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元丽
【摘要】《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其语言清新隽永,意境幽静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译本在整体上再现了原作的音乐美和形象美。本文拟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朱纯深的《荷塘月色》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典型译例的分析探究散文英译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希望借此研究拓宽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解释范围,同时也可以丰富散文翻译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荷塘月色》;“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09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3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迎来了一个向外表达自我的最好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文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外国受众了解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窗口。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向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荷塘月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名篇,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译本的传播是我国对外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促进中西文化互鉴的重要媒介之一。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译本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作的文体特征与审美效果,有效地实现了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与借鉴的目的。推动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加强文化输出,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和探讨散文英译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综述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生态翻译学研究途径,是一种运用生态理性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2]。它衍生于中国本土,最初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此部分将概述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核心理念。
(一)发展历程
生态翻译学于2001年在中国应运而生,茁壮发展至今,已然具备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其发展主要历经了“立论”“倡学”“创派”三个阶段。
2001年至2004年为“立论”阶段,即理论的初步提出与构建阶段。2001年12月,胡庚申在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翻译的本质、过程及原则,初步搭建起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构架;2004年,胡教授出版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在书中,他围绕达尔文进化论的“适应与选择”这一主线建构起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
2005年至2009年为“倡学”阶段,即倡导更多学者学习与研究生态翻译学。2006年,胡庚申在“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生态翻译学诠释》的论文,首次在国际场合正式引入生态翻译学概念;2008年,胡庚申在其发表的《生态翻译学解读》一文中,系统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以及理论发展空间与局限等;2009年,《上海翻译》率先开设了“生态翻译学研究专栏”,并邀请专家撰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2010年至今为“创派”阶段,即成立生态翻译学流派。2010年成立的“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2011年创办的会刊《生態翻译学学刊》以及连年召开的“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3],都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生态翻译学流派已蔚然可观。随着生态翻译学流派的成立,“倡学”也在持续深入发展。自2011年以来,胡庚申致力于不断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为其提供深入的理论阐释与补充,从而使其理论框架更为清晰明朗。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奠基者,胡庚申教授十年磨一剑,建构并完善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开辟了新的综观翻译研究的视野。近二十年来,在他的引领下,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兴未艾,生机勃勃。
(二)核心理念
“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4]该理论从生态学视角,主要阐释了如下四个核心理念: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过程、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方法。
上海大学方梦之教授将翻译的生态环境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5]此处的翻译主体是广义的,是指所有参与翻译活动的生命体,包括译者、作者、读者、资助者、出版者等。外界环境则是指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的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环境等的总和。
生态翻译学认为,“适应”与“选择”是翻译过程的实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既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对译文实施选择。翻译因此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6]。为了获得最佳的译文,译者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做出适应与选择。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具体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7]这一翻译原则对于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它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既要尽量维持原文的生态,也要尽量维持译文的生态,使两种语言和文化在生态上保持平衡与和谐,以确保信息交流顺畅。
生态翻译学理论将其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的指导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8]。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关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各维度之间的互通与和谐共生,再根据源语和译语的生态环境在三个维度之间进行翻译的适应与转换。
二、《荷塘月色》的文体特征
《荷塘月色》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其行文结构看似松散随意,实则独具匠心。在原文中,朱自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幽美宁静的月下荷塘图。此部分将主要从语言表达、句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阐述《荷塘月色》的文体特征。
(一)语言表达
在语言表达方面,原文的语言具有清新质朴、生动简练、自然流畅以及富有诗意的特点。在遣词造句上,作者十分考究,却又未经刻意雕饰,显得浑然天成,别具一番韵味。此外,朱自清还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绘声绘色的叠词来展现语言的韵律美。如“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这些叠词的交错使用让原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同时营造出一种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二)句法结构
从句法特征来看,《荷塘月色》的行文舒缓而优美,自然且流畅。在句式安排上,全文构思新奇精巧,朱自清在文中交错使用了大量的长短句,使得行文错落有致且富有变化,极具节奏感和音乐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此处长短句的交错使用减缓了行文速度,产生了一种舒缓流畅、抑扬顿挫的韵律美[9]。其次,原文还使用了大量的平行结构,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此句结构对称,句式工整,属于典型的平行结构,体现出散文的对称美与均衡美。
