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今一
[摘 要]“双减”背景下,教学迎来新的改变,既意味着机遇,又需要教师仔细对待,切实制订教学策略并加以实践。信息化时代,智慧平台逐渐走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仅拓展了现有教学资源,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提高其质量、效率,文章重点阐述智慧平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应在明确智慧平台应用意义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应用方案,设计教学环节,以与时俱进地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助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智慧平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双减”背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0-0018-03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重视素养导向,着力促进学生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积累,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技能与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实践能力。智慧平台是“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其优势和影响体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需切实应用智慧平台,发挥其最大效用。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智慧平台的应用意义
(一)教学资源共享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可充分利用智慧平臺的信息收集功能,掌握现阶段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可通过智慧平台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从而融合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可依托智慧平台将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深化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在主题情境中形成语文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可通过智慧平台了解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文章所传递的情感;提高自身的语文认知水平等。无论是从教学还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智慧平台均能助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个性化评价服务。智慧平台所生成的评价数据,可作为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参考依据,在指引教师明确教学方向的同时,形成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指导。
(二)激发学生想象力
智慧平台中的大量内容生动形象,明显区别于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苏州园林》的教学为例。由于地域原因,大多数学生并未参观过苏州园林。仅凭文字叙述他们可能无法想象苏州园林的全部景象,抑或是想象的内容与实际存在些许偏差。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智慧平台中获取资源,呈现苏州园林的景象。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学习过程中,当阅读诸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等句子时,学生便可结合教师展现的内容想象。翔实有趣的图片、视频等能够使学生深入阅读,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深化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阅读是集思考与表达等于一体的复杂过程。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连接上下文,构建与作者跨时空交流的渠道,进而深入体会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的表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能够得到足够的感官刺激,则必然能够获得相较于以往更为良好的学习成果。智慧平台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得以更好地展现,而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官刺激,使得学生能够从视听觉等角度再次丰富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智慧平台引入视频、音频等助力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及想象力,促使学生体会阅读学习的快乐。
二、“双减”背景下智慧平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古诗词属于初中生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学生所处时代与古诗词呈现的时代的不同,导致学生常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出现理解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下论述智慧平台在《春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进行精细备课
1.教材分析
《春望》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一首。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看,本单元意在通过古诗词探究,使学生了解古人的家国情怀等。《春望》创作时正值安史之乱,作者杜甫见到国都被占领后的荒凉,百感交集,于是作此诗宣泄内心情感。可以说,《春望》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博大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2.教学目标
《春望》阅读教学目标具体如下:其一,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作者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其二,引导学生完成《春望》朗读,掌握《春望》大意。其三,引导学生赏析《春望》,学会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其四,引导学生感受《春望》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春望》之前,学生已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并在学习中了解了欣赏古诗词的方法。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欠缺,对古诗词的认知停留于表层。学生所积累的学习经验较少,对古诗词中展现的“生离死别”“战争”等场景缺乏认知,难以体会相关的“思念”“牵挂”“愁苦”“无可奈何”之感。
为此,教师计划借助智慧平台,给学生直观地展现相关场景,传递核心思想,带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实施情境导入
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春望》教学中,教师利用智慧平台的音视频功能,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如“安史之乱发生后,有一位诗人不顾一切地朝着唐肃宗‘飞奔而去,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支援祖国,但事与愿违,他不幸被敌人俘虏,身陷囹圄。直至春天来临,他才目睹国家‘满地荒凉,百姓‘无家可归。这位诗人就是杜甫”“安史之乱发生后,社会巨变。杜甫处于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诸多可以指引后人‘直面人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因‘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而被后人称为‘诗史”。借助智慧平台创设情境,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杜甫作品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进一步感悟杜甫的情感。
