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典籍里的中国》的玄妙之处——用影视化的典籍串起“大道”。
节目将典籍用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不仅为文化类节目拓展价值维度,打造原创,挖掘本土资源提供思考和借鉴意义,也让大家在回望典籍的过程中,感受其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陈济的这句话似乎成了文化类节目创作的极佳隐喻。其实,这一隐喻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乃至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莫不如此。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情境性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由情境性材料和任务驱动文字构成。
由头:典籍串起“大道”。形式是影视化的典籍,内涵是拓展价值维度、打造原创、挖掘本土资源提供思考和借鉴意义,以及感受其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隐喻其中的深意: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
推开最窄的门,隐喻着形式(方式)及其呈现(创作);走向最宽的路,隐喻着内涵(意义、智慧、精神、价值)及其指向、目的、愿景或追求。两者是关联的,也是互为因果、条件的关系。考生可以将题点定为“典籍串起‘大道”,也可以将题点定为“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还可以将题点定为“方式决定出路”等,但不可单一叙议“形式(方式)的好处(不足)”或“内涵(大道)的不足(好处)”等。
需要强调的是,此材料不能一味否定“最窄”肯定“最宽”,反之亦然。
例文
由窄入宽,方为大道
□一考生
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因其独特的呈现典籍中的故事的方式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用影视化的典籍串起“大道”的巧思也给予了我们启示:由窄入宽,方为大道。
“推开最窄的门,走向最宽的路”,陈济如是说。“窄门”指的是从某一方面入手,进行专攻和钻研;而“宽路”意为成功的光明大道。《典籍里的中国》正是从单本的典籍出发,从其中的故事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以“窄”尽精微。有心理学家指出,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宏大的目标,只有将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才能更高效地达成计划,同时也能确保实现的效果。因为只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方面尽精微,所以更能将细节处理得更加完善,从而去突破那道门,通向成功之路。李子柒,她没有选择那些博人眼球的方式去获得流量,而是以中国人传统的田园生活作为入手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注重对细节的把握,营造出“岁月静好”的氛围,为中国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窄”破单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将专门研究、攻克的一个方面达到极致,才能突破单面的束缚,获得升华。升华后的成果也就是我们通向“宽路”的关键。诗鬼李贺研究诗词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最终成就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同时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此观之,有了“窄”的尽精微、日积月累,便可突破“门”的束缚,走向成功的光明大道。由窄入宽,方为大道。
揆诸当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欲望也随之膨胀,看重“宽门”,鄙视“窄门”,妄想一步通天。殊不知,“宽门”之后,往往通向“窄路”。让自己陷入深渊,并不会获得真正的成果。所以没有“窄门”,便不能通往“宽路”。
我们青年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也应该重视“窄门”与“宽路”的关系,不畏惧、不逃避,推开“窄门”,投入自己的时间钻研,必能在学习生活中走向“宽路”。
“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希望我们都能以“窄门”作为明珠,重视“窄”,尽精微,破单面,如歌德所言“纵身跳入时代的奔走”,为社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创造出自己的光明大道。
评点
文章紧扣“窄门”与“宽路”的关系,审题精准。对“窄门”,主要从主观上理解为“从某一方面入手,进行专攻和钻研”,能够自圆其说。主体部分扣住推开“窄门”的作用:尽精微、破单面两方面阐述,颇有新意。如在举例后,强化聚焦意识,深入分析,将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