”[3]的无政府、无强权的社会。无政府主义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劳工联盟,发行了第一份以“劳动”命名的杂志———《劳动》月刊,率先呼出‘劳工神圣口号。

受无政府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1918 年蔡元培发表《劳工神圣》演讲。他唾弃强取豪夺、不劳而获者,称他们为寄生虫,同时亮出立场:“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智力,都是劳工……[4]“劳工神圣”的口号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知识界和劳动界开明人士的积极响应。《民国日报》赞蔡元培的演说,“将众人脑筋里深深地藏着的‘劳工神圣,一声叫破了出来。”新文化运动刊物《新青年》热情宣传劳工神圣思想,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工场,向工人群众学习。“我很惭愧,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工人”[5],社会活动家施存统当年希望自己融入劳工的心情溢于言表。虽然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主义色彩过浓,忽视阶级斗争,但是它对打碎旧观念,启蒙新观念,倡议并组织工会,促进中国工人阶级觉醒起了积极作用。

除了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影响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看待劳动的观念。马克思通过数十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确证劳动和劳动者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他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马克思以思想为箭,走上了引领产业工人体认自身劳作价值、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美欧劳工运动和争取权利的斗争,引起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和技术精英的注意,马克思主义思想随旅法、旅日留学生和部分参加一战的欧洲华工传入中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更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吸引力。在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出场虽晚,却成为最强大的思潮。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早期领导人宣传劳工神圣

在蔡元培演讲前后不到半个月,早期共产党人李大钊作了两次《庶民的胜利》的演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就是强盗”[7]。在“劳工神圣”精神感召下,进步青年开始深入劳工群众进行宣讲,尝试唤醒他们的意识。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在党的早期领导人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北大隆重纪念五一劳动节,李大钊阐述纪念原因:“希望诸位常常纪念着‘五一节,把全世界人人纪念的‘五一节,当作我们一盏引路的明灯,我们本着劳工神圣的信条,跟着这个明灯走向光明的地方去”[8]。中国工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由此肇始,五一节作为劳动人民的节日由此开端。

为宣传劳工神圣,早期党组织办刊物,宣传劳动平等与解放。《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陆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创刊,它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阶级剥削和劳工价值。《劳动界》创刊号指出:“‘工人在世界上最苦的,而我们中国的工人比外国的工人还要苦,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工人不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9]。之后多期《劳动界》向劳工普及劳动是什么,人工(即“劳动力”)是什么,资本如何剥削,工人为何要团结。

中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早期共产党人的宣传教育与理论创新,不仅为劳动证明,也为劳工权益证明,更为劳工的觉醒打下了基础。但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改良倡议是难以让中国劳工获得解放的,历史把这个任务交给具有革命精神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影响劳动观变迁的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劳动观的觉醒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但是对于工农无产阶级是否要有组织开展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当时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两类“社会主义”思想分歧明显。一方面,无政府主义者蔑视组织,否定權威,号召加强个体自由互助,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其追随者李大钊等人则认为无政府主义反对建立全国或地方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很不现实[10],无法对抗强有力的国内外剥削者。中国的无产阶级必须建党,开展阶级斗争才能捍卫劳工权益。无政府主义者搞的一系列互助试验的失败,让马克思主义者更加确信无政府主义没有出路。

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中共领导了上海英美烟草厂工人罢工。罢工结束后,他们创办了党成立后的首份工人刊物——《劳动周刊》。1921年8月,中共中央公开领导全国工运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其分支也在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建立。1922年初,书记部号召全国工人支援香港海员大罢工。同年,还发起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包括《罢工援助案》《八小时工作制案》《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案》等10项决议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1922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劳动立法运动,发布《劳动法大纲》,要求承认劳动者之集会结社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保障工人最低工资和享受劳动保险以及保护女工、童工等。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颁布了《工会条例》,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工会的法律文件。虽《劳动法大纲》未被反动军阀政府纳入宪法,《工会条例》中的法律规定,因为革命斗争影响,未得实质执行,但是劳工思想在城市劳工中得以传播并引发了部分工人的权益觉醒。

