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粱坡 许惠美 周仁龙
【关键词】“双減”政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教育愈发功利化的时代,教育竞争内卷化严重,我国的教育生态迫切需要得到整治.“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一方面严抓课后作业和培训机构,有效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调节、规范学校的教育活动,对学校教育提出“挑战”.义务学校开始响应“为学生减负”的号召,但校内“减负”反而刺激了校外“增负”,导致不少学生的校外学习负担长期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如何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改善教学质量,成了学校教育的“新难题”.
1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面对充斥着恶性竞争的教育环境,打击补习机构终归治标不治本,发展学校教育、减小教育焦虑才是改善现状的根本之道.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迷信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重复性作业仍较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1];(2)缺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知识间的串联,导致学生感到知识不连贯,缺乏整体性[2];(3)缺乏对物理科学思维锻炼和培养,不利于物理知识学习[3].
初中物理学习不只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建立,进而达成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有些学校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的方法.例如,2021年蒲庆明提出“双减”政策影响下,学校应推广“探究式教学”,强调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动手探究、学习拓展知识[4].同年,杨瑞风提出“思维导图”的引入对“双减”后的物理课堂很重要,强调教师教学要“授人以渔”、学生学习需“步步为营” [5].“双减”政策倡导的“减负增效”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对课堂创新的重视,改善学生的求知心态与学习效率.但是,这些已实行的“双减”政策对教育对象的能力要求较高,适合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
2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换
基于上述调研,本文以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初中物理教学为例,以“欧姆定律”章节教学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备课、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来分析对比传统教学和“双减”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各环节的不同之处.
2.1 备课环节
传统物理教学备课时所设计的教案多是截取课本内容,缺少师生互动的设计.“双减”后物理教学则采用“学案制”.
例如 “欧姆定律”的教学目标为理解欧姆定律并会运用其表达式、变换式进行简单计算.学案必须具有针对学生概念理解和计算训练的内容.为了细化随堂练习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案中为单位换算、图象分析、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各编写了随堂测验题.
2.2 课中环节
传统教学上课时以“讲授”为主,几乎照本宣科、对教材的依赖性强,难以跳脱课本内容来讲授知识,教学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双减”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将学案物尽其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主动探索、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导出变换式,并运用公式解答基础习题和拓展思考题.
2.3 课后环节
“双减”后学校开设了课后服务课程,除了课后服务课程需要完成的练习,不再布置其他作业.科任老师于下午五点半后轮流坐班,辅导学生学习,力求学生“今日事今日毕”.教师坐班时,先引导学生温习当天的知识,再协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的答题误区,及时进行讲评、纠正.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双减”后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体验,促进了师生互动和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运用教研组共同商讨、审核的“学案”,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课堂中教师通过“学案”,给学生下达明确的任务,按计划把控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学案的运用能让水平高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后,继续探究学习拓展知识,也能让水平较低的学生不再苦于如何紧跟步伐、融入讨论,完成任务便能轻松学到基础知识.课后服务里帮助学生温习知识,锻炼学生归纳能力,传授学生认知技能.
3 分析“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的走势
3.1 问卷调查
2022年5月随机抽取八十九中的初中生,进行关于“双减”政策后物理教学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受教育者对该物理教学模式的感受,答卷人共有150人,其中48% 为女生,52% 为男生.
针对课堂体验,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讲授速度、完成学习任务,其余的学生表示还需以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而定,没人认为课堂任务一直很繁重.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基本能与班级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相契合.
如图2所示,对于学校新增的课后服务,有52%的人认为开设服务有价值、能解决学习疑问,有44% 觉得“中规中矩”,仅4% 否认了现行的课后服务.这体现出,课后服务的设立确实能对不少学生在学习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调查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升时,感觉到“成绩提高”和“没明显变化”的人数基本持平、占比较大,仍然有小部分人认为“成绩下降”.由此可知,目前的教学模式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找到更佳的教法后还能提升更多学生的学业水平.
调查课后有无参加过校外途径的物理辅导时,仍有少数学生表示“有参与”;而询问参加或不参加校外辅导是否影响学习成绩时,觉得“不好说”的学生却高达58%,表态“会”与“不会”的人数几乎各占剩余人数的一半.这表现出很多学生至今仍不完全信任学校教育,升学的竞争压力依旧很大.
调查目前对“双减”前后的感受时,少部分人偏好“双减”前的教学模式,认为“双减”后自觉学习的要求过高,缺乏学习动力;大部分人更喜欢“双减”后的教学模式,觉得“双减”后课堂更加高效、更具趣味性,学习负担也得到适当减轻.这说明“双减”的实施,确实能变相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2 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对目前的教学模式持积极态度.这意味着“双减”政策能循序渐进地调节教学环境.但不少学生依旧难以信任学校教育,依赖校外辅导.归根结底,还是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缺乏引领力,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刻不容缓.要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思维,改进“以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设计,想尽办法去激活、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教学的良性竞争方向,才是“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认知技能.教师也应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益意识,以求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启发学生思考,是培养专业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正如物理教学中,教师直接解释实验原理,远不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要来得有趣、有成效.“学案”任务也要富有挑战性,需要教师以学生个性化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尽最大可能去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业焦虑,减弱其对“题海战术”的青睐.
为了进一步削减学生和家长对校外辅导的依赖,物理教师主持“课后服务”课程时,不能让辅导课形同虚设,要极力配合当天的教学内容,尽力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教师要积极收集学生的疑问,在讲评习题时讲述知识间的联系与相应的解答技巧,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检验能力和归纳能力.将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学校,创建“增效减负”的课堂,提供“愿学尽学”的环境,共同建立、维护校内高质量教学体系,让学校成为当地教育的“领头羊”,这是“双减”政策的愿景,更是我国初中物理乃至义务教育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