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关系视角下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2023-07-27 16:45罗静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自我革命

摘   要:从价值关系视角来探讨激发党员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能够为丰富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推进自我革命实践提供不同的思路。自我革命突出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准则、生命意义价值追求以及行动选择。共产党人的需要是践行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因,贯穿于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中。推动共产党人践行自我革命,必须以塑造与满足其“优势需要”为贯穿其中的主线,以巩固共产党人价值观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党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形成自我革命价值观念与代价意识;必须以形成崇尚奉献友爱的社会氛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巩固对自我革命代价意识的认同;必须以激发自我革命动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党员管理与监督的科学化水平,推动自我革命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价值关系;自我革命;内生动力;优势需要;共产党人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3)02-0026-07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主动、积极发起的针对自身问题的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革命性行为,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对党百年实践的深刻总结。党的自我革命一直在路上,也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必然要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在和平建设时期,当烽火硝烟等革命激情的宏大叙事魅力逐渐消减,而党员个体对自身现实利益的关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激发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其主动践行,就成为了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关于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规章条例、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遵循。但是,如何在实践中完善机制以型塑党员的自我革命意识,唤起刀刃向内的主动作为,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探讨空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追求价值的活动。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也同样如此。共产党人能够主动开展自我革命,从根源上来说是由于自我革命的属性满足了共产党人的需要,从而驱动共产党人主动追求。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理论依据,从价值关系视角来探讨激发党员个体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以期为丰富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推进自我革命实践提供不同的思路。

一、自我革命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目标追求

自我革命是一种刀刃向内的实践行为,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目标追求。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共产党人秉持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展示了共产党人奉献与牺牲的生命意义价值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追求价值目标的行动选择。

(一)自我革命突出反映了共产党人秉持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

纵观百年党史,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贯穿始终,是党保持革别人命也革自己命的活力源泉。埃德加·斯诺认为毛泽东身上的“根本活力”“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1]62。大革命时期,党的五大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明确提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的任务,并决定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建立了党的中央监察机构和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纪律”并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2],这两个“第一次”充分展现了党为了推进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井冈山时期开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制度,目的正是为了维护群众利益、紧密军民关系。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窑洞对”探讨了以“监督”为手段的“民主”“新路”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课题,强调从发展与运用党外力量来保持党的人民性,维护人民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周恩来“赶考对”的核心要义就是人民才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再提“窑洞对”,明确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强调从发展与运用党内力量来保持党的人民性。正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真理、正视矛盾、修正错误,从而历经百年依然葆有青春活力。

(二)自我革命突出展现了共产党人奉献与牺牲的生命意义价值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奉献与牺牲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追求,它源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3]1093——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指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413。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新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七大党章的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階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践行百年来的铮铮誓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赵一曼留下“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的遗言,恽代英写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作豪情作楚囚”的绝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15名民警、165名辅警因公牺牲,4941名民警、3886名辅警因公负伤。奉献与牺牲被赋予了崇高的生命价值意义,是共产党人的主旋律。这样的生命意义价值追求推动着共产党人能够正视一切问题,保持强大的斗争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计个人得失,以浩然正气坚持自我革命。

(三)主动发起自我革命突出体现了共产党人追求价值目标的行动选择

纵观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的主动作为。中央苏区时期,针对当时苏维埃政府内已经开始出现的贪污、浪费等现象,党和政府直面矛盾,1933 年12月15日,毛泽东和项英联名签署《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六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并印成大字布告在全苏区公开张贴发行。同时,中央工农检察部草拟了《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的专门指示信与第二十六号训令一道,由《红色中华》报发表。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中央政府还发布训令:要在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区、县、省及中央苏维埃政权机关内,开展一次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惩腐肃贪运动;苏维埃各级监察机关要密切配合群众,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搞好检举控告贪污受贿、堕落腐败分子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32 年2 月至1934 年10月,中央机关贪污分子、包庇贪污和官僚主义者被法庭制裁、受到各种处分的就有46 人”[5]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了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文献体系,是党不懈奋进接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指针。三个历史决议都是在重大转折关口,坚持人民立场,主动开展的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行动,集中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概而言之,自我革命突出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奉献与牺牲的生命意义价值追求以及追求价值目标的行动选择。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为共产党人提供了自我革命有无价值及价值量大小的价值认识尺度,解决了共产党人(价值主体)对自我革命(价值客体)的认识问题;奉献与牺牲的生命意义价值追求为自我革命提供了正确的代价意识,是共产党人将对自我革命的价值认识转向为实现价值所做的意向准备;秉持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并形成了奉献与牺牲的代价意识,共产党人就能够做到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对象,勇毅果敢地开展刀刃向内的主动革命行为。以上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既展现了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也为践行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价值关系视域下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

