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中“特别”的秋味

2023-07-24 08:47赵永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

赵永仙

摘 要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郁达夫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散文创作显示出了富有个性化的审美意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中的经典。本文从作品的审美视角、审美感知、情感表达、语言形式等角度,对作品中呈现的“特别”的秋味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 郁达夫 《故都的秋》 审美解读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对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分析上,而忽略了文中的“特别”二字。在此,笔者对《故都的秋》中秋味的特别之处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

一、“特别”的审美视角

作为生长于江南的郁达夫,却特别喜欢北国的秋天,这似乎让人有些不好理解。南朝著名文人吴均曾在《与朱元思书》中如此描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可是,出生于富阳的郁达夫却认为其“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因此,他不远千里,从杭州辗转青岛,而后赶赴北平,去“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于是就有了“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番感慨。应该说,郁达夫的这一审美选择就显得十分的“特别”。

在人们的印象中,北平的秋景引人入胜的地方确实不少,作者也很自然地联想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作者并没有细致描绘这些人尽皆知的故都名胜风景,而是将笔墨聚焦于北平人日常生活中的花、草、虫、树等景物及普通人家的凡俗生活情景。郁达夫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冷清萧瑟的笔调,描画了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及秋日胜果这五幅图景,于北平最普通的风物、最平凡的百姓生活中感受到秋味的“清、静、悲凉”。郁达夫以平民的眼光去观照故都的秋,从而呈现出“特别”的审美视角。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选择的物象可谓独具匠心。槐花在北京的街头实在是随处可见,太不起眼,以至于人们熟视无睹。作品中,作者却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韵味,而且出人意料的是,作者没有刻画在枝头绽放的槐花,却选择了已经凋谢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在中国文人伤春悲秋的作品中,秋天的肃杀悲凉往往都是与生命的逝去相关。在这里,郁达夫也是通过清晨满地的落蕊展现了一种生命走向衰亡的景象,而扫街的扫帚带走了它们生命的最后痕迹,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抒发了作者的孤寂落寞之感。

二、“特别”的审美感知

郁达夫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长大后东渡日本,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在他身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名士风度和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因此,其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感知。这种审美感知在作品中表现为独特的古典审美视角,从而使“故都的秋”呈现出古朴简约而又不失典雅精致的美学韵味。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以悠闲自在的审美态度观照凡俗生活,“细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从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寻找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就像中国古代文人面对自然胜景或观赏一幅水墨国画的艺术欣赏眼光,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审美情趣。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一段描写如同一幅经典的国画作品,呈现出极其深远的意境,而其中寄寓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内蕴。

三、“特别”的情感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人描绘秋天的诗词歌赋中,无外乎两种情感方式,一是感悟秋光灿烂的勃勃生机,一是感伤秋季的肃杀萧条。尽管在《故都的秋》中也透露出作者的悲秋情绪,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人的感伤情调,郁达夫却以超越生死的觉悟坦然接受了死亡的如期而至。“物过盛而当杀”“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乃是生命的常态,秋季是自然萬物走向成熟的巅峰时刻,展现了生命的醇熟状态,但同时,也是生命走向枯败凋零的重要转折。故都的秋,秋味浓郁,秋韵十足,就像生命尽头最后一次的怒放,昭示了生命的坦荡从容。作者徜徉其间,并没有显示出过多的悲苦,反而呈现出一种享受人生的自然豁达。文章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从字面上看,似乎表达了作者颓废、消极的人生态度,但文字的背后,却是郁达夫将自己的生命与故都的秋紧紧地融合到一起,蕴藏着郁达夫对生命的热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因而,作品的笔调看起来是悲凉的,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却是热烈的,这一冷一热之间,彰显了作品强烈的艺术张力。

四、“特别”的语言形式

《故都的秋》语言平淡朴实,语气略带感伤,营造出一种“清、静、悲凉”的意境和氛围。但就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却让人觉得淡而有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一段描述,作者站在平民的视角,以与朋友交流的口吻,通过简洁平易的文字,述说着故都北平秋日的平常景象,虽有秋日的萧条之态,但读来却温馨感人,丝毫没有颓败之感,反而透露出作者的闲情逸致。

口语化的表达更是作品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特色。自五四散文发端以来,“闲话风”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正是由于表达的需要,《故都的秋》中大量使用了经过提炼和锻造的北平方言口语,也正是这种口语化表达,使作品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姿态。类似的例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简洁的语言营造出质朴而平淡的诗意,渗透着故都秋日特有的情韵。

综上所述,通过“特别”的审美视角、“特别”的审美感知、“特别”的情感表达及“特别”的语言形式,郁达夫给我们营构出一幅“特别”的故都秋景图,呈现出别样的生命感喟。

[作者通联:云南丽江市永胜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郁达夫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