大革命失败后,工运走向低潮。但为劳工发声的文学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上海等主要城市发挥影响作用。1930年“左联”成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确立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思想,关注社会底层的辛劳与疾苦,揭露劳动中的阶级剥削,欢呼新思想。与古代主流文学很少涉及下层百姓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作《咆哮了的土地》《子夜》《骆驼祥子》《包身工》等,为劳工现代劳动观念的觉醒作出了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尝试推行现代劳动政策

大革命失败血的教训,使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薄弱。毛泽东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在农村建立工农政权,发动和组织农民,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关心农民疾苦,肯定劳动者劳动价值和尊严,重视劳动正义,就成为发动农民、建立工农联盟时必须要做的工作。1931年,党在赣南、闽西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广大劳动群众由原来的被剥削阶级,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苏区尝试通过立法确立劳动者主人翁地位,限制剥削,保障劳动者权利,现代劳动正义理念萌发。

制度上,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实行为广大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解放提供了可能。1931年苏区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结合实际修订并重新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等规范雇佣和劳资关系,内容涉及雇佣手续、劳动合同、工作和休息时间、女工青工权益、工会组织、社会保险等,致力保障工人权益,帮助工人认识苏维埃工厂与资本主义工厂的区别,树立主人翁式的劳动观。刘少奇在苏区机关报《斗争》上撰文强调:“你们现在再不是为地主资本家而劳动了,而是为工人阶级自己、为人类的最后解放而劳动着。这种劳动性质的变换,是我国历史未曾有过的最大变换,你们应该用新的态度来对待新的劳动”[11]。苏区劳动观念令当时的风气为之一新,但是这种观念是否能够发扬与红色政权的存继相关。苏区革命根据地从存在第一天起就不断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和围困。为突围舒困,苏区不得不创新劳动形式,发动工农学商、党政军群组织生产突击队,开荒辟地,举行劳动竞赛,奖励生产。在劳动竞赛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劳动的平等精神、互助精神开始展现。机关报《红色中华》开辟“红板”“红匾”专栏,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与经验,劳动模范在苏区革命根据地出现,劳动值得赞颂的舆论渐渐形成。

因为经验不足,加上外部围困压力,江西苏区劳动权利保障和观念改造问题不少。比如理想色彩过浓、脱离中国实际情况,过于重视工人地位,机械执行适用于大城市的“八小时工作制”,客观上打击了除工人以外的劳动者的积极性。此外,劳动竞赛未能充分发动群众,有些停在纸面。这段尝试虽不完美,但为延安时期寻求现代劳动观的确立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三)延安陕甘宁边区现代劳动观的革命性突破

如果说江西苏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传统阶级关系和劳动关系进行了极其简短而局部的尝试性改造,那么延安陕甘宁边区时期,则是中国现代劳动观念取得局部革命性突破的阶段,劳动既为革命需要,也为自我解放、劳动光荣的观念在边区以及根据地基本确立。

1.党领导大生产运动推动劳动创造与劳动平等

1937年红军大部到延安后,发现当地地瘠民贫,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极不容易。此后,国民党推行“防共、限共、反共”政策,更令形势严峻。1939年春,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要求各机关开荒。1943年,抗战到了艰巨时期,如何脱困摆在面前。有以往的经验,毛泽东发出了“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这个“大”,既是指规模大,也是指人员动员的参与面要广。他在为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指示中指出:“敌后各根据地的大多数干部,还没有学会推动党政机关人员、军队人员和人民群众(一切公私军民男女老少,绝无例外)实行大规模的生产”[12],“二流子”、小部分干部、知识分子以及妇女则被定为重点动员人员,原因是他们劳动观念不够进步,要么好逸恶劳,要么鄙视体力劳动,要么不认可自己是劳动者。

