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关乎初中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树立,关乎他们成人成才。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片段为例,从情境、问题、行动三个维度,挖掘能够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热情、公共参与认知、公共参与行为的课堂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情境;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葛秀丽(1982—),女,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課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思想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要求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备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2]。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关乎初中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树立,更关乎他们成人成才。然而,囿于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等因素,初中生对公共参与的认知和行动都稍显不足,具体体现如下:大概知晓公共参与知识但缺乏切身体验;有公共参与的意愿但自觉性不够;一般在学校组织下到实践基地参加一些固定项目,很少参与志愿者活动、义卖活动等社会服务类活动,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因此,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背景下,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学生公共素养培育资源,寻觅发展初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有效途径,对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真情境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的教学方式[3]。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出于知识展现的便利和对课堂活跃度的考虑,往往喜欢使用“小明的一天”等简单的情境,情境与知识之间存在直观的映射关系。但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此类简单的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使得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降低。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选用一些真实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情境来引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协商和表达诉求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教学片段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
情境:李女士一家入住新房不到一年,楼下玩具店开业燃放的烟花溅入其屋内,屋内电器被烧毁,家具、墙壁全部被熏黑且无法清除,造成经济损失达十八万元。玩具店老板承诺赔偿,却只给了装修队五万元,使得房屋恢复情况没有达到李女士的要求。于是,李女士就到玩具店找老板理论,其间发生争执,李女士打砸玩具店并驱赶顾客。经记者出面沟通,双方约定协商解决。
设问:一方是李女士认为自己房屋被烧且赔偿不到位,无奈之下才打砸玩具店;另一方是玩具店老板认为自己已出资赔偿,李女士无权闹事。你站哪方?为什么?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热情高涨、激烈辩论,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各抒己见。学生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1)李女士虽然无辜,但维权方式不对;(2)李女士这样做是无奈之举,是因为玩具店老板耍赖;(3)玩具店老板也很无辜,他不是故意的;(4)玩具店老板不对,他不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应真心实意地按要求赔偿李女士一家的损失。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以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件为蓝本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激烈的观点交锋和思维碰撞中明白了李女士和玩具店老板都不是绝对的无过错方,需从道德、法律两方面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考量和评价;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主动担责,坚守积极善良的道德品质,维权要依法进行。可见,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和具有挑战性的认知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注,激发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勇担社会责任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质疑、认清观点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片段2: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
情境:孙先生从河南来杭州旅游,入住了一家酒店。由于入住时间较晚,他没有找到车位,于是把自己的车停在了其他车的前面。孙先生认为这个时间点停在酒店停车场的车子肯定都是要过夜的,因此他停好车后就回到房间准备洗澡睡觉。当晚12点21分和12点30分,孙先生的手机响了,但他没有接到。直到他看到交警给他打来的电话,才知道自己的车挡住了别人,需要挪车。然而,当他来到停车场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子已经被人撞开了。孙先生称自己的车严重受损,维修费用大约需要两万元。然而,保险公司认为这是孙先生的故意行为,不予赔偿。
设问:(1)你认可孙先生的做法吗?如果不认可,请提出更妥当的做法。(2)你是否认可被挡车主的撞车行为?说说你的看法。
在课堂上,学生普遍认为孙先生的停车行为和被挡车主的撞车行为都是不可取、不理智的行为。在提出建议的环节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精彩的建议。针对孙先生的行为,一些学生建议孙先生应主动留下联系电话,以方便自己和他人,尽量不影响他人出行;另一些学生建议孙先生在入住酒店时可以让酒店前台帮忙停车。针对被挡车主,学生建议他向酒店前台询问或报警,如果急需使用车辆,也可以选择打的或者找亲朋好友帮忙,明天再来取车。
这些建议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参与和回应公共事件,学生可以成为有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给出自己的评判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也体现了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充满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
二、真问题驱动公共参与认知
知识的获取来自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4]。在一个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中,驱动型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展开讨论,进而促使学生搜集信息、分析资料并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注重问题导向,正视学生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和疑问;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现有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并对学生的价值导向进行规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加强规则、秩序、冲突解决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实现说理性和启发性的统一。
教学片段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
围绕上文中李女士维权这一情境,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来推进教学流程。
问题1:若李女士选择打官司,那么这一官司该怎么打?要不要写起诉状?起诉状又该怎么写?法院会不会受理这一案件?李女士的这一官司能不能打赢?为了解决上述困惑,李女士一家可以找谁商量呢?
