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莲
摘 要:科技创新对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使得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业内关注的焦点。基于2017—2021年1 27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及其强度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当年期对绩效影响为负,但滞后期显著呈成正向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制造业上市公司提升研发投入效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1-0066-0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离不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研发是提高企业制造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研发投入是否有助于上市公司成长的研究。主要观点分为两种。其一,部分学者认为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有正向的影响。Ruggero Sainaghi发现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可以通过创新资金投入的途徑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1]。刘云等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研究发现企业某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不大,但随时间增加,累积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影响作用明显[2]。李怀建等认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的市场价值提升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3]。王羲等认为,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了创新绩效[4]。其二,认为研发投入与上市公司的成长之间关系复杂,并不是只有积极性的影响。黎毅等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行业竞争越激烈,则研发投入反而越小[5]。Muller等发现不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企业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研发活动,不但可能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反而会影响企业正常的发展[6]。张沁芳认为,企业从研发投入到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能力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R&D投资创新性能的影响较为滞后[7],也就是说,目前的R&D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不显著,当期对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并不能在当期的企业绩效中完整地体现出来。刘兴鹏采用门槛模型对193家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样本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三重门槛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S”型[8]。
(二)研究假设
在现有的研究理论结果基础上,本文试图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应用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来进行探讨分析。
1.研发投入与制造业企业当期绩效的相关性。Mudambi等认为,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绩效[9]。王羲等认为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了创新绩效[4]。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本文认为研发投入加强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做出假设1: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企业当期绩效呈正向影响。
2.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滞后性。研发投入影响的滞后性是指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不仅涉及企业当期的绩效,而且对之后一期甚至几期有所影响。或是研发投入当期影响不显著,而是在滞后几期有明显影响。本文认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及多种条件的限制。而科技创新从理论转变为实践也是需要时间的,其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也不会仅限于研发投入当期。因此,做出假设2: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绩效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滞后性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研究的可靠性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一是剔除ST企业;二是剔除指标数据有缺失的样本企业;三是剔除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小于等于零的样本企业。最后选取测值6 169个,其中包含企业1 272家。
(二)数据选取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根据选取的研究对象特点特征选取如表1所示指标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变量。
1.被解释变量。总资产收益率通常被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可以很好地解释公司的绩效。所以本文的被解释变量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即净利润/总资产。
2.解释变量。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包含资金、人力、物资的投入,本文选取研发投入强度(RD)即研发投入/营业收入作为解释变量通过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的比值来反映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
3.控制变量。本文研究对象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以控制诸多外界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是公司规模 (SIZE)本文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体现企业的规模大小。由于数据的数量级差异较大,因此对其进行取对数运算。二是资产负债率(TRD)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三是流动资产比率(LA)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四是基本每股收益(BIPS)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三)模型设计
根据上文所做出的假设以及各变量的定义,本文所建立的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Yearit+εit
模型一
其中,i代表第i个企业,t代表第t年;j表示滞后期间,其中j=(1,2,3),分别表示滞后1个期间、滞后2个期间、滞后3个期间。RD(研发投入强度)为R&D投入解释变量,ROA(总资产收益率)为R&D产出被解释变量,SIZE(企业规模)、TRD (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β0常数项,β1、β2、β3、β4为回归系数;ε是为了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引入的随机扰动项。
在上述模型之后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形成以下模型。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LAit+β5Yearit+εit模型二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LAit+β5BIPSit+β6Yearit+εit
模型三
其中LA (流动资产比率)、BIPS(基本每股收益)为新增控制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本文所选取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本研究的研究数据总计6 199条。
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基本无异常,均通过了t检验,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数据可用于后续研究分析。
(二)面板数据回归
本文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根据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分别得出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了F检验。ROA与RD的相关系数为-0.001,虽然通过了t检验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却在当期内体现出了负向影响,H1假设不成立。原因主要在于研发成果商业化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成功进入市场最终被市场认可还需要靠产品销售环节来实现。因此之后对研究对象滞后几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本文进一步进行了公司研发投入的滞后性检验,如表4所示,滞后三期内都显著相关,在滞后三期都呈正相关。表明公司的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是长期的,企业需要综合长远的考虑研发的投入价值。因此验证了H2假设的正确性。在当期内呈现负相关,在滞后几期内呈现正相关的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以ROE(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原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ROA(总资产收益率),并选取一些新的控制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C)、貨币资金(BC)、负债合计(TL)、流动资产合计(TCA)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的回归结果与原模型的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这表明原模型的回归结果较为稳健。
(四)异质性检验
本文还通过对不同的公司规模,不同的年份数据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回归结果与前文保持一致。随后对稳健性检验以及异质性检验的数据进行滞后分析,以更加严谨地论证假设2的假设。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对研发投入与制造业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1)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研发投入比例未达到可以在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标准,整体研发投入不足,而不同的企业之间由于信息差异,重视程度等研发投入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平衡各企业之间的差距,全面转型发展现代化制造业企业;(2)由回归结果可知研发投入与企业的绩效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期并不能完全呈正相关,通过对滞后几期的RD与ROA之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滞后几期内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需要企业长期坚持研发投入,才能够看见成效。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增强传统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意向。研发成果商业化需要经过专利成果转化,专利保护等一系列艰难过程,研发投入当期并不一定看到显著的绩效提升。这就需加强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其研发投入意愿。制造业研发落后,缺乏资金支持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敢投入过多资金到研发领域。政策的宏观调控可以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更容易的进行研发融资。真正的研发成果可以优化产业链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二是加强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当期呈现负相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研发初期的成本过高,在研发阶段控制成本是提高研发成果商业化效率的有效途径。企业想要做到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研发权责划分,控制每个环节的资金支出,对费用支出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严格落实,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其次,要优化研发方案,谨慎决策。
三是制造业企业提高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企业自身要提高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由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的滞后性,研发投入得到回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多企业会中途放弃,但是这样前期的投入成本将无法收回,同时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资金更加紧张,更加没有预算投入研发。由此恶性循环,导致很多技术落后制造业难以生存,面临倒闭风险。因此企业应重视研发投入,在前期困难阶段坚持,以谋求长期效益。
四是聚焦制造业企业自身优势助力研发投入。制造业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应学会扬长避短,利用自身企业优势助力研发投入的绩效转化。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优势首先是相对低廉的中高端劳动力成本,这让中国制造业在研发领域可以更具成本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有很大的帮助。
五是加强专利等研发成果保护。研发成果得不到保护,无法集中竞争力优势也是企业创新研发的困难之一。国家加强产权的保护,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对企业以及激发研发人员的研发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将集中研发成果转化为竞争力优势,加速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经济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Sainaghi R.,De Carlo M.How to create destination capabilities in the field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Competence-based innovation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16:185-196.
[2] 刘云,马志云,张孟亚,等.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0(12):67-75,85.
[3] 李怀建,耿晓晗.研发投入、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6-48.
[4] 王羲,张强,侯稼晓.研发投入、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37(2):108-116.
[5] 黎毅,李妍.研发投入的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研发投入的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研究,2018(9):44-48.
[6] E.Müller,V.zimmermann. The importance of equity finance for R&D activit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6,33(3):303-318.
[7] 张沁芳,刘婷萱,李平,等.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9(8):26-27.
[8] 刘兴鹏.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22,38(3):172-177.
[9] Mudambi R.,Swift T. Knowing When to Leap:Transitio-ning Between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ive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1):126-145.
[责任编辑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