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玲
[摘 要]固定资产是医疗卫生机构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也是综合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构成。基于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其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将分析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对医疗卫生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要求。按照新要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的客观存在,使得医疗卫生机构整体上的管理状况较差,所进行的管理也很难达成预期管理成效。正因如此,探寻更为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也显得越发重要。
1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1 醫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一般可以分为房屋建筑、办公设备、专用设备等,所谓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从财务层面进行的动态管理[1]。固定资产在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具体医疗服务及其自身整体发展中可以长期地发挥作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但其实际价值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也需要医疗卫生机构从财务层面对固定资产予以具体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确认、折旧等价值变动核算内容,同时相应的管理则要以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具体目标。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往往较大,尤其是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更是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密切相关。
1.2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因素
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根据具体影响因素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通常指相关政策法规的影响,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管理规定的出台、实施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站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角度看,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如基础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情况、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情况、管理方法的选用情况、管理评价的有效性等都会对实际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固定资产构成是否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是否坚实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正是由于实际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众多,相应固定资产管理也具有更高的复杂性。
1.3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极为必要。一方面,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足,各种不足交织在一起严重拉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因此,想要提升整体管理的有效性自然要以规范管理为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价值往往较高,一些专用医疗设备的价格也十分昂贵。作为医院总资产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整体管理情况会对医疗服务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整体运转、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2]。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新时期如何规范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如何提升管理有效性等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2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基础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制度层面存在的缺陷也成为实际管理中的不足。医疗卫生机构虽然是较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但制度化管理依然是最为基本的管理特征[3]。从理论上看,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都应当以基础性制度为指导。但一直以来,固定资产管理往往被看作财务管理体系下的一个具体管理构成,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其中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内容极少。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制定了与固定资产管理直接相关的制度,但不够健全,因此,制度也很难为动态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导致医疗卫生机构难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较为随意地进行管理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长此以往,势必会拉低管理的有效性。
2.2 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同时管理层需要兼顾的管理事宜也较为多样,这使得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系统性强的基本特点[4]。医疗卫生机构在持续发展中都进行了一定的固定资产管理,但经过对比与分析后不难发现,很多医疗卫生机构所进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并不全面,管理上的局限性较为明显。由于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往往将财务管理的重点归入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往往缺乏系统规划,制度层面缺乏较好的规范,前期管理规划不到位。特别是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人员缺乏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相应人员的管理理念较为传统,如固定资产维修、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等管理事宜很容易被忽视。部分管理事宜并未得到重视,实际管理中存在明显短板,即便在其他管理层面进行了诸多努力,最终的管理成效依然较差,这也是一些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取得突破的一个直接原因。
2.3 管理方法过于传统
对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管理方法的选用是一个具体的影响因素,其通常会对具体管理的进程以及最终管理的成效产生影响。当前,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创新性偏低,财务管理框架内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也较为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包括计划、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一些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种类更为多样,且整体规模较大,这通常也会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难度。由于具体的管理方法较为传统,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财务人员的依赖性较高,诸如验收、登记等环节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自然较低。涉及一些新的医疗专用设备采购以及一些老旧医疗专用设备报废或其他方式的处置时,短时间内管理工作量的加大也会进一步放大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较为传统的弊端,导致医疗卫生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十分被动。
2.4 缺乏有效评价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管理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也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各种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是敏感度较高的一项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也是管理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加之医疗卫生机构与一般的企业组织不同,其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内部也应当对实际管理情况予以评价。但实际上,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并未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有效评价,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机制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由于缺乏具体的评价机制,且实际管理中并未进行较好的评价,医疗卫生机构难以掌握管理方法应用状况以及真实的管理情况,加剧了管理上的盲目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有效评价,实际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会导致实际管理压力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机构难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取得突破。
3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强化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强化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夯实管理上的制度基础,强化基础性制度对具体管理活动开展的指导、规范性作用[5]。例如,某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进行了整体搬迁,当年度固定资产工作量直线上升,该医院结合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的变化,制定了更为新颖且符合自身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具体制度中,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权责关系、一般内容、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同时,财务部门成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对不同管理内容予以细化,为创造规范化程度更高的管理环境提供了帮助。得益于相应制度的建立,该医院近两年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也较为良好。对其他医院而言,也应当将制度化管理作为新时期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基本目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进行相应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各项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在制度框架内进行,以此不断促进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的提升。
3.2 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管理体系
为了避免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局限性,应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依托这一体系驱动相应管理活动的全面开展。例如,某大型三甲医院最近几年在全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运转中进行了很多探索。每年年初,该医院会用一周时间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确认,在此基础上细化单独会计周期内固定资产的计划、购置、验收、登记、领用、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到自身发展中可能存在一些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需求产生变化的因素,该医院同时也建立了规划方案执行中的调整机制,以此确保管理的全面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得益于其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固定资产管理规划,该大型三甲医院近几年固定资产管理中也并未出现明显短板。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全生命周期理论规划融入固定资产管理事宜,尝试建立更为全面的管理体系。
3.3 借助专业系统驱动管理创新
由于管理方法的选用会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在相应管理中进行不断创新。在“互联网+”管理的视角下,依托专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驱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较为可取。例如,某公立医院较早便进行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时也采购了集成度较高的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在集成度较高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功能较为丰富,诸如固定资产确认中的信息交互、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价值变动与分析等功能都给予了财务人员工作上的便利。此外,该公立医院也基于这一系统的应用进行数字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予以分类、确定数字化标签、线上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大大提升了整体管理效率。现阶段,有许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各系统的成熟度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当强化对专业管理系统的应用,并借助更为专业的管理系统规范高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4 加强管理相关评价与调整
除了要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融入更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医疗卫生机构还要构建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评价机制[6]。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驱动具体评价活动的不断开展,更为及时地发现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某医院在内部控制视角下构建了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评价机制,并成立了相应的评价小组。该小组基于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标准,定期对固定资产核算结果准确率、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结果准确率、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情况以及固定资管明细报表、汇总表等报表的制作和分析情况进行评价。取得评价结果后,评价小组会结合发现的管理问题下达管理整改方案,同时也会对财务部门主导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调整、优化情况进行跟踪。通过系统评价与调整,该医院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为相关评价机制的运转及评价活动的进行营造更为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
4 结语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细致研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在思想意识层面给予固定资产管理足够重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相应的管理实践。不同规模的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规模、质量并不相同,管理上的实际需求与情况同样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在结合一些新方法、新技术进行具体管理时也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规范相应的管理活动,依托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带动管理有效性的提升,这也是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掌握更多主动权的一个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纪桂宝. 简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管理[J]. 纳税,2021(31):15-16.
[2]司娇艳. 探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2(35):45-48.
[3]沈卓.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探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6):2-3.
[4]刘超.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控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3(3):4-5.
[5]姚燕. 关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思路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1(5):2-3.
[6]陈晓倩,白璐,芦琦.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