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献《复堂词》的审美内涵

2023-07-27 14:48:00刘红红
关键词:小令清空词人

刘红红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谭献是晚清常州词派的代表,其词学成就突出。学界多集中探讨谭献的词学贡献,然而谭献的词作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本文不揣谫陋,以谭献《复堂词》为观照对象,阐发其词作丰富的审美内涵。

一、寄托遥深的风格

谭献早年学习浙派,三十而后受常州词派影响,词作具有比兴寄托之旨。谭献词作有寄托深远的艺术特点,符合常州词派的创作原则。朱祖谋《彊村语业》卷三之《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评谭献词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饶宗颐《朱彊村论清词<望江南>笺》云:“庄棫、谭献二人皆发扬茗柯词说,‘不著言诠’谓谭献论词语约而旨微也。”[1]饶先生的笺注表明谭献词学理论对常州词派的皈依。王国维以“深婉”[2]概括谭献词作风格。冒广生称“复堂词,意内言外,有要眇之致。”[3]徐珂《近词丛话》评复堂词云:“幼眇而沉郁,义隐而指远,腷臆而若有不可于明言。盖斯人胸中别有事在,而官止于令,荦然不能行其志,为可太息也。”[4]徐珂指明复堂以词寄托其无法施展的政治抱负。谭献早年的《蘼芜词》多寄兴写怀之作,高学淳《蘼芜词序》云:“春花秋月,不少寄兴之章;暮雨朝霞,大有写怀之句。读谭子新词一编,洵足媲美前贤,远过今人矣。”[5]其《复堂词》有家国身世之感,合风人之旨,得“意内言外之趣。”[6]谭献既有以闺情寄托家国情怀之作,又有托物言志的咏物词作,这些作品是复堂寄托家国情怀的载体。诚如陈作霖《箧中词跋》云:“《复堂词》一卷……高情逸韵,寄托遥深。”[7]徐珂《清代词学概论》云:“谭复堂师所作词,大雅遒逸,深美闳约,推本止庵之旨,发挥而光大之。”[8]谭献用比兴寄托之法来创作的词,使得其词具有寄托遥深的风格。如《长亭怨慢·霜风渐尽,书和廉卿》:“又消受、江枫低舞,几遍清霜,落红盈路。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怅花吹絮,曾目送,春风去。往日倚楼人,早领略、芳容愁苦。 薄暮。望昏鸦宿雁,却向隔城烟树。长亭载酒,道休负、别时言语。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奈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9]词的上片写秋日的枫叶落红满路,如同春花一样的飘零,以春花秋叶的凋零比喻青春流逝,一去不返。下片以长亭送别之场景,表达凄凉意绪。词境凄凉,寄托了词人的时事之悲。又如《金缕曲·唐郪月夜,怀劳平甫》:“木叶飞如雨。绕空舟、惟闻暗浪,悄无人语。篷背新霜侵衣袂,冷压釭花不吐。料此际、微吟闭户。三径萧萧蓬蒿满,记从前,裙屐欢难补。春去也,惜迟暮。 飘零我亦泥中絮。叹明明、入怀月色,夜深还去。芳草变衰浮云改,况复美人黄土。算生作、有情原误。莫倚平生丹青手,看寻常,颜面皆行路。哀与乐、等闲度。”这首词有词人的伤春迟暮之悲伤、前途渺茫之喟叹,同时又包含对家园故国的眷恋,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寄托深远。

二、清空元素的吸纳

谭献“论词之旨,亦宗常州派之郁厚雅正,而时参之以浙派‘清空’之旨,盖得论词之正焉。”[10]谭献在理论上推衍常派词学,同时对于浙派推崇的清空之境亦有吸取。叶衍兰称谭献:“诗文皆汉魏遗音,词则姜张正轨。”[11]汪鋆在写给谭献的书信中,称谭献“词则以石帚作首,而运以王、吴彩绘,又非吴门戈氏讲律而不问。”[12]两封来自友朋的书信皆指明谭献于姜夔、张炎词皆有取法。正因如此,谭献词具有了清空的特点。“清空”既指意境的清虚空灵,也指运用虚字,使语言章法呈现出灵动流转的特点。