(三)设计主题活动
智慧平台的应用迎合“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教育要求,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用智慧平台,围绕《春望》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为学生设计主题活动,以拉近学生与杜甫之间的距离,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在智慧平台的协助下,全面掌握《春望》的内容与内涵。通过情境导入环节,学生大多已经产生学习欲望。此时,教师开展“与杜甫相遇”“与杜甫相识”“与杜甫相知”“与杜甫同行”主题活动。
1.“与杜甫相遇”主题活动
在“与杜甫相遇”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应用智慧平台给学生出示一些与杜甫相关的填空题,如“杜甫字 ,属于唐代伟大的 诗人,自号 ,与李白合称 ”。在以往的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多以背诵的方式记忆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单一化的背诵学习方法难免限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填空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达到强化学生记忆的目的。
2.“与杜甫相识”主题活动
古诗词中包含的多种情感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行体悟。“与杜甫相识”主题活动更强调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首先,应用智慧平台播放相应音频,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朗读节奏。其次,利用智慧平台中的学科工具,引导学生将诗中的“簪”字进行标准朗读、书写,要求学生逐步掌握“簪”字的字义、字音、笔顺以及演变等,由此促使学生了解诗中更多的关键字词。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深化情感体会。
3. “与杜甫相知”主题活动
在带领学生攻破字词障碍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递进式问题,以问题带领学生思考、感悟作者的情感。如“本诗是在哪个季节创作的?”“春天常给人哪些感受?”“为何作者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会产生伤感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被逐渐激活。待学生从浅层思维逐渐转变为深度思考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赏析,组织学生分析其创作手法、创作意义等,感悟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本诗通过反衬手法,营造凄凉的氛围。学生并未身处诗人时代,有可能难以充分感悟诗中反衬手法的作用以及作者忧国忧民之情。为此,在主题活动中,除引导学生思考外,教师还应用智慧平台,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问题和诗作,以此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结合动态化的画面思考问题,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4. “与杜甫同行”主题活动
在掌握诗作情感后,教师应用智慧平台引出“与杜甫同行”主题活动,此主题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带领学生领悟作者的真情并向作者致敬。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鉴赏诗句,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侧面展现了战火纷飞时期,消息无法有效传递的情况,烘托了作者的迫切心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呈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愁。为深化学生对诗作情感的领悟,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内容和诗作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杜甫创作本首诗时四十多岁,为何已出现头发稀松、无法佩戴簪子的情况?”等。通过探究,学生逐渐明白杜甫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因为忧国思乡过度。为增进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教师还应用智慧平台给学生展示杜甫的其他诗作,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同时,还引入了其他诗人的相关作品,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陆游的《金错刀行》等,以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使语文课堂更为生动形象。
(四)完善教学评价
基于智慧平台的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体教学过程。以往,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内容主观性较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应用智慧平台整合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反馈,并生成评价结果,从而为之后的教学提供设计依据。教学《春望》时,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的学习状态形成评价反馈;在不同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结果形成评价反馈;在讲解结束后回顾诗作内容,引导学生阐述自我观点,鼓励其他学生对相应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反馈,以此明确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结束后,教师应用智慧平台完成评价反馈整理,并形成评价报告,以便于为之后教学的设计提供依据。此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课上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借助智慧平台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
总而言之,智慧平台的应用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巧妙应用智慧平台,以有效实现教学引导。本文所举课例强调精细备课,重点探究教学情境、教学主题活动等的创设,指明教师发挥自身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应用智慧平台,开发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教学助力。教师须切实把握机遇,在了解学生特点、明确学情的基础上赋予教学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还需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相关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效率,赋予教学更多的可能性。
[ 参 考 文 献 ]
[1] 汤晓梅.智慧教学让初中语文作文课堂训练更有效[J].作文,2022(40):29-30.
[2] 王红蕾.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技术融入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2022(68):58-62.
[3] 丁秀微.“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17):164-166.
[4] 朱棣.应用智慧教学平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亚太教育,2022(9):19-21.
[5] 林春斌.智慧課堂视角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1(7):9-11.
[6] 谢强.基于智慧平台构建语文阅读的“3C”指导策略:以初中名著阅读指导为例[J].求知导刊,2020(39):43-44.
[7] 张福民,侯玉梅.应用智慧教学平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甘肃教育,2020(12):138.
[8] 张锦华.智慧校园环境下农村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2019(35):79-80.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