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历融通观,另一种“启蒙”

2023-07-21 10:51苑天舒
环球人物 2023年14期
关键词:律学消长启蒙

苑天舒

历,是人类长期观测天象,逐步形成天象的推演方法,并形成人们日常所用的日历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长、最全的天文实测数据的国家,有接近三千年不间断的阴阳合历。律,在古代中國有着崇高的地位,历代王朝的建立都要做一个基本工作——定律。《汉书·律历志》:“度量衡出于黄钟之律也,律以截竹为管,而度有丈尺,量有斛斗,衡有斤两,三者皆取法于律,故曰法制。”这就是所谓的“同律度量衡”,先确定律——律管长度,再确定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律,是所有法度的基础。在汉以前,“律”与“历”始终是并行的,“律”“历”的研究代表着中国古代最高的科学成就。

何为“律历融通”?中国古人很早就会根据观测日影的消长来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对应着阴阳盛衰变化的一个周期,也对应着地气升降的一个周期。地气的升降配以能发声的律管或者钟磬琴瑟等,就可以发出清浊不同的响声。声音的清浊形成了律,与日影消长这一历的基本现象相对应,这应该是中国古人对律历合一思想的最朴素理解。

明代朱载堉所著《律历融通》,开篇即阐释了律历融通的基本思想及来源。从河图、洛书产生五行、五音开始,经过术数的演变、四季阴阳的变化,从而得出律历的关系:

“历者,礼之本也;律者,乐之宗也。何以言之?夫历之兴也,测景(同‘影)于天,景有消长,因之以考分至,以序四时,而五礼本之;律之始也,乐以应天,治礼以配地,故曰‘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而相错综也。”

律历融通,古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朱载堉从两个方向论述了律与历的相通之处:一是律之数与历之数相通;二是律之理与历之理相通。简略说“数相通”:律数十二,分别对应十二月,十二律正半(本音与高八度音)配二十四节气;律音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纲纪,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律有旋宫转调之应用,五声乘以十二律得六十调,对应六十甲子一周期;律吕相距大率30又7/16(古法数)与日率30又699/1600(今法数)相通。

在理的方面,朱载堉是怎么解释律历融通的?在每一项可以类比的数字后面,他几乎都有长篇文字来解释出处、阐明道理、说明理由。这里仅举几例来说明。

理相通的基础是,无论律与历都符合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规律。

理相通表现在律与历有类似的运行规律。《律历融通·律均》中说:“此之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生生不已,转转无穷,而与《大易》之理相合,造化自然之妙用也。”

理相通也表现在律与历数相合的过程,起源于河图洛书,方法则均为象数之学。《律历融通》序言中说:夫“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象之与数,若异用也,而本则一;若殊途也,而归则同。不明乎数,不足与语象;不明乎象,不足与语数。是故欲明律历之学,必以象数为先。”

理相通还表现在律与历的实测方法中的相通之处。《律历融通·律景》中有“天效以景,地效以响”,“景即晷也,响即律也。景有修短,律有清浊;景有消长,律有损益。其理一也。故冬至景极长,而配之以黄钟半律则极短;夏至景极短,而配之以黄钟正律则极长”。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那么,律历融通可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起始点,也是最基本的应用之一。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话来阐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通理,尤其是在思维、逻辑、基础数理等方面,有很多都是相通的,也就是有一个整体观念,律历融通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人们的思想分成细条状,文理不相通、理工不相通、物理化学不相通,甚至医学中消化系统与心脑血管也不相通,这是现代人强调技术的结果,也是脱离了整体性思维的结果。而古代的朱载堉和他的“律历融通观”能给我们现代人以另一种“启蒙”。

《律历融通》的作者朱载堉,是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律历学家、音乐家。他是明太祖九世孙,父亲朱厚烷被册封为郑恭王。当年,他做了两件令当时世人震惊的事:一是“席藁独处十九年”。朱厚烷因直言上谏而获罪,被软禁整整17年,载堉不满,遂在宫门外筑土室居住,潜心攻读儒家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亦研读乐学、律学、算学著作;二是“七疏让国”。朱厚烷去世后不久,载堉七次上疏让爵,以正伦序。

然而,真正让朱载堉屹立于世界的是他在律学上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建立起等比律制和创制等比律管的科学家。等比律在的著作中称为新法密律,即现在所说的十二平均律,与纯律、三分损益律为并行于音乐界的三大律制。为了计算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用一个81档大算盘,对2开12次方,算出的数值都达到25位数。

用数学来归纳乐音高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现的一个自然规律。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发现五度音程的弦长比为2/3,奠定了西方“五度律”的数学基础;中国春秋早期的管仲发现高五度或低五度音程的弦长比为2/3和4/3,奠定了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的数学基础。16世纪的朱载堉以“乐学”和“律学”来确定音乐之学,“乐也者,声音之学也;律也者,数度之学也。” 他认为,算学是创建一种新的乐律体系的有力翅膀,“所以羽翼其书者也”。

叙述十二平均律的“密律”运算,朱载堉总共用了472个字,后人写道:“聊聊472字,却震撼了世界乐坛,改变了人类音乐的前途与景观。”

猜你喜欢
律学消长启蒙
“不存在”中的存在——律学数据的实践来源、科学依据与理论价值
西汉扬雄《太玄》律学思想的初步认识
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由京剧净行“尚派”成立问题而生的思考
音乐:律学理论的实践意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
从相关句式的消长看使成式的产生
律学研究方法论探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塘社会群体构成及演变消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