首先,复堂词具有清虚空灵的意境。如《金缕曲·江干待发》:“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肠断是、空楼微雨。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行不得,总难住。今朝滞我江头路。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渐惯了、单寒羁旅。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留不得,便须去。”这首词写江湖倦客常年漂泊的痛苦,以及词人年华老大、怀才不遇的感伤。上阕的“空楼微雨”几句以景写情,渲染词人之愁绪。以空楼、细雨、行云、流水、林禽等环境景物之描写,营造出空灵之意境,表达了词人的凄婉之情。词作抒情真挚内敛,妙在虚实之间,兼浙西、常州二派之长。叶恭绰《广箧中词》卷二评曰:“如此方可云清空不质实。”[13]此词清空而意蕴深厚,不流于浮滑,堪称力作。又如《渡江云·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销沉,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天未暮,帘前只是阴阴。”“钓矶”三句,用姜太公未出仕时隐于渭滨垂钓的典故,表达词人胸怀远大理想抱负,不甘寂寞消沉,愿有所作为。结尾以暮色阴沉收束,暗示时局尚未开明及自己对实现理想尚无足够信心。体现了谭献作为晚清知识分子既想有所作为来挽救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舍我《天问庐词话》认为此词“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之类,“置诸《白云集》中,当不能辨其真伪。”并评价谭献词作“师法白云,殊能得其神味。”[14]舍我指出复堂词学习南宋张炎,具有清空之意境。汪中《清词金荃》阐明谭献词取境清空:“复堂词疏劲能使气,凄戾善用意,正以取境清空,故造遣自适,视夫祖述朱厉,矜为浙派者,有淄渑之别。”[15]汪中指明其清空不同于浙派的清空,而将常派的寄托用意与浙派取境清空融合为一体。刘永济在《词论》中说:“清空云者,词意浑脱超妙,看似平淡,而意蕴无尽,不可指实。其源盖出于楚人之骚,其法盖由于诗人之兴。”[16]谭献论词亦溯源风骚,重视比兴寄托,所谓“洋洋乎会于风雅”。

其次,复堂词运用虚处传神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清空之特点。在表达手法上,清空多遗貌取神,摄事物之神韵。“清空”之“空”,即“空灵”之谓。“空灵”者忌实忌满,主张写作手法上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和余地。[17]如谭献《浣溪沙》云:

昨夜星辰昨夜风,玉窗深锁五更钟。枕函香梦太匆匆。画阁焚香烟缥缈,阑干擫笛月朦胧。碧桃花下一相逢。

这首词写夜间一次难忘的约会,词的前半部分重在描写“玉窗”“画阁”“阑干”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清空、缥缈的意境氛围,其中的情节过程、人物形象等一概略去,任由读者去补充发挥,直到最后才点明约会。陈廷焯评曰:“通首虚处传神,结语轻轻一击,妙甚。”[18]可谓一语中的,颇具识力。此类手法的运用在谭献词中还有《蝶恋花》:

栀子花残蝴蝶瘦,镜里晨昏,总是愁时候。梦到江南人在否。断魂付与青青柳。过尽春风三月后,门外斜阳,马上休回首。私语难忘今日酒,玉栏干畔携双袖。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意中人的深情,但在表达情感上却不道破,而用景物描写含蓄表达闺中女儿之情。做到了遗貌取神,故汪中评此词云:“此清空之语,含无限之深情,当胜过‘庭院深深人悄悄’数阕也。”[19]又如《临江仙·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20]

这首词通篇写愁。开篇用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语典,表明词写愁怀。“罗衣花下倚娇憨”三句,描写女子的动作和神态。“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营造出清空之境,玲珑透彻。下片抒写离别之愁。通过酒阑人散、疏风拂面、凉月照柳的特定场景,描绘出色调冷清、景物疏淡的画面,用景物描写来表现离愁。这首词的妙处是通过用典及造境,逐层渲染愁郁之情,具有清空的特点。

三、透过一层的创作方法

谭献词多运用透过一层的创作方法,从而使词作具有深厚的风格。“透过一层”之说来源于陈廷焯、程千帆对谭献词作的评价。陈廷焯评复堂词有“透过一层”之论,他评价谭献《青门引》云:“‘人去阑干静。杨柳晚风初定。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透过一层说,更深,即相见争如不见意。”[21]“芳春”三句,透过一层言相思之情。陈廷焯以“无情语实为多情语”来阐释“透过一层”。这里不直说春意愈浓愈容易勾起人的怀念,而从反面点出作者为思念所苦,宁可春色越少越好,甚至希望芳春莫来,免增相思,更衬出相思之深。把想要摆脱而无法摆脱的思念之苦,表现得十分细腻,从而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谭献《复堂词自序》云:“周美成云:‘流潦妨车毂。’又曰:‘衣润费炉烟。’辛幼安云:‘不知筋力衰多少,只觉新来懒上楼。’填词者试于此消息之。不佞悦学卅年,稍习文笔,大惭小惭,细及倚声。乡人项莲生,以为‘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言危苦,然而知二五而未知十也。”这段文字虽然短小,却意味深长。程千帆《〈复堂词序〉试释》一文认为,《复堂词自序》中所举周邦彦、辛弃疾的词句运用了“透过一层想”的表现技巧,这种技巧既有利于增加情感的厚度与广度,也有利于达成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实现复堂一贯追求的“温柔敦厚”“忠爱缠绵”等诗教理念的创作手法。[22]