由上述可见,就共产党人而言,践行自我革命要经历价值认识、形成代价意识、主动发起行为三个层层递进的重要环节,这就必然要求进一步理清各环节的关键要素、相互关系及运动过程,从而推动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顺利转化。

(一)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共产党人的需要

从要素上来看,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主要取决于自我革命属性与共产党人需要的匹配度。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追求价值的活动,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自我革命也是追求价值的活动,共产党人能否主动践行自我革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革命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有价值。

自我革命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自我革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对象是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方式是“拿起手术刀”来“刮骨疗毒”,程度是“烈火淬炼”般的激烈,目标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确保先进性与纯洁性,并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换言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从根本上说是用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更强硬的手段来矫正自己,要确保党的领导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因此,自我革命往往伴随着过程的痛苦与个别利益的损害。

共产党人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核心和基准。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一切有机体活动的内在动因,价值活动是一个由主体主导的系统运动过程。那么共产党人的需要是什么呢?共产党人的需要必然是建立在人的一般需要之上的特殊需要,因此不妨先来看看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存在的“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必然有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三个层面。从需要产生的来源来看,人的需要是生产的产物和结果,“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6]515,而且还具有无限性、丰富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等特点。从需要的满足方式来看,需要的满足主要是靠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与社会,从而创造各种成果来满足自己。换言之,人的需要根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既满足需要,实践也塑造需要。从需要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来看,学者们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学等理论也重点关注人的需要,學者们普遍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整体,但其中有“优势需要”,与此同时,需要的发展还受到意识的能动调控作用,并不完全按照层次结构逐级上升。总而言之,人的需要是人进行积极活动的内在动因,实践既满足需要,实践也塑造需要,也即人的需要是可以塑造的。从内容上看,人的需要是不同类型需要以不同比重统一于个体的整体,可见,“优势需要”是要重点关注的。从结构上看,人的需要层次是相对的、动态的,从某一时间点横切面来看,各类型需要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纵向历史来看,它们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由此,必须从其生命的关系和满足的程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人的需要转化与发展规律。

接下来,我们必然追问共产党人的需要有哪些?其层次又如何?本文认为党员也必然符合人的需要的规律,但由于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7],在意识的能动调控作用下,党员的需要体系必然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六类需要(生存、情感、服务、社会生活、享受、发展)中服务、社会生活与发展需要的比重相较于一般人要大,是共产党人的“优势需要”。不难看出,共产党人“优势需要”与人生价值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即更侧重于将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和贡献作为目标来追求。但也正如以上所述,六类需要是相对、动态地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因而关注共产党人“优势需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需要的基础与促进作用。

由上可见,自我革命的属性是以共产党人牺牲部分个人利益来换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往往会损害其某一需要或利益,但从整体上来看,又是与共产党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和贡献这个“优势需要”完满契合的。因而,自我革命应然对共产党人具有价值,自我革命应然具有行动诱发力,自我革命也应然能够被践行。

(二)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运动过程——两个转化

从过程上来看,自我革命价值关系贯穿于价值认识、形成代价意识、主动发起行为等实践与认识活动中,是存在和渗透于实践和认识关系之中,并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特殊关系。自我革命对共产党人是否具有价值及其价值量的大小是对自我革命价值的核心认识要素,自我革命价值在现实中有否实现的可能及其付出代价的大小是自我革命由认知转向实践的必要前提,自我革命动机的形成则是自我革命从观念层面走向现实层面的关键所在。

价值认识的对象不是客观事物,而是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一种观念性掌握,是主体关于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以及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方面的判断,是客体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了便于论述,我们给自我革命价值认识预设一个逻辑起点——共产党人价值观(要注意的是,价值观做为一种观念形态,其形成与巩固不是单向推导的因果链条,它遵循的依然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客观规律,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交互作用的因果链条)。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各种价值观念的抽象和概括,反映的是个体的认知和需要状况。当共产党人价值观被运用到自我革命这一具体领域时,就转变为自我革命价值观念,成为了对于自我革命的意义或价值状况的看法。自我革命价值观念为共产党人判断自我革命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提供了价值尺度,这个依据主要来源于共产党人的具体需要。当党员个体认识到自我革命能够满足其以服务、社会生活与发展等“优势需要”为主要内容的需要体系时,便形成了价值意向,即对待自我革命的积极态度。同时,党员个体便形成了在一定场合将会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動的自我革命价值取向。

