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莹莹
摘 要 统编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在教学各环节都突出了语文要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当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基于目标导向,直击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综合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要素 核心素养
语文要素就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它在统编教材中以点带面、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有序分布在各单元中。伴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语文要素这一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语文要素的落实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教师应当紧扣语文要素,用好统编教材,提升初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什么是语文要素
教材的执行主编陈先云,解释了语文要素的内涵,即语文素养发展的目标要素,比如学生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应形成的语文学习能力、適当的学习策略及学习习惯等。教材各单元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语文要素,点明了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显然,语文要素无非就是“学什么”与“怎么学”两个重点内容。从教材的呈现方式来看,单元导语直接点明了语文要素,课文学习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媒介,课后习题直击语文要素,写作是迁移与运用语文要素的重要环节,以此形成了紧密结合的单元整体架构。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也要以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为落实语文要素的目标。
二、依托语文要素设计阅读教学的路径
1.聚焦课后习题,有章可循,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1)朗读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春》课后习题五要求“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从题目分析,学生应当掌握朗读与背诵的方法,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朗读和背诵,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准确把握主旨。而且,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博览强记的重要阶段,所以,多读多背于他们而言十分有利。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也十分重视朗读与背诵这一环节,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有利于推动课文教学,而且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2)注重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与基本经验,这样才能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阅读本就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进而把语文学好。学生在闲暇时可以读一本好书,丰富知识储备,陶冶自身情操。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抄写下来,并时不时拿出来品读钻研,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也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教学及朗读的时间,尽可能地多做积累。比如,课文中的字音字形、成语、优美语句、行文思路、文体特色、语言风格等内容,都是学生积累的重要资源。
2.凸显学科特点,循序渐进,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1)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更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十分重视这一点。比如,在正式上课前,要求学生们提前做好功课,以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在课堂中,让学生以个人思考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剖析课文重点段落,解读写作手法。除此之外,在课外的阅读训练中,笔者会依据文体布置阅读任务。比如,在小说阅读时,指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而在说明文的阅读中,让学生了解并把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特点。久而久之,学生便拥有了清晰的文体意识,阅读起来也就有法可依。
(2)写作能力
阅读是语文要素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语文要素输出的过程。教材各单元都有对应的写作教学板块,这是迁移和运用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主题为“发挥联想和想象”,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联想与想象”。写作包含了两个环节,其一是写作指导,让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的理论知识,并注意联想要自然恰当、合情合理、有新意;其二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情景式写作实践。本单元提供了三个语言环境,分别是“故事接龙”“续写《皇帝的新装》”“想象作文《十年后的我》”,三个写作实践循序渐进,联想与想象程度也是螺旋上升。
3.搭建要素支架,目标导向,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统编教材中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其中,教读课文应当由教师组织完整的教学流程,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将语文要素渗透在单篇课文教学中。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而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模糊了语文要素的概念,在《春》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提问,带领学生最后总结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和春雨图。对于学生是否提升了情感体验、是否培养了审美情趣、是否锻炼了写作能力等,教师则没有加以重视。以灌溉知识为目的的阅读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则围绕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设计教学环节,明确课堂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阅读品味,再通过适当指导及学生互评,让他们读出语气、情感和味道,在此基础上品味语言之美。比如通过调换语序与换字体会“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与“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密密地斜织着”与“密密地下着”等语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鉴赏与品评中感受朱自清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整个课堂以语文要素为基准,目标导向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4.紧扣语文要素,衔接阅读,形成语文学习习惯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目标。例如,在《谈生命》的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慢慢形成朗读的良好习惯。初读感知文体、理清行文思路,再读理解文章大意、领会优美词句,循序渐进,学生慢慢就会形成自主阅读、自主领悟的阅读习惯。再比如,在《我爱这土地》的教学中,笔者致力于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正式教学之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让他们更快理解诗中的爱国之情。在《乡愁》的教学后,指导学生查找其他乡愁题材的诗歌,丰富他们的知识,也让他们加深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除此之外,笔者也为学生介绍了更多查找资料的方法,要求他们经常查阅资料,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当前,落实语文要素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这一教学指南,教师应当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并钻研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稳步落实,明晰“教学要到哪里去”“从哪里出发”“通过怎样的方式”等问题,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东风50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