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2023-07-18 17:59庄晓雯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游戏

庄晓雯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深入,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发展认知越来越深刻。要想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本文首先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内涵和途径进行了阐述,然后在分析这一领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提升幼儿合作认知水平、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合作技能的场景、关注幼儿合作情绪体验、积极整合家校资源等。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能力不仅影响千万父母期望达成的概率,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来说,面向未来成长、立足综合素质的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教育的关键环节。这一工作对幼儿的发育和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应当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在1990年至1994年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与社会性准备提供了逻辑基础。因此,在幼小衔接这一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成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的内在要求。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幼小衔接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一视角下,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应当进行不断地深化拓展。

(一)幼儿合作能力的内涵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过渡环节。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广义的幼小衔接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幼小衔接则主要指入学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过程。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合作能力这一指标的培养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纲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明确规定了“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教育目标,同时提出了“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这一具体的内容要求。

关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定义,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了“过程说”“维度说”等不同解释。例如:徐德媛将幼儿合作能力分解为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志和合作技能等不同维度;孙娇将幼儿合作能力定义为“发展基本礼貌、交流沟通、协调控制和互助共进等成长因素的过程”。在整合相关研究与实践体会的基础上,本文将幼儿合作能力定义为“幼儿在学习、游戏及日常生活中,合理判断自身与他人角色,在信任、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运用表达、组织、配合、分享等手段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必要性

合作是人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行为模式,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未来发展水平与社会适应性情况。对幼儿来说,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方面,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必然选择。相关生活经验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一定的合作能力是整合身边资源达成共同目标的关键,也是获得幸福感的技能基础。正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指出的:“假使一个儿童没有掌握必要的合作技巧,他就容易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无法动摇的自卑情绪”。

另一方面,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提升其社会适应性的内在要求。21世纪,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对人们的合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而言,合作能力不仅是适应未来教育的基本保障,也是顺应社会竞争的关键砝码。

(三)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合作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对幼儿而言,合作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游戏、学习、训练等。

1.合作游戏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关键途径。

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游戏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用易于被幼儿接受的指导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搭建建筑物的游戏中,由于材料通常都是一些大型玩具,没有一定的合作幼儿很难单独完成。此时,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到游戏中,自己扮演“总设计师”的角色,让较为活泼的幼儿扮演“施工项目经理”的角色,剩下的幼儿扮演不同班组的“建筑工人”。这样不仅可以让大家都参与到建构性的活动中,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感,进而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意义。此类游戏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能够通过建构过程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再如,在剪纸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分析设计、剪裁、染色、工具整理等不同环节的复杂性,然后组织幼儿进行基于功能的分组,有的负责设计图样,有的负责剪裁,有的负责色彩浸染,有的负责工具整理。如此一来,幼儿就能够发展出需求分析、职能设计、小组分工、资源共享等具体的合作能力。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总结评价,让幼儿在分享游戏成果的同时提高参与合作游戏的积极性。通过对合作游戏行为的正向强化,可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2.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学理论的日益成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活动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习得”的组织模式。与此同时,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共同的任务为目标、以小组或团队为载体、以责任分工为主要途径的互助性学习”。对幼儿来说,合作学习是弘扬其主体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以幼儿为主体的合作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以课程内容和学生基本情况为前提,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第二,开展小组化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小组中,幼儿扮演与其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相适应的角色。同时要求: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也要对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负责。第三,教师对小组学习过程负监督责任,适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支持。第四,师生进行小组学习结果的科学评价。

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来说,合作学习是提高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学习目标设定和科学的小组学习活动安排能够提高幼儿对“合作”的认知体验和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将很有帮助。

3.合作训练

国内学者的实验研究表明,故事讨论、体育活动、生活实践等结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干预性训练能够较好地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与能力。进一步的探究表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这些训练活动中,幼儿之间通常要发生商量、建议、观点采择等现象,这有助于他们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其二,协作性突出的场景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合作情感與成功体验;其三,这些训练活动有助于提升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判断力,而这对合作认知水平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徐德媛、伊文萍与孔令婕等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内容、载体与年龄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这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做以下分析。

(一)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小衔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均负有一定的职责。通常情况下,这一职责由幼儿园而非小学承担。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定位及内容上的模糊