值得注意的是,谭献不仅在理论上主张运用透过一层的创作手法,而且在自己的词作中实践了“透过一层”的表现技巧。下面以《长亭怨》为例,分析谭献“透过一层”的表现技巧。

看春老、飞花飞絮,燕子来时,绿窗朱户。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 欲暮。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此词写女子的相思离别之情,上片实写女子送别男子的场景,下片从虚处落笔,通过层层悬想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本来是写女子的相思离别之情,却从对面着笔,从空间上推想男子也在思念她,“想征衫乍解”句是女子想象男子身在他乡,一定也在想念自己。“算此后”句则在时间上推想将来,写相思之情。这样由此及彼、由现在想到未来,运用透过一层的表现技巧来表达女子的相思之情,增加了情感表达的厚度。

谭献词中多次用到这一技巧,如:

《贺新郎·和人》:疏雨重帘烟漠漠,花色雨中新好。又只怕、花随人老。

《大酺》:年年挑菜日,怕多露、门外青芜湿。

《洞仙歌》:徐起拂青琴,弦上尘生,凭传语、知音归早。怕此去、秋声满江亭,剩把酒登楼,乱鸿衰草。

《临江仙·纪别》:啼痕欲写脸边霞,无言强忍,怕染路旁花。

《二郎神》:宝瑟比人,春花同笑,芳景怕成秋苑。还只恐,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卷。

《角招·荷花》:欲寻云际岫,荡桨采菱,多刺伤手。

《芳草·送别》: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

《忆旧游》:秋凉。绮怀减,想似水僧寮,润到衣裳。

《丁香结·舟夜寄陶汉邈武昌》:眉头曾有旧恨,更遣新愁来补。

《苏幕遮》:病谁深,春似醉,陌上桃花,门内先憔悴。

这些词作的共同点是多用“又只怕”“还只恐”“算此后”“更遣”等领字,在表意上或替别人想,或单就自己想,或由自己想到别人,或由现在想到过去、未来等,或由这里想到那里。总之通过“透过一层”技巧的娴熟运用,谭献使得其词常臻化实为虚,返虚入浑之境,增添了词作含蓄隽永、曲折深婉之美。

四、小令与慢词的创作得失

小令与慢词的划分,本文采用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的观点,即六十二字以内为小令,六十三字以上为慢词。[23]今存谭献词的数量共计168首,其小令与慢词的创作数量列表如下:

表1 谭献小令、慢词创作数量统计表

从创作比例来看,小令创作数量为77首,占谭献词作总数的46%,慢词创作数量为91首,占谭献词作总数的54%。慢词创作数量略高于小令。从创作时间来看,前期小令居多,后期慢词创作占上风。谭献小令、慢词各具特色,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小令在抒写性灵方面表现为优,慢词在表现家国寄托方面成就突出。下面分别分析谭献小令与慢词的创作。

首先,谭献小令的创作。谭献小令在抒写性灵,无寄托地写景、言情方面,佳篇较多,具有唐五代小令的风貌。前人对复堂小令评价较高。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24]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云:“笔情逋峭,小令尤工。”[25]下面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之。谭献《望江南》:

原发灶直径大小是反映乳腺癌特性及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既往研究表明,随着肿瘤病灶直径的增大,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比率随之增大[11-15]。 一项包含5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3]显示, 肿块最大径>2 cm 病人NSLN 转移的风险是肿块最大径≤2 cm病人的2.41倍。本研究中病灶大小>2 cm时,nSLN阳性率为65%(11/17),病灶大小≤2 cm时,nSLN阳性率为36%(17/47),前者为后者的1.8倍,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可见原发病灶较大的乳腺癌患者,其非前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几率更大。

东风路,如画是家山。草色却随流水绿,夕阳只在有无间。燕子话春寒。

这首词以短短二十七字描绘了一幅江南初春山水画,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情厚爱。又如《蝶恋花》:

