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辽宁省绿色低碳支柱产业的对策建议

2023-07-19 18:00:39李宏岩
辽宁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

李宏岩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辽宁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分析发展绿色低碳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新能源相关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绿色低碳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挑战;绿色低碳产业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必须面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挑战。与辽宁省面临的艰巨转型任务相比,时间并不充裕,抢抓机遇的时间窗口不容错过。“十四五”时期是辽宁省打牢低碳基础、培育发展低碳支柱产业的关键阶段,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结合辽宁省实际,引育重大低碳产业项目,推动布局低碳产业链,形成支撑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新动力源。

一、充分认识辽宁省全面绿色低碳发展的紧迫性

碳达峰碳中和为辽宁省带来中长期政策机遇和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使辽宁省面临白热化的产业竞争挑战和更加紧迫的结构转型挑战。

绿色低碳支柱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已成为全国各地区竞相发力的主战场。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的产业链较长、辐射面较广,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和相关其他行业产生较大的推动力,技术扩散和经济乘数效应显著。同时,这些产业投资巨大,可以创造众多的就业岗位,能够成为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的重要力量。经初步估算,绿色低碳产业将在近几年内迅速发展,形成庞大经济增量,2030年前,全国太阳能和风电每年将新增投资超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目前,已有江苏、浙江、四川等多个省明确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重点企业也纷纷加速低碳转型或布局低碳产业。宝武钢把钢铁冶炼全流程电气化作为低碳冶金的重要技术方向,在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比亚迪更是宣布,自2022年3月起,停产燃油汽车。

辽宁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前瞻性仍显不足,把“双碳”更多理解为限制而非机会;一些企业转型动力不足,仍在等待观望。辽宁省已经错失了发展计算机、手机制造行业的巨大产业红利,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行业也普遍进入存量竞争期,如果不能在这次产业优势重构中选好赛道占据一席之地,将可能陷入被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设定了时间期限,也明确了量化目标,这令辽宁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紧迫。辽宁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和石化、冶金、燃油车领域在此目标倒逼下,必须加速绿色技术迭代或选择新的低碳技术路线,否则将在未来经营中面临越来越高的环境成本,曾经的优势可能迅速变为包袱。据估算,辽宁省钢铁行业若全面实现超低排放需投资约190亿元,每年增加运行费用约40亿元。“双碳”目标也改变了对辽宁省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投融资预期,高碳行业金融供给将在政策窗口期过后显著恶化,进一步推高社会和企业转型成本。这就要求辽宁省必须利用好国家政策窗口机遇期,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支柱产业,以增量带动存量,推进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

二、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支柱产业的建议

面临“双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辽宁省应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好普惠制度供给,抓住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培育壮大辽宁省优势绿色低碳支柱产业。

(一)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作为东北电网负荷中心,辽宁省是全国清洁电力消纳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99.2%,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备加速布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良好基础。“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要倍增,到2035年装机量至少还要再翻一番。其中,仅风电、光伏项目年均投资超过200亿元。辽宁省没有本地头部企业,但交通路网发达,具备一定的本地配套能力,可通过引入总装企业,与辽宁省科研院所、原材料及部件供应商建立产业联盟,集约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区。风电塔筒成本占全部建设成本的15%左右,其中80%原料为钢铁,技术壁垒不高;大连瓦轴在风机主轴承市场份额仅占4%左右,但是补齐产业链、实现国产替代的重要一环;鞍山迈格钠永磁悬浮轴承技术可大大减小维护成本,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营口金辰机械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装备全球领先,产能占比近40%,是宁德时代等光伏巨头重要装备提供商;锦州阳光能源光伏组件技术世界领先,产品除供应国内,还销往美、日、德等国家;一重大连是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重要供应商。应进一步完善奖补政策,鼓励总装企业选用辽宁省优质原料、部件及技术,面向未来研发储备碳纤维超长叶片、超大永磁悬浮主轴等技术,争取在一段时期内将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技术优势。除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外,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市建设海上风电项目。

储能领域将迎来发展风口。按照《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全国抽水蓄能投产规模要在10年内翻两番,辽宁省应抓住发展时机,争取纳入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13个抽水蓄能项目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此外,四川等省针对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全力布局锂电池等化学储能项目,辽宁省也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制定辽宁省储能领域发展规划。