在“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框架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通常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教师在这方面的定位与内容通常都是照抄照搬,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向。

2.合作意识激发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幼儿教师有意无意地过于看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一旦发现幼儿出现困难就上手指点。从表面来看,这能够帮助幼儿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然而,这造成了幼儿的依赖性,不利于激发他们通过合作来解决困难的主动性。

3.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幼儿园增设了游戏类项目,课外活动的时间也予以延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活动都容易受到形式主义的干扰,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没有真正起到增加幼儿之间合作能力的效果。还有一些幼儿园则顺应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主动压缩了合作游戏、合作训练等方面的时间,这就更直接剥夺了幼儿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机会。

(二)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结合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大致分析。

1.对幼儿合作认知水平认识不足

幼儿合作认知水平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也离不开长期的经验积累。对于很多一线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学历、工作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缺乏理性的认识,对其中的内在规律也缺乏精深的研究。

2.场景设计针对性不强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进行。然而,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教育在教学场景上通常要面向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缺乏针对合作能力培养的场景设计。

3.漠视幼儿合作情绪体验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情绪体验是幼儿培养和发展合作能力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学习、游戏等的“纪律”和“成果”更为重视。如此一来,那些听话的、安静的、智力表现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肯定和表扬。对于幼儿在合作过程中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教师往往存在一定的漠视,因为这通常不属于教学业绩的范畴。与此同时,对幼儿在学习合作、探索合作、分享合作等方面的需求,教师的观察往往也不够敏锐。由于时间、人数等方面的限制,教师的做法一般是鼓励幼儿参照优秀小朋友的做法,而不是以合作为导向的个性化引导。其结果则是幼儿失去了对于合作的情绪体验,也就更倾向于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4.资源整合度差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幼儿园的努力,也离不开家庭及社会的广泛支持。从目前的教学情形来看,多数幼儿园和家庭、社会的合作较少,资源整合度较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效率的效果。

四、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前文提出的一些问题,在此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与实践体会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升幼儿合作认知水平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知就很难有恰当的行动。要想培养幼儿的合作水平,首先就应当在深入研究幼儿合作认知水平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以及“如何开展合作”等问题。只有激发出一定的积极性,幼儿才会逐步完成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

对教师来说,应当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合作游戏、合作训练等途径来使幼儿认识自己和别的小朋友各有哪些长处、哪些不足。这样可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与好处,从而有效激发他们进行合作的愿望。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合作技能的场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基本规则与技能。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合作能力培养中,创设有利的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通过“值日生制度”的引入,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服务他人、共同创造和谐班级氛围的机会,从而提升对合作问题的认知水平。

(三)关注幼儿合作情绪体验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愉快、成功感或者胜任感等正面的情绪有助于增强儿童自信心。教师有必要及时发现幼儿潜在的合作需求,并对他们在合作中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的鼓励。在合作性的学习、活动结束之后,也应当进行全面的点评,通过丰富幼儿的合作情绪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其合作积极性。

(四)积极整合家校资源

根据人类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幼儿的能力发展会受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等相关社会微系统的影响。对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幼儿合作能力培养而言,有必要积极整合家校资源来提供立体化的支持。例如,通过幼儿园与家长联动开展“社会大家庭”活动,让幼儿体会到不同职业背景的父母是如何共同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这有利于帮助幼儿进入一种模拟的社会场景并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再如,引入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信等家园合作模式,让家长能够深度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双方携手进行幼儿合作技能的培养。

五、结语

在“10后”的幼儿群体中,有相当的比例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及亲戚的呵护下,这些孩子通常很少需要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面对幼小衔接及未来成长中的挑战,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策略来进行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幼小衔接为分析视角,对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内涵与途径与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回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有关各方加深对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伊文萍,孔令婕.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5):454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徐德媛.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孙娇.幼儿园足球游戏促进幼儿团队合作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160161.

[5]莫源秋.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6]裴芳丽.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9):134136.

[7]顾春花.在建构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J].家长,2022(23):114116.

[8]王英杰,张美霞,陶颖,等.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22(3):5364.

责任编辑:赵潇晗

本文系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FJNDKY22-61。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