“二流子”,占边区人口约5%[13],是受剥削的失地农民,破落手工业者,他们自暴自弃,游手好闲,影响恶劣。毛泽东要求对所有“二流子”进行改造。手段有:说服教育改造思想、适度帮扶解决困难、组织监督适当惩戒、定期反省鼓励自新等,目的是让“二流子”认识到,任何个人只有通过参与共同劳动与斗争,才能自救并赢得尊重。与此同时,党激励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作品,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小说《由鬼变人》、《煤——煤能使废铁化成钢》、秧歌剧本《刘二起家》等将人物置于新旧制度下,展现“沦落—帮助—劳动自新”的过程,引导大众认同劳动。

延安时期,妇女、从其他地区奔赴研究的青年知识分子,甚至是各级领导干部也是劳动教育的对象。毛泽东曾告诫年轻知识分子:“区分革命的、不革命的和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是不是同工农相结合”[14]300。通过教育,妇女勇敢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光明正大地成为劳动者的一员。知识分子、干部领导不再高高在上,转变成为自觉参与劳动、向劳动人民学习生产的人。

大生产运动固然是为自救,但是在自救过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伦理得到确认。对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人而言,平等劳动、劳动光荣逐渐成为政治正确。《解放日报》是当时党的机关报,一篇名为《建立新的劳动观念》的社论代表了当时中央倡导的主流价值——“我们要建立新的劳动的道德观念,把劳动看做光荣的事,把游手好闲看做绝大的耻辱。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在生产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在群众内部生长起来了”[15]。中国传统伦理中“劳心者治人”的非劳动美德终结了,以往“卑微的生产”“世俗的劳作”得到美的赞颂,并开始持续发挥文化塑造作用。

2.党开展劳模运动塑造并宣传现代劳动观

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主要参照江西苏区劳动竞赛模式和学习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③,由党中央号召开展。刚开始时,主要是评选劳动英雄,到1943年劳模运动已规模化和常态化,深入到各行各业,其在观念层面引发的震动非常之大——推动了现代劳动理念的传播。

截至1947年,延安地区评选出了几百位劳动模范,开展多场大型学劳模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农业学习“吴满有运动”和工业学习“赵占魁运动”。劳模不仅能获得物质奖励,还能获得被领导接见、试坐汽车,被选为边区代表等精神奖励。“从来只有战争中或政治舞台上的英雄,而现在劳动者也可以成为英雄了”[16]。不仅男人可以成为劳模,女人也可以;不仅工农业领域可以,商业、服务业也可以产生劳模。这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颠覆了传统等级制劳动观念。陕甘宁边区文件反映了这种转变:“中国旧社会一向是看不起工农的,看不起劳动者的。然而现在在我们这里,劳动者却受到空前的尊重。他們是劳动英雄,是新社会的‘状元”[17]。科学家竺可桢在他1945年的一篇日记里对劳模运动的实质与影响记述道:“劳动英雄的制度,仿俄国的stakhanoff斯达汉诺夫运动,远胜于工头的鞭。劳动英雄是由选举而来,富农不能入选……最初动机是提高效率,现则成为学习的模范……由于他们的活动,使人民在共产党管理之下生平等的感觉……”[18] 。

3.“为人民服务”对延安革命劳动伦理的升华

劳模运动推动的平等劳动观,是与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的现代革命伦理,它有效地回答了“革命为了谁”“劳动为了谁”的问题,劳动的本质意义彰显出来。在领导延安大生产运动和政权建设过程中,“为谁服务”的问题一直是毛泽东思考的重要话题,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事关从知识分子、国际来华人士、文艺工作者到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等各类人群的劳动目的,最终思考的结论是“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由战士张思德鞠躬尽瘁的品德延伸到对所有共产党人的要求,指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只要是为了人类解放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党对延安劳动革命伦理的升华。中共“七大”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提了出来,虽然没有提给所有群众,但是客观上,在边区形成了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边区“只见公仆不见官”。区域层面上,封建等级制劳动观念已非主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劳动观念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党宣传“劳工神圣”推动现代劳动观念觉醒到陕甘宁边区现代劳动观念确立,这一过程是中国劳动观念局部现代性转变的成功尝试,为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后在全国开展劳动观念改造,推广现代劳动观念提供了重要经验。党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引领作用。