从价值取向到价值实现还有一个关键点,即代价意识,这就是第一个转化。主体认识客体价值只是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而主体还需要对价值实现所要付出的代价做出判断。世间一切价值无不是在一定的代价前提下获得的。代价的对应在收益,收益的背后是需要。就此而言,代价意识实质上也是个价值问题,即当个人意识到付出代价所换取的结果是符合个体需要的,那么个体就会愿意付出代价。自我革命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利益,代价是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与牺牲个人利益。当党员意识到无私奉献与牺牲个人利益对于推动人民事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而这恰恰符合党员服务、社会生活与发展等“优势需要”时,就形成了正确的代价意识,为自我革命价值顺利实现提供了必要前提。

以上都还在观念层面,从观念到现实,动机的形成是关键,这就是第二个转化。动机是目标和需要契合一处的的结合体。任何动机都是对获得某种物质的、精神价值的愿望,来源于需要,指向价值目标,它是激发并维持着个体朝着目标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主体没有目标,动机无法形成。如果目标同主体需要相违背,动机则为负,活动主体失去活动内驱力,甚至嫌恶、躲避这种活动。而当价值目标与需要结合得越紧密,动机强度则越大;当价值目标能满足个体自我认同的需要时,动机水平则更高。就此而言,当自我革命的结果(通过共产党人的反思形成反馈)越是直接、越是强烈地满足党员的自我认同需要,党员越能坚定、准确地践行自我革命。

总而言之,共产党人的需要是践行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因,贯穿于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中。自我革命价值形成的前提条件在于自我革命以其自身属性满足了共产党人的“优势需要”,形成了相匹配的价值关系。自我革命价值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自我革命价值认识、形成代价意识、主动发起行为的两个转化运动的顺利开展,其关键节点主要有共产党人价值观、自我革命价值意识、无私奉献与牺牲个人利益的现实意义、自我革命动机以及结果反馈等。

三、协同推进共产党人践行自我革命的现实路径

由上述分析可见,推动共产党人践行自我革命,必须充分认识人的需要的整体性、层次性与动态特征,以塑造与满足共产党人“优势需要”为贯穿其中的主线,关照自我革命价值关系形成、价值实现运动中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自我革命价值意识、无私奉献与牺牲个人利益的现实意义、自我革命动机以及结果反馈等关键节点。因此,协同推进共产党人践行自我革命的现实路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以巩固共产党人价值观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党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形成自我革命价值观念与代价意识

自我革命价值观念是共产党人判断自我革命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直接尺度,代价意识是自我革命价值从认识向实现转化的意向准备,它们根源于共产党人价值观,反映的是共产党人的“优势需要”。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观以人民至上为核心与时俱进地形成了切合于历史使命与时代特征的新发展,习近平把它概括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8]62,其中“人民至上是价值核心,奉献与牺牲是价值核心的心理转化,四个服从是现实原则,忠诚干净担当则是具体的实践要求”[9]17。

树立与巩固共产党人价值观必须从价值认同基础、思想教育、实践强化、政治生态、党组织建设五个方面着手,使其有机结合协同运作[9],其中思想教育是对党员进行干预的直接途径之一。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牢牢把握塑造与满足共产党人“优势需要”的主线,一是重视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关联性与层次性问题。针对性是指针对党员的知识体系需要,缺什么补什么,侧重于解决教育效率问题;关联性指的是保证教育内容的项目既不缺漏也不重复,侧重于解决教育效果问题;层次性指的是确保教育内容成体系,侧重于解决教育效能问题。二是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党员按年龄、职业、入党时间等划分,会形成不同的党员亚群体,进而形成与之相应的群体亚文化,这就要求教育方式必须符合群体亚文化的特征与要求。三是要提高教育转化机制的科学性水平。要着力于解决教育成果评估与转化的现实困境,建立与完善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以引导教育与学习全过程,同时要帮助教育成果及时实现积极有效的实践转化,从而进一步强化教育效果。

(二)以形成崇尚奉献友爱的社会氛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巩固对自我革命代价意识的认同

对自我革命代价意识的认同是自我革命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前提。代价意识作为由自我革命价值认识向实现转化的重要枢纽,必然要求明确、坚定与巩固,以使党员在践行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党员个体的代价意识越得到广泛与深刻的认同,自我革命意识越能够坚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會关系的总和,被认同是人的基本需要,共产党人也是如此。而价值认同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认同,与个体价值观一致的社会氛围对于巩固价值认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我革命代价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党员无私奉献与牺牲个人利益对于推动人民事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核一致的、要求更高的高配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崇尚奉献、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使得党员奉献与牺牲的崇高意义更加凸显,能够助力党员将其转化为最优势的需要,成为彰显人生意义的根本。

