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婵娟
人们认识骆宾王,大抵都是从一首《咏鹅》开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多么纯粹天然的语言,让七岁的骆宾王神童之名不胫而走,但这声名似乎并没有为小骆带来什么好运。
他尚年少,身为青州博昌县令的父亲便死于任所,他流寓博山,后来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潦倒寂寞孤苦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骆宾王就在这样寒酸的环境中挣扎成长,为不负父亲为他起名“宾王”的期望,为不负自己满腹的才学,骆宾王前往长安参加科举。
雄心万丈的才子以为自己必定会高中,“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七岁便能一蹴而就写下《咏鹅》,经年苦读,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于他似乎如探囊取物。
彼时的大唐,帝国正如骄阳冉冉升起,气象万千的长安城里,才子如过江之鲫。信心满满的骆宾王望眼欲穿,结局却是沉重的。
史册记载他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在“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寶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的长安,落榜后的骆宾王只有无限的卑微和落魄。
后来他经人举荐成为道王的幕僚,在王府文书与琐碎小事中消磨光阴。王爷想要下属各述其能,在《自叙状》里选拔出英才。才子的气节让他耻于自炫,“说己之长,言身之善”让他羞愧。
彼时年少,生活都是诗与远方,眼里看不得一点苟且。毫无疑问,他这样清高,这样耿直,生活总是会更加凶神恶煞地磨平他的棱角。
他离开了道王府,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诗和远方都在更远的地方。衣食住行成为压在他头顶上的大山,才子的气节不知道能够值得纹银几两,家人的饥寒交迫却都是他的无能与罪孽。
他四处求人,四处碰壁,终于他写出了一篇《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唐高宗龙心大悦,将他拜为奉礼郎。
可清高、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才子,在鱼龙混杂的官场,往往被视为傻子。
傻子因事被贬,又从军至西域,在风沙滚滚的边疆刀口舔血,与敌人真刀真枪地厮杀。开边塞诗先河的才子写出的边塞诗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杀气腾腾。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唐·骆宾王·《从军行》
辗转多年,骆宾王终于回京入朝成为侍御史。嘴毒骨头硬的侍御史看不惯权倾天下的天后武则天,多次上书讽刺,就这样他又被投入监狱。
疾恶如仇如他,清白廉洁如他,某一刻是否想过剖开这一片丹心碧血,呈现给他百折不回想要报效的帝国和朝廷。
监狱里暗无天日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后来唐高宗大赦天下,骆宾王被释放,出任临海县丞。宦海浮沉,几度沧桑的骆宾王就任没多久就弃官游广陵。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
历史的浪潮风起云涌,武周代唐的先兆在金戈铁马和碧血黄沙中残酷呈现。
热血沸腾的才子马不停蹄地赶往扬州,他被徐敬业任命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并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骈文写得声泪俱下,惊天动地,震古烁今。彼时的天后,实际上的女皇权倾天下,目空一切,看到这篇檄文,惊问是何人所写,并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
是怎样惊才绝艳的才华,才能令切齿痛恨的对手也甘拜下风、心悦诚服?
可终究还是太过遗憾,他没有能够随着那些忠于大唐的好男儿歌舞入长安,不过三个月,徐敬业便兵败被杀,而他,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叛乱中不知所终。
有传言说他死于乱军之中,有传言说他乘舟出海,有传言说他削发为僧。
从一首《咏鹅》开始,天才的人生不管以何种结局落幕,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