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研究

2023-07-19 17:54:27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弘扬中华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的主题之一;另一方面,语文课程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享受精神乐趣、满足情感价值需求,最终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我们在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班级教育教学多向立体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16-003)时,阅读了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文忠著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一书。本书内容翔实,结构严谨。

本书共有八章,第一章是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根基,讲述了二十世纪的三次国学热、现代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等内容;第二章是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国学经典的现代价值、文学经典的永恒魅力等;第三章呈现了国学经典教材与教法;第四章从古诗鉴赏、古文精读、人物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古代诗文的教学艺术;第五章从传统经典教学的反思、接受史研究的多重思路以及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古代诗文的教学新思路;第六章阐述的是古代诗文评与诗文新解读;第七章介绍了传统蒙学的育人思想与智慧;第八章介绍的是蒙学经典的文本解读。作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是这种精神气质的传达方式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气质的责任心,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文化之美,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作者还提出,教师要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与此同时,作者还提出了经典研习的途径与方法:1.对于经典的作品要认真研读,尤其要选取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4.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学习传统文化作品时要融入个体生命体验;5.不断增强文化鉴赏能力,以赏析和评论的方式进行理解。这些途径与方法,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实现方式,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这提醒一线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现。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方式。这本书或许可以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张灵玲)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弘扬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41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