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评价改革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以家、校、社会协同为支撑;它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参与性为原则,注重对学生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与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新的教育理念也呼吁评价方法的变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行为银行”积分制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式,通过给予或扣除积分来激励或惩戒学生,从而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形成责任感、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这是一种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和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但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尤其是对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的评估。因此,本课题将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行为银行”积分制的构建与实施为抓手,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革新和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也为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提供助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和实验观察,本研究从“评价理念的科学化”“评价内容的生活化”“评价方法的实效性和持续性”“评价结果运用的进阶性和完整性”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评价理念的科学化。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目的、以促进为导向的评价理念,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和形成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和潜能的开发,避免单一化和结果化的评价倾向;要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关注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的作用。例如,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小学生综合素质积分制评价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应用,运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志、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价,逐步提高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是评价内容的生活化。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设置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价内容,涵盖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反映学生的创新、探究、合作、实践等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将“行为银行”积分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将课内外学习、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等多种活动纳入评价范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参与和体验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是评价方法的实效性和持续性。要根据不同年段和不同评价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如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等。例如,通过建立“行为银行”积分制管理机制,明确积分规则和标准,设定积分项目和权重,规范积分操作流程,建立积分奖惩机制。
四是评价结果运用的进阶性和完整性。要将综合素质积分制评价结果与招生录取相结合,增加学生、家长和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可度和重视度。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培养和发展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通过“行为银行”积分制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项素质发展情况,形成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概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