(三) 修辞手法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運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鲜明的比喻,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等。原文中比喻的运用十分贴切得当,生动形象;有生动的拟人,比如,“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处作者将荷塘的白花拟人化,使得白花清新可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出神入化的通感手法,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运用了通感手法将嗅觉转化为听觉,通过歌声的美将风中的清香进行具体化描摹,使之突破语言的局限,进而增强原文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荷塘月色》英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需要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接下来,文章将结合“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对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译本展开具体分析。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对源语言的语言形式和句子结构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达到适应目标语语言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背景以及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在行文习惯、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英两种语言差异,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以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维度上的平衡。
例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译文: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
例1原文是典型的无主语句,根据原文的语境,此句省略的主语应是“我”。考虑到中英语言形式的差异,朱纯深先生在其英语译本中采取了增添主语“I”的翻译技巧来处理,使之符合英语的句法结构,以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外,朱纯深准确理解了原文中“不宁静”所表达的含义,即当时朱自清心中充满了苦闷与纠结的情绪。在英译时,为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朱纯深在语言维上做出了适应性选择,将“不宁静”译为“upset”,准确传达出原文作者的苦闷情绪,使目标语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2: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译文: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
例2原文是典型的平行结构,“热闹”“冷静”“群居”“独处”四个词语作并列宾语。译文为了适应英语的语言结构,在语言维上做出了选择转换,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原文做出解释,首先将“热闹”和“冷静”这一对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再将“群居”和“独处”这一对动词转换为介词短语,从而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语义。其次,鉴于英语是一门形合语言,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常利用连接词来连接句子,因此朱纯深在译文中进行了语言维的转换,接连使用了两个连词“as much as”来衔接前后文,以展现前后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译文此处两个连词的使用既保留了原文的平行结构,又维持了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维度上的平衡和谐。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选择转换侧重于双语文化内涵的阐释与传递。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因此译者在英译时应将目光投向双语文化差异,力求维持原文与译文在文化维度上的生态平衡。在面临某些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内容时,译者应心系目标语读者,并在文化维做出妥协性转换,整合出符合目标语文化语境的译文,避免造成歧义和误导。
例3: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译文:So those charming youngsters row their sampans,heart buoyant with tacit love.
例3在原作中,朱自清为了描绘江南采莲的热闹景象,便在文中引用了古诗《采莲赋》。此处的例句大意为此时正值采莲时节,俊男美女摇起船儿荡漾柔情。例句中蕴含了一些古汉语词汇,其中“妖童”在古汉语中代指美少年,“媛女”代指淑女或者美艳的女子,而“心许”则指的是心中互生情愫。考虑到英语读者缺乏对应的文化背景,对此类古代汉语词汇的含义并不了解,因此译者在英译时进行了文化维的选择转换,采取意译法,将“妖童媛女”译为“charming youngsters”,即俊男美女,将“心许”译为“tacit love”,即心照不宣的爱意,从而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在文化维度上的平衡。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注重传递原文的语言特征与文化内涵,还应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实现。从翻译的本质来看,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选择转换的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考察译文是否实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就散文翻译而言,其交际意图体现在译文不仅应传达出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还应再现原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效果,进而使目标语读者得到审美愉悦。
例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译文: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例4原文运用了叠词“曲曲折折”“田田”来修饰“荷塘”和“叶子”,营造出月夜荷塘幽美朦朧的意境。在汉语中,叠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在英语中却几乎少有叠词,翻译难度颇大。此时若采用直译法来翻译叠词,势必会造成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朱纯深在英译时首先考虑到交际维的转换,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来处理原文中的叠词。在译文中,朱纯深将“曲曲折折”译为“winding stretch of water”,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蜿蜒曲折的荷塘的形态,而且巧妙地借助了英语中押头韵的修辞手法来传递出原文中叠词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节奏感;“田田”则译为“a silken field”,形容词“silken”兼具触觉和听觉的美感,一方面让人不禁仿佛触摸到如丝绸般柔美而绵密的荷叶,同时清辅音/s/的运用使得行文极具音律美,营造出一种飘逸灵动的意境美,从而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审美功能。
四、结论
肇始于中国本土的生态翻译学虽然是近年来翻译领域的新起之秀,但它极具宏观性和前瞻性。自2001年发轫以来,生态翻译学已走过二十余载的历程,在众多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发展下日趋走向成熟。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的英译本精准地把握了原作的艺术神韵,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审美功能。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了朱纯深版《荷塘月色》英译本的典型译例,得出了以下结论:朱纯深版《荷塘月色》英译本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在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三个层面都做出了适应性选择转换,维持了源语和译语生态上的平衡和谐,有效地实现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在生态翻译学的关照下,朱纯深版《荷塘月色》英译本不仅准确有效地传达了原作的文本内容,而且成功地还原了原作的文体特征和美学功能,从而建构起中西文化互鉴的桥梁,助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何良.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J].红旗文稿,2019,(17):37-38.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冯全功.立论、倡学与创派——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J].山东外语教学,2015,36(06):106-110.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29(06):11-15.
[5]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01):1-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49-52.
[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02):5-9.
[9]刘雪梅.散文翻译中语言美的艺术效果再现——以《荷塘月色》英译为例[J].作家,2011,(08):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