(一)党是中国劳动观现代性转变的重要推动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劳动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成效最显著的地区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原因就是党的领导发挥了作用。

首先党通过革命斗争,建立苏維埃地方政权,分配革命成果,让农民获得了土地,使工人获得较之以往大为改善的劳动环境,这为劳动观念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二十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已认识到需要从文化、观念层面来场针对封建势力的变革,但他们没认识到,如果不进行彻底革命,很难打开遏制新思想的闸门,即便已受启蒙也无法脱离理想主义窠臼。无政府主义者的劳动观念可谓令人神往,但最终在中国消退,根本问题是反对政权,但没有政权的保证,理念如何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相较其进步在于:不仅从俄国革命看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所产生的现实力量,而且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勇于大胆实践,找到中国革命依靠的力量,建立工农政权,尝试改造世界。无论是在苏区还是陕甘宁边区,地方苏维埃政权是保证。没有苏维埃政权,工人、农民无法翻身成为劳动的主人;没有苏维埃政权,苏区和陕甘宁地区也无法颁布一系列劳动规章法律制度保障工农劳动权益,限制剥削。谈及延安劳动观念转变的原因,哲学家艾思奇认为:“边区的政权,是中国从未看见过的新民主主义政权。这个政权尊重劳动群众,尤其尊重劳动战线上的先进分子,承认他们是真正的英雄”[15]。

其次,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摸索,推进了劳动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之所以说摸索,是因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劳工权益方面没有直接经验,在苏区村镇改善劳工状况,几乎照搬苏联城市地区的经验进行,结果观念变革显著,但“左”的痕迹严重,教训深刻。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此停止实践探索的步伐,在党的反思和进取精神激励下,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边区,吸取苏区的教训,倡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真正从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出发,发动大生产运动,在不否认“革命功利主义”的背景下,一方面引导大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另一面通过思想教育和塑造劳模等手段构建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新伦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引未来的继续实践,成为我党诸多工作的重要法宝之一。新中国全国范围内劳动观的现代改造完善,同样顺着这样的路径。

(二)党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构建者

早期党主要通过译介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劳工解放思想来引导国人劳动观念的转变,但在领导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渐渐发现外来先进理论和先进做法,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观,以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引中国革命,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并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体认。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实践摸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劳动伦理,比如革命是打土豪分田地、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劳动光荣、当“二流子”可耻、当劳模光荣、妇女也能当劳模等。这些观念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的中国化创新与表达,能够让社会用新的观念检视劳动资料占有的合理性、劳资交换的正义性和劳动活动的幸福度。

党还在劳动观念的塑造方式上更加中国化。以劳模运动为例,其学习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印记明显。据考证,当时延安知识分子中不少人都知道这个名称[20],但是并没有直接套用,中国现代劳动观的构建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要用中国老百姓熟悉的形式与语言,才有效果[21]。

(三)现代劳动观念局部确立的过程坚定了党的人民立场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党在红色根据地开展的生产运动和劳模运动,固然是为了保障生存和革命,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引,生产力激发了,劳动者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党因此坚定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信心。毛泽东指出,生产运动证明:“思想是可以变成物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劳动高”“消灭坏事物,靠人民团结;发展好事物,也靠人民团结”[14]300。“为人民服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重要伦理要求,水到渠成。

(四)党成功摸索出一套引领劳动观念转变的经验

第一,先进思想指引很关键。正是有将劳动置于基础、本源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引,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劳动观才有现代性变迁的可能。第二,实践出真知。观念虽属于意识,但观念转变的根本在实践。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党通过领导工人运动反对劳动剥削,传播劳工神圣;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后期,毛泽东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都是通过实践传播并强化观念。第三,发挥模范和榜样的作用,打破传统塑造劳模,通过劳模大会宣传劳模,动员群众学劳模,由点及面,效果明显。第四,充分使用宣传舆论工具,广泛传播现代劳动观念。这些工具既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期刊、报纸、劳模表彰大会、工农业展览会,也包括对当地传统版画、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使用。通过宣传,现代劳动观念进入到公共话语表达中,有助于新观念代替旧观念。