庭院深深秋梦断,玉枕新凉,雨气和愁乱。一炷炉香烧渐短。空房无语芳心软。小胆惺忪谁是伴,瘦到支离,病比年年惯。眼底朱阑千里远。西风几点南飞雁。

这首词细腻刻画了闺中女子的心理,将其幽怨之情曲折道出。“小胆惺忪”用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句意,写出女子闺中孤苦的情景。“瘦到支离,病比年年惯”写女子身心憔悴,原因是独守空闺,无人为伴,而意中人分别有年,远在千里之外,回乡无望。又如《昭君怨》云:“烟雨江楼春尽,盼断归人音信。依旧画堂空,卷帘风。约略薰香闲坐,遥忆翠眉深锁。鬓影忍重看,再来难。”此词对女性神态、心理的描写,得“花间”词人神韵。尤其首句“烟雨江楼春尽,盼断归人音信”,极似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词作意境,但语言比温词更为凝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此词云:“深婉沉笃,亦不减温、韦语。”[26]又如《清平乐》云:“东风吹遍,稚柳垂清浅。云树朦胧千里远,望断高楼不见。楼前塞雁飞还,愁边多少江山。忍把棉衣换了,玉梅花下春寒。”此词被陈廷焯评为“逼近五代人手笔。”[27]“云树朦胧千里远,望断高楼不见”比喻词人茫然若失的心态,折射出晚清传统知识分子迷茫彷徨的心理感受。

谭献小令不足是模拟较多,从语言、结构、手法有同于温庭筠、冯延巳之处,创新性不足。如《浪淘沙》(未雨已沉沉):“一片东风吹乍起,江上愁心。”显然模仿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故严迪昌批评说,谭词“意象语辞力求古式,恪遵前人范型,于是不免类型化。”[28]其评语可谓一语中的,指出谭献词作的不足。谭献小令中的意象有重复之处,如“啼痕”意象,在谭献小令中多次出现。《青衫湿》:“青衫湿处,看来却似,点点啼痕。”《浣溪纱·舟次吴门》:“玉枕啼痕犹昨日,翠楼人语已他乡。”《浪淘沙》:“玉树向人凋,角枕无聊,啼痕新旧总难销。”《临江仙·纪别》:“啼痕欲写脸边霞,无言强忍,怕染路旁花。”《蝶恋花》:“点点啼痕垂广袖,夕阳又是愁时候。”意象重复单调。此外,施蛰存也批评谭献有温、韦词之弊,即存在刻意寄托,词旨深晦的弊病:“中白与谭复堂齐名,二家小令,俱追踪温韦。然刻意求寄托,遂使词旨惝恍,不赋不比,盖两失之。炼字琢句,亦各有未到。”[29]

其次,谭献的慢词创作。从谭献词的总体创作来看,慢词数量居多。这显示出谭献词创作的渐趋成熟。谭献后期慢词的创作比例明显增加,这与谭献所处的乱世有很大关系。谭献慢词的长处在于寄托深婉。身处乱世,谭献在词中多表达家国身世之感。而慢词的容量体制更适合词人在较长的篇幅里铺叙曼衍表现词人深重的家国情怀。如《尉迟杯·西湖感旧,周韵,同潘少梅丈作》: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回头海国浮云,难忘是、园林坐石萍聚。唱彻家山浑萧瑟,话几许、零歌断舞。如今又、江深草阁,但添得、巴山一夜语。问飘来、甚处箫声,倚楼应是愁侣。

五、和韵词展现艺术才情

复堂词“格皆谨密,词不虚泛”[33],严守音律。吴昌硕《谭复堂先生疏柳斜阳填词图》云:“倚声律细推红友,问字车多碾白堤。最好西湖听按拍,酒船撑破碧玻瓈。”[34]吴昌硕肯定了谭献词作声律严谨,有推扬万树《词律》之处。又姚鹓雏《示了公论词绝句十二首》其六言:“修门词客今谁在,只有云门与复堂。语秀真能夺山绿,律严差可比军行。”[35]也表明谭献词作具有格律谨严的特点。其和韵词充分展现了谭献的艺术才情。谭献和韵词有37首,占总数的20%以上,和韵词既有用前代词人词韵,又有用本朝词人词韵,还有和友人词韵。关于谭献和韵词的创作情况,特制下表:

