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賢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与《中国教师》杂志合作开办的“史鉴”专栏今天终于开栏了。专栏主持人孙昕编辑嘱我写几句话作为开篇词。作为合作方的代表,我义不容辞,理当从命。
2022年9月,孙昕编辑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策划,即通过开设一个栏目,在教育史研究者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之间搭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教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走近一线教师,为丰富广大教师的知识储备、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一设想得到教育史学界同人的高度认同。经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同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秘书处与《中国教师》编辑部很快就合作开办栏目达成共识,并向教育史学界同人发出约稿,得到了学界同人的积极响应。经半年筹备,“史鉴”专栏终与读者见面。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教育刊物与学术组织开展类似的合作。期盼在广大作者、读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下,专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越办越好,为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外延,教育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师德师风、学科知识、转化或传授知识的方法和艺术等,无疑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在这些要素之外,其实还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对以上要素起着支撑作用的要素,即全面、客观和系统地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方法。而要形成这样的思维方法,历史认识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他们思考教育问题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他们的思考结果,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如此等等,所有这一切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为思考和解决日常工作遇到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获得多种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且有利于形成一种思维的纵深感,站在更高的高度,从事物相互联系、整体的和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克服就事论事、固守一隅的思维缺陷,从而提高思维的品质。我想这也就是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其中的深意所在吧。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會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