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3-07-17 01:22费婷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意识历史课堂

费婷雷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持续提升,教育也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而社会高度发展也对人才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在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精神品质中又起着很大的作用。要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各种问题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基于此,本文对问题意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 中学生 问题意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41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无疑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课程。从小就开始接受历史的熏陶,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起源,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和专业人士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后,他们就会积极地思考所学的和所接触的东西,这有助于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

一、问题意识概述

由调查得知,目前中国文化教育学者针对问题的定义并不统一,也没有得出统一的标准,对问题意识的见解就更是百家争鸣。从许多文化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角度来看,教师更多地认同姚本先生的观点,在《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中就讲述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理解。他認为“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遇到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他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从而引起了焦虑、好奇心、研究和其他心理变化,学生在这种心理状况的迫使下,面对问题会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思考,并进行研究解决方案的心理状态”。同时,在中学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参考文献被广泛流传,因此,如果学生想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和理论知识,就必须仔细思考具体事实,分析、研究其参考文献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时,不应该单纯提供参考文献的资料,理应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对历史文献进行多角度思考、分析,启发他们反思,明确地提出疑问并及时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应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在历史认知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总体效益,保证其认知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历史难题,这样才能唤起他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此外,还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上的活跃气氛,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增强他们的探究精神,最终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修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知识时所产生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提高他们的心智,并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因此,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教学意义。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们的记忆力更强,学习效率也更高。然而,他们也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仅仅依靠教科书的内容来理解,那么这种单一的方法可能会妨碍他们的全面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的成长情况将令人担忧。因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鼓励他们思考历史课的学习内容,并帮助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能力

在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的内容会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进行精心挑选,以便让他们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然而,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历史知识,很难真正地掌握历史,也难以让他们真正地理解历史,从而阻碍了他们进一步的探究、发展。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从而让他们拥有挑战的勇气,培养出一批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3.强化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历史,这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大相径庭。问题意识的存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从长远来看,中学历史教学效果将更加良好,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师必不可少的任务,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语言吸引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把握历史的脉络——把握其发展脉络,把握其变迁脉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目前,中学历史教师的做法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缺乏吸引力。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有趣,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使用更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就会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长期关注学习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2.教学思想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依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深入理解,无法有效应对考试中的客观问题,也无法有效处理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观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记忆来传授中国历史文化,那么将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很难让他们形成独特的历史认知,从而无法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3.学生缺少了主体地位

当今,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受到了质疑。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前,由于教师授课过度依赖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受到了限制,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方法的单一

现代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寻求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的学习模式正在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依旧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历史教学的效率有待提升。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強化课前预习——培养质疑能力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而课前预习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质疑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然而,这一步骤往往被学生和教师忽略,因此,在课堂上,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导致他们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从而阻碍了他们质疑能力的发展。为此,历史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既要加强课前的思想教育,又要教授科学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同时也要提升初中生的自学意识,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目的。

“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消亡,周王室的衰落,以及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这种预习方法,学生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质疑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总结问题,并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因此,在上课前,教师通过正确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可行的教育方式。

2.转变教学的方法——突出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并且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师的关注的对象,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发掘、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提升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初中生在有趣的氛围中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中生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的内容,并且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国古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历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这些工具包括影像、图片和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初中生可以更好地观察并思考所学内容,而课堂正是培养他们问题意识的最佳时机。因此,加强历史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帮助他们提升核心素养。

3.丰富教学的内容——创设多元问题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多种不同的课程中得到体现。作为教师,需要善于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全部含义,并达到教育目标。

例如,在“盛唐气象”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质的问题,如“你认为唐代的繁荣昌盛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评价唐朝的政治制度?”课程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是必须的,如此能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三国鼎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专门讲解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历史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将其与实际历史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事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代战争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探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努力开发更多、更具挑战性、更具活力的历史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从而提升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4.课后的复习巩固——拓展延伸问题

通过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社会背景的支持下,课后复习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历史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在复习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现代教学工作中,拓展复习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巩固和延伸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为学生制定复习计划,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复习,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措施,包括制定实践性的复习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科技成果和医学成果,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采用拓展性的问题及多样性的复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还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益,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所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历史现象,并促进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和初中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形成良性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然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吕妍岩《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

[2] 旦知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3期。

[3] 李德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2期。

[4] 廖国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才智》2020年第17期。

[5] 胡捷《问题意识,创新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才智》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意识历史课堂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