表2 谭献和韵词创作情况表

由上表可知,第一,复堂和韵词用宋代词人词韵,和韵最多的两宋词人是姜夔、秦观、周邦彦、史达祖,分别为五首、三首、二首、二首。其次为张炎、王沂孙、辛弃疾、俞国宝,均为一首。从和韵的宋代词人可以看到谭献对姜夔词作的偏爱,同时和韵的词人以南宋词人为多,和韵词作多为慢词长调,体现出谭献对长调的创作热情。第二,用清代前期词人韵。谭献用陈子龙、纳兰性德、厉鹗、龚鼎孳词韵各作词一首。第三,和友人韵共计13首。这些友朋包括王尚辰(2首)、许增(2首)、张炳堃(1首)、张景祁(1首)、缪荃孙(1首)、朱孝起(2首)、庄棫(1首)、陶子珍(1首)、顾翰(1首)、庄缙度(1首)、张荫桓(1首)、沈景修(1首)、高望曾(1首)、邓濂(1首)、王咏霓(1首)等人。谭献的这些和韵词作体现了其艺术才能。

谭献的不少追和之词显示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达到了方驾原作甚至等而上之的高度,下面笔者选择与原作情境较为相类的和作比对研读。

首先,看缪荃孙《虞美人》及谭献《虞美人·和缪筱珊除日渡汉江》:

缪荃孙《虞美人》

萋萋芳草和烟织,渐远春消息。汉江江水碧于油,试问几时回转向西流。 晴川依旧留高阁。无地招黄鹤。平生踪迹似杨花,不料今年今夕尚天涯。

谭献《虞美人·和缪筱珊除日渡汉江》

鬓丝凋后难胜织,何处寻消息。汉皋晴日路如油,暖到杨枝人散旧风流。 轻烟迢递生楼阁,来去休留鹤。春迟春早任飞花,争似行云亡尽水亡涯。

两首词相互比照可知,谭献的《虞美人》和作严格按照缪荃孙《虞美人》原作之词韵押韵,谭献和韵之才情可见一斑。不仅如此,缪荃孙原作末尾以杨花比喻自己的漂泊,不免感伤。而谭献和作末尾写景开阔,“行云亡尽水亡涯”言漂泊是生活的常态,含有规劝朋友缪荃孙不必感伤之意。

其次,除了小令的和韵词表现精湛外,谭献的长调和韵词也技高一筹,试看周邦彦抒发盛衰兴亡之感的《西河·金陵怀古》与谭献之和作:

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谭献《西河·用美成金陵词韵,

题甘剑侯〈江上春归图〉》

江上地,长亭草树犹记。梦回故国渺乡心,断鸿唤起。万方一概听笳声,烟波来去无际。耿长剑,何处倚,杨枝渡口船系。乌衣巷畔有春风,晚芦故垒。倒吹泪点上征衣,知他江水淮水。 女墙夜月过小市,照飞蓬、归来千里。往事几回尘世,只龙蟠虎踞,山形依旧,还枕滔滔、寒流里。

周词通篇为寂寥衰飒之景,不胜其怀古伤逝之悲。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此首金陵怀古,隐括刘禹锡诗意,但从景上虚说,……起言‘南朝盛事谁记’,即撇去史实不说。‘山围’四句,写山川形胜,气象巍峨。第二片,仍写莫愁与淮水之景象,一片空旷,令人生哀。第三片,借斜阳、燕子,写出古今兴亡之感。”[36]谭词用美成金陵词韵,抒发的情感却不局限于周词的古今兴亡之感,同时“万方一概听笳声”“倒吹泪点上征衣”句折射出外敌入侵、战乱频仍的时代乱离,包含有词人对国事的担忧及个人失意的伤感,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结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谭献词的审美内涵。受常州词派词学影响,复堂词具有寄托遥深的风格;创作中运用透过一层的表现技巧,使词作呈现厚重之感;谭献在创作上能不囿于常州词派,其词能兼具清空之词境;其小令慢词各有特色,前期小令创作居多,有唐五代小令风貌,但模拟较多,创新不足。后期慢词创作比例较大,在慢词这一较大容量的体制中,表达深厚的家国情怀,艺术成就较高。谭献的和韵词展现了其艺术才情,体现了其词作格律谨严的特点。

猜你喜欢
小令清空词人
在月亮抵达之前(外一首)
湛江文学(2023年12期)2023-03-23 02:59:26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词人的职业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很萌!熊孩子清空7万元购物车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12-17 11:44:56
掉坑
爱你(2019年17期)2019-11-14 11:56:19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同学少年(2017年1期)2017-03-23 23:03:04
清空你的购物车是我的温柔
都市丽人(2017年3期)2017-02-27 17:41:19
清空购物车了吗!
林逋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