(五)党引领劳动观念转变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启发价值

学校劳动观教育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指引,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开展针对性劳动教育。劳动观念的形成不是形而上的灌输,而是实践中的感知和体悟,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劳动观念的塑造离不开模范的示范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既要学习劳模也要像苏区和延安时期那样培养宣传学生身边的劳动典型,让学生见贤思齐。劳动观念的宣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创新,多管齐下接得了地气,效果才能更佳。比如,延安时期通过版画、戏剧等艺术形式宣传劳动观念,当下同样可以通过文创、舞台剧等形式,借助现代互联网传输技术或者B站短视频等学生云上聚合的平台,实现入脑入心。

结 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不仅有惯常历史叙事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突破,更有观念层面的嬗变。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局部改造与更新就是观念层面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为指导,通过三十多年的外来先进思想宣传、落后劳动观念斗争与新革命伦理的突破,推动中国现代劳动观率先在陕甘宁边区落地,客观上为新中国全境劳动观的现代转变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主义时期引领劳动观变迁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注 释

① 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高瑞泉.“劳动”:可作历史分析的观念[J]. 探索与争鸣.2015(8);付长珍.启蒙伦理场域中的劳动观念变迁[J].文史哲. 2018(1)。

② 刘宪阁.现代中国“劳动”观念的形成:以1890-1924年为中心[J].现代传媒,2017(3);任云仙、韩莉莉.论建国初期《人民日报》对劳动观念的重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刘向兵.回归、贯通与升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史的现实启迪[J].中国高等教育,2021(24)。

③ “斯达汉诺夫运动”是苏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提高生产率而开展的群众运动,是社会主义竞赛的一种形式,以其发起者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命名。

参考文献

[1][美]阿瑟·O·诺夫乔伊.存在巨链[M].张传有、高秉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6.

[2]孟子[M].赵清文译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111.

[3]高军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丛书(第一辑)[M].长沙:湖南出版社,1984:215.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19.

[5]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42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0.

[7]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1.

[8]中共中央黨校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2.

[9]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61.

[10]李涛.亲历者忆——建党风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94-95.

[1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22.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1.

[13]刘亚妮、孙畔畔.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边缘化群体的改造——以陕甘宁边区改造“二流子”问题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4):121.

[14]刘益涛.中流砥柱——抗战中的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艾思奇.建立新的劳动观念[N].解放日报,1943-04-08(001).

[16]艾思奇.“有的放矢”及其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79.

[17]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7辑)[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390.

[18]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9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33.

[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6.

[20]高海波.斯达汉诺夫运动与典型报道[J].国际新闻界,2011(11):26-28.

[21]艾思奇.新办法[N].解放日报,1944-02-29(001).

The CPC s Contribution to the Changes of Chinese Labor Concepts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Sun Xiaoling

(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Abstract: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evolution of labor concepts in China.The idea that labor belonged to the way of lower class to earn a living was gradually challenged.With the opening of the prologue to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view of sacred labour had spread in major cities in China. And that Labor was glorious became the mainstream concept in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e formation of new ideas ha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eap of modern labor concepts in New China. As a political party that played a key role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oces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through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concepts of labor,the propaganda of Marxist view of labor, the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abor accepted by exploiting class, the CPC promoted the awakening of modern Chinese view of labor.The localization practice of Marxist labor view carried out by the CPC in Ruijin Soviet area and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succeeded in turning the glory of labor into a recognized reality.

Key Words : the Communist Party(CPC), Labor Concepts,  Change

(责任编辑:刘丰伟)

附:作者联系方式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知行园5205 电话:13691674912, 邮箱babymasun@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变迁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