问题2:在诉讼过程中,法院要求李女士提供房屋受损的照片,若李女士拿出她拍的照片后,对方却说她的照片是处理过的,她该怎么办?李女士可以找哪个机构证明自己?
问题3:李女士准备起诉,但她了解到诉讼费用较高,但法律援助是免费的,于是就想去申请法律援助,这样做可以吗?
教学片段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
被撞车主孙先生看到车被撞后选择报警找警察处理。警察介入后,找到了被挡车主。双方经过协商后,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共识。于是他们选择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此事。
为了让学生直观了解他们处理此事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剧来呈现相关情景。情境是形式,知识是内容,情境的设置应该在知识生发处,为知识提供一个表达的方式[5]。
(第一幕)孙先生看到车被撞后报警找警察处理此事。(第二幕)双方协商无果,对赔偿金额无法达成共识。(第三幕)采用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的过程。
这种教学设计能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借助真实问题的驱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开展自主探究。学科知识表达在情境探究中水到渠成,知识学习在问题的驱动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围绕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会主动地了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的证据保全公证职能以及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等知识,为公共参与素养的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维权知识过程中能逐渐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培养遵守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
三、真行动提升公共参与能力
我们只有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它们。同样的,课堂活动和任务也应该摆脱实际课堂的限制,要求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6]。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心设置情境和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认知,还要设置课外实践活动环节,加强课堂内外联结,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让核心素养从理念走向行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片段5: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情境:王先生在浙江温州叫了一辆网约车,上车后发现驾驶员是一位没有双腿的残疾人,这让他感到很不安全。他将这件事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甲: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在这辆车上,你会选择中途下车还是继续乘坐?如果你在叫车前了解到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你还会选择这位司机吗?
网友乙:既然残疾人能够拿到C5驾照(准驾车型为残疾人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那么他们应该也有开网约车的权利,为什么不能给残疾人提供这个机会呢?
网友丙:如果网约车平台提前告知乘客司机的身体状况和驾驶证信息,让乘客有选择是否下单和乘坐的权利,那么大部分人可能还是可以接受的。
设问:你倾向于哪位网友的观点?为什么?
显然,从“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的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课堂知识讲授的达成度也很高。然而,真正困难的,既不是呈示教材,也不是提供信息,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教材的意义,并付诸行动[7]。在课堂讨论中,不少学生在谈及“如果事先知晓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你还会乘坐吗?”时,出现了一些分歧:不会乘坐,因为感觉不安全;会乘坐,因为觉得残疾人也不容易……于是,教师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究竟怎么做才能化解这样的纠结?学生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坚信残疾人司机的驾驶技术,他能开我就做;也有人认为网约车作为营运车辆,不同于助力摩托车,对驾驶人的身体情况和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残疾人不适合开网约车,帮助残疾人可以用其他方式。有学生直接跳出思维窠臼,抛出“反对残疾人开网约车就是就业歧视”“我们讨论的话题应该是新时代如何解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等论断,并从政府、立法机关、企业、个人等角度展开论述。
当学生仅仅被要求以重复的方式复述信息时,他们很难看到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而当学生被要求运用所学知識解决问题、作出决策或进行调查时,他们更有可能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探究性作业围绕真实情境,将学生置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者角色中,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模块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社会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了解社会,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做事。
在初中阶段,要想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和责任意识,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问题驱动和实践探究至关重要。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当然,初中学校也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内公共事务的机会,拓展学生参与校外公共生活实践的途径,为学生的公共素养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98.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53.
孔令启,吴美燕,郝敬艳.政治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的有效性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6:62.
玛丽·凯·里琪.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26.
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