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文
“让学引思”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途径和机会,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让学引思”的本质是教师采取一定措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在正确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新的知识点,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安排,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实践中落实“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整合多个教学板块,积极串联零散知识,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本文围绕“让学引思”的内涵和教学价值,就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让学引思”的内涵和教学价值
(一)“让学引思”的内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落实,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在与时俱进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学引思”就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从原始课堂中的“被动接收”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究”,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释:“让学”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身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调整角色定位,科学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在思考中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引思”强调教师的正确引导,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利用丰富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中营造活跃的班级氛围,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让学引思”的教学价值
1.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此背景下,教师将“让学引思”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中,能够进一步满足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辅助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经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深度探索,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将“让学引思”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能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问题驱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后以合作探究的模式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有助于构建互动型数学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铺垫。尤其是数学课程,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让学引思”为数学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包括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巩固等,在教师的巧妙设计下,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针对课程内容与同伴展开讨论,踊跃发表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在良好氛围的推动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展开深度思考,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可以在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构建高效的互动型数学课堂。
二、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
(一)课前导学铺设,奠定思维基础
小学生受年龄因素的限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因此,在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在备课时明确课程目标,开展科学的预习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奠定良好的数学思维基础。此外,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表现反馈真实的学习情况,使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建议中加以改进,从而保证导入环节的质量。
以“认识年、月、日”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要求学生对时间单位年、月、日形成初步认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相关知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让学生说出几个于他们而言比较有意义的日子。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如“5月6日,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3月1日,这是开学的日子”等。在学生发完言后,教师又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并按照年龄大小自主排列座位顺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公布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判断,借此机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的导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这能为他们后续的深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多元互动,强化参与意识
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小组辩论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通过不断交流和沟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先在大屏幕上展示超市货架的图片,清晰标示出不同物品的价格,如可乐2.5元每瓶、薯片3.2元每包等,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现有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说:“小刚买一瓶可乐和一袋薯片需要花费多少钱?”还有的学生提出:“薯片比可乐贵多少钱?”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出了多个问题,这时,教师再要求学生自行思考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与同桌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减法亦是如此。接着,教师布置随堂检测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小数计算的注意事项。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以下内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算起;在做加法计算时要“满十进一”,在做减法计算时某位数上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再减。由此可以看出,在多元互動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借助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他们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公式,这无法保障他们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学习与几何有关的内容时,学生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规律和逻辑关系,就无法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中,这会使数学学科失去教学价值。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设备的出现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为“让学引思”理念的顺利落实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难以理解的课程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并突出课程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主动投入课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思考相关问题,在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促进自身思维发展。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个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用转化的方式自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在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情况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直观的提示下,学生意识到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转化后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随后,教师利用Flash动画将两幅图片重合在一起,采用割补法完成图形间的转换。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问题驱动,促进思维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目标不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真正发挥出“让学引思”的教育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基本学情,合理把控提问的难度,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使学生得到相应的拔高训练,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进而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与除法相关的知识,随后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把每张纸看作是单位“1”,将其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分别给其中1份、2份、4份涂上阴影,并比一比、、的大小。在直观的提示下,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的结论,同时经过深度思考总结出了分数的性质,即分子和分母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可见,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深度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課后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吸收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但是教师普遍不够重视课后巩固,大多数时候只是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加深印象。对此,在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课后巩固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个性化练习,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
以“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没有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而是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询问父母家中每月的支出情况,了解各项支出的具体费用,并绘出相应的扇形统计图。这种实践性的课后巩固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将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乐趣所在。
结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让学生对课本重难点内容形成初步了解,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而“让学引思”的应用可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应结合“让学引思”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用问题驱动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