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基础及路径选择研究

2023-07-19 18:00高佳琪吴晓龙
辽宁经济 2023年5期

高佳琪 吴晓龙

〔内容提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提升辽宁省创新产出与创新能级的重要载体。辽宁省科研底蕴深厚,通过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建设,吸引了许多优秀科技人才,培育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形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架构。结合辽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基础,发现辽宁省与创新强省相比在创新群落多样性、创新资源引育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开放性方面还存在差距。基于此,从创新物种培育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生态系统结构等方面提出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群落;创新资源

注:本文受辽宁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JH4/10100013)资助。

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创新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3年辽宁省政府发布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高地。辽宁省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名14位,与科技创新强省还有一定差距,且省内各城市创新能力差距也很大。如何提高区域创新产出与创新能级是辽宁省在塑造发展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关键所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网络效应性、协同共生性、本地嵌入性、自组织调节性和自适应性等特征,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经济与环境协同共生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能够提升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基本要素

学界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从网络结构、地理空间、制度环境等视角进行了阐释。网络结构视角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所有行为者、正式机构和组织围绕“焦点价值主张”组成的具有多边关系的互联网络;地理空间视角下则强调空间接近与集中在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因为各创新主体在特定区域聚集产生和利用新知识从而促进区域内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创造;制度环境视角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和联系总是发生在特定的体制、监管和社会文化等制度环境中,制度环境的特殊性将会极大影响创新活动。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研究,可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解概括为,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中,创新群落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协同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与创造价值,并形成相互依赖和共生演进的有机关系。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区域创新的引擎,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是支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涵盖人力、财力和物力三方面。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物质基础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

二、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基础

辽宁省拥有普通、职业高等院校114所,集聚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一批科研机构和大学,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鞍钢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石化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辽宁省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政策,构建了良好的创新生态。辽宁省已经形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架构。

1.创新群落不断壮大

辽宁省高等院校数量、中科院院所数量、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都居东北首位,在全国也处于前列,科研底蕴深厚。截至2021年底,辽宁省有高新技术企业8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58家,培育雏鹰企业3017家,瞪羚企业54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创新群落不断壮大。

2.创新资源持续输送

2018年以来,辽宁通过揭榜挂帅科洽会、“带土移植”引才推介会等活动,引进域外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团队391个。依托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聚才能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1100名。通过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新增企业科技人才2万余人。实施“兴辽英才计划”、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梯度培育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引进+培育的方式,加速集聚创新人才,保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人力资源源源不断。

地区专利技术的持有量能够反映该地区创新技术资源与创新产出情况。2021年辽宁省三种专利授权8019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18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三名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科研單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三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3.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在政策环境方面,政府出台了《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等,从政府财政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评价机制等方面支持创新,为科技创新厚植土壤。

三、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路径

辽宁省是东北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地区,其战略地位对未来东北区域的整体竞争实力十分重要。辽宁省虽然在创新群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与广东、江苏、湖南等省份对比,在创新群落多样性、创新资源引育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开放性方面还存在差距,制约着辽宁创新效率的提高。

1.完善创新物种的培育机制,增强创新群落多样性

辽宁省与广东、江苏、湖南等省份对比,在高等院校数量、中科院院所数量、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上有优势,但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差距,尤其在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地区高科技企业发展有助于带动当地创新活动,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能够带动区域生态系统深层次发展。高科技企业在成长各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同,辽宁省要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将企业成长全过程服务与关键时期精准扶持相结合,精准实施“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辽宁省有很多行业或细分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培育出很多行业领军企业,但是在相关行业产业链条的“显示度”却较低。辽宁省应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等重点发展的产业,一方面培育本地企业成长为创新头部企业,一方面着力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增强创新群落多样性,助推万亿级产业基地的建设。

2.以高效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提升创新资源的引育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促进资源的汇聚、融合、释放资源的效能,从而实现对科技成果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高效能的科技创新平台会形成共建共享机制,能够汇聚来自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等不同环节的、区域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多元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合作,围绕重要创新方向和创新前沿进行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并依托平台效应,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实验室不仅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孕育地,更是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辽宁省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在全国处于前列。辽宁省要充分发挥在实验室建设上的优势,汇聚培育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研发机构和研究团队。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能够整合知识、人才等资源,使区域间建立起更广泛更便捷的合作关系。辽宁省应当基于雄厚的工业基础,围绕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市的优势科技资源,加强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提高產业、高校及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

仅依靠政策、资金吸引来的创新资源可能会“水土不服”,也可能“只开花不结果”。但是高效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会吸引匹配的创新资源“择良木而栖”,优秀创新资源的聚集又会促进高效能创新平台的发展,培育新的创新资源,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形成“平台聚资源,资源兴平台”的良性循环。

3.加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协同作用,带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对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来说,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如同“木桶原理”,当有一块短板出现时,整个系统的协同程度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连、沈阳和盘锦产业基础扎实、创新投入大、创新载体完善、区位优势突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然而其他城市在创新投入、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本等方面都欠缺,子系统之间又缺少各要素联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间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协同演化会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更具活力。因此,辽宁省应该处理好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关系,依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沈阳都市圈建设,大连、沈阳和盘锦创新生态系统强势发展的同时,通过扩散辐射效应与周边城市发生相互作用,保证各子系统平稳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4.构建N重螺旋结构,提高创新活动的开放性

市场环境是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动因,市场开放程度对创新要素互动程度有正向的影响。在开放创新环境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受大学、产业、政府的影响,创新生态系统内外部的各类区域利益相关者都会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各类区域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公众等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来源,他们与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实现可持续的协同创新与价值创造。辽宁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世界格局,通过构建N重螺旋结构,与区域内外、国内外的区域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高校、企业等区域创新主体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不断强化生态系统的兼容性,提高创新活动的开放性。

(作者单位:1.沈阳大学;2.沈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