(二)打造应用场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全国汽车产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竞争空前激烈。2021年,华晨宝马产量超过70万辆,首次成为国内豪华汽车产量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但也应看到,其新能源车销量仅4.8万辆,而特斯拉交付32.1万辆。目前来看,辽宁省尚不具备自主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条件,可以引进行业知名企业,联合打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借鉴国内试点地区经验,在城市更新中合理布局建设充换电站,提升交通基礎设施智能化水平,鼓励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率先采购使用,扩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做好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售后文章。可与智能出行相关企业合作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区域5G网络覆盖和智能感知系统布设。支持丹东黄海新能源客车智能化差异化发展。

氢能是长距离运输车辆理想的低碳能源,辽宁省具备低成本氢源优势,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加速发展的客观条件,有望助力辽宁省弯道超车。应重点推进沈阳、大连、鞍山等地区氢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车用氢能装备,加强对日等国际合作,瞄准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争取率先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氢能商用化突破。

(三)加速低碳转型,引导绿色建筑产业集约发展

随着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建筑业也随之进入高质量集约发展阶段,全面绿色转型恰逢其时。近日,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根据新标准,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应支持光热、光伏企业研发生产分布式太阳能利用产品,帮助其对接建筑业企业,争取更多选用本地配套产品。辽宁省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整体地销市场产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应在实行错峰生产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为装配式产业基地的新模式。辽宁省菱镁资源丰富,要发挥优势集约利用,发展轻质新型耐火建筑材料。辽宁省建筑材料生产商众多,应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其增加高性能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环保玻璃等绿色建材供应比例,鼓励建设项目优先选用绿色建材。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可借鉴其他省经验做法,出台支持政策加以鼓励,如对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给予容积率奖励,提前办理预售许可证,提高购买者贷款额度,在住房价格监测体系中单独计算,等等。

(四)多渠道扩大绿色低碳金融规模

“双碳”目标显著改变了市场投融资偏好,资金纷纷涌向新能源、储能,甚至碳捕集等领域,主动规避对火电、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的长期投资。辽宁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资金量庞大,叠加辽宁省金融风险仍处高位,金融机构授信明显不足。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用好央行绿色金融支持工具的同时,辽宁省也有必要设立政府引导的绿色低碳转型基金,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省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可作为重要投入方,省市国有资本也应参与出资,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在绿色债券方面,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与建设运营项目、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改造项目等;发挥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碳汇能力强等优势,大力推行碳中和、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公园建设等主题债券。抓住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契机,推动优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助力低碳转型。大力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環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探索环境权益交易品种,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积极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依托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绿色金融交流合作。

(五)围绕新支柱产业深耕绿色低碳服务业

绿色低碳发展将催生一系列服务产业,如新能源运营维护、老旧电池和零部件回收再利用、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等,垃圾回收等领域也将快速发展。风电、光伏设计寿命分别是20年和25年,经过“十四五”“十五五”跨越式发展建设,2030年起,新能源发展将转变为建设与维护并重,辽宁省应发挥本地配套优势,积极培育本地运营维护专业企业、团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迎来报废期,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百亿元级别迅速上升至突破千亿元,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积极扶持电池回收产业,相关企业注册量爆发式增长,辽宁省也可出台相应政策,谋划建设电池回收产业园区,推进回收电池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诸多领域进行梯次利用。在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方面,营口绿源在节能环保一体化技术等领域走在国内前沿,市场空间广阔,应帮助企业满足资金需求,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同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创新合同碳排放管理等服务。在垃圾处理和焚烧发电供热方面,目前技术已较为成熟,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占用,部分取代燃煤锅炉以置换能耗指标,应加快引进头部企业布局建设,做好并网发电、碳减排核算、及时结算垃圾处理费等工作。

总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辽宁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未来,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中,辽宁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能级,从而实现全面振兴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中心(辽宁省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
浅议知识环境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中国市场(2017年15期)2017-06-05 09:12:38
我国蔬菜价格保险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视界(2017年2期)2017-04-18 17:42:32
中式烹饪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究
消费导刊(2017年2期)2017-04-10 21:14:26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问题探讨
经济师(2017年2期)2017-04-10 06:51:20
中韩经贸关系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分析
大众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传播(2016年9期)2016-07-13 22:02:28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营口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19期)2016-06-06 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