形成崇尚奉献友爱的社会氛围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道德建设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若干方面,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形成崇尚奉献友爱的社会氛围的特殊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一是在重点对象上下功夫,比如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是准党员的来源,青少年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契合度事关国家兴盛、民族未来。铸牢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科学、高效的展开是关键,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各学阶思想教育的有机衔接,推进教育目标、教材编定、教育方法、管理机制等全方位的协同创新。二是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比如真正用好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内含着奉献友爱等精神,是革命先辈为当代人留下的最生动、最深刻的遗产。据统计,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改革开放以后入党的有2224名,占96.9%,这既表明党的事业有生生不息的魅力,也同时告诫我们要高度警惕生长在和平旗帜下的一代人容易有忘却初心、不敢亮剑的潜在危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象革命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党员那样,经历了艰苦、严酷的斗争实践。目前各地都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也普遍存在着资源运用虽多但实效不够的问题,特别是效果不能持续、难以转化等问题很突出,其关键就在于没有充分把握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规律。本质上,红色文化资源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它都是来源于间接实践。间接实践中的核心内容要经充分提炼并与个体直接实践相结合,也即间接实践与直接实践实现本质上的统一,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的感性认识,从而才有可能转变为理性认识。当前的红色资源运用中,往往表现为形式丰富而阐释浅显,受众当时的感受是真的,感动也是真的,但由于未能充分、深刻地实现间接实践与直接实践的统一,就容易出现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的尴尬窘境。因此,就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来看,成果形式必须多样且有鲜明的针对性,比如可以大力挖掘亲笔文字类红色资源,以阐释、弘扬建党精神为主线,针对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学习、专家学者研究等重点群体需求,形成在一批高质量学术编著、专著为主干成果基础上的多样化呈现成果,如教学项目、学者讲座、专题展览、电视记录片、文艺话剧等。就以红色资源作为内容的教学过程来说,教师就要着力避免就事论事、简单提炼,既要提升可听性更要提高思想性,既要着力于展现历史画卷更要回应现实问题。

(三)以激发自我革命动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党员管理与监督的科学化水平,推进自我革命价值的实现

自我革命动机是激发共产党人个体践行并维持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是自我革命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动机的背后是个体对自身需要的意识,并找到了满足需要的目标导向。尽管动机是离行动最近的一环,但却不必然会导致行动的发生,需要与目标越高度结合,动机水平越高,驱动力越强。因此,激发自我革命动机,就组织而言,就要将党员的服务、社会生活与发展等“优势需要”科学转化为在现实中可实现的目标,使其融入到党员管理、监督等日常工作中,创新与完善体制机制以助力党员实现目标,从而推动党员主动践行自我革命。这就要求:一是要不断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为激发自我革命动机提供组织保障。“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7],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的标准来使其规范化。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化、规范化并不意味着形式僵化,它恰恰对支部建设形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就更要注重结合党员的现实需要、业务工作要求等支部自身特点来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二是要不断创新与完善培养、考核、选用、管理、激励党员干部等体制机制。党员干部对党员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能否坚定做到刀刃向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激发普通党员的自我革命动机。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来不断完善培养、考核、选用、管理、激励党员干部等体制机制,特别要重视创新方式方法以建立党员干部的工作行动与群众利益实现之间的归因链接,形成积极的反馈循环,塑造与满足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工作的“优势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与巩固自我革命动机,推进自我革命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埃得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2.

[2] 组织问题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七日——五月九日〉) [G]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孫树芳.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J].苏区研究,2015(3):75-8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过)[DB/OL].(2022-12-16)[2023-01-20].https://www.ccdi.gov.cn/fgk/law_display/71032.

[8]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G]//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 罗静.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形成机理与践行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20(1):15-22.

责任编校   王学青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Communists

Self-Revolution from the Value Relation Perspective

LUO Jing(Research Center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History of the Party,Party School of CCP Wuhan Committee,Wuhan 430023,Hubei,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Party members to carry out self-revolu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value relations can provide different ideas for enrich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rev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Self-revolution reflects the values,meaning of life,and action choices of communists.The need of the communists is the intrinsic motive for practicing self-revolution,which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realizing self-revolution values.To promote Party members to engage in self-revolution,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haping and satisfying their “advantageous needs” as the mainline.With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values of communists as the core,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for Party members,so as to form self-revolution values and cost awareness; focusing on creating a social atmosphere that advocates dedication and friendship,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so as to consolidate recognition of the cost awareness of self-revolution; with the goal of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for self-revolution,we should further enhanc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member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so as to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 self-revolution values.

Key words: value relations; self-revolu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dvantageous needs; core values of communists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自我革命”是一种政治勇气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