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幼启蒙写作,有什么便写什么,写作发生于生活;少年写作,困于校园,生活便不足,于是冥思苦想,揉捏一处,写作脱胎于生活,形成于想象。无疑,我们在学习的繁琐和焦虑中,丢失了真实的写作。真实的写作之外,所谓写作便成为无意义的文字堆砌和无可无不可的无病呻吟。
寫作本来应该是一种生命需要。生而为人,行之不足,形之于言;言之不足,形之于文。以文反观自身之言之行,则万事清明通透。人之郁郁,人之喜乐,人之怨怒,人之坦然,若非形之于文,则风吹云散,万事如烟;若形之于文,则万事可怀想,世界可纪念。
然而,写作却并非只是生活的映射,它更是对世界的思索与反省。此时,写作不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需要,而是世界发展和前行的必要。面对世界的混沌与无序,我们时常手足冰凉,茫然无措。世界像一只巨兽,慢吞吞前行,永不回头。然而,一个自由、开放、宽容、多元而令人充满向往的新世界,需要写作的不断砥砺与研磨。
真实的写作,需要我们勘破世界的表象。在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件中,都有一个深度的解读;在每一个看似平淡的事件中,都有一组深沉而内蕴的矛盾推动。这是世界的辩证法,也是世界的真实规律。
事件每天都在一如既往地发生,他人每天都在一成不变地生活,我们却从来不应成为世界冷漠的旁观者。当我们习惯于将他人的事迹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搬运、套用和记诵,所有的写作都将成为冷漠的黑白复印,丢失原本的色彩和细节,丢失事件的真正灵魂。
世界浩大,万象星陈。
愿你我短暂而微小的生命里,都能有一隅灿烂绚丽的星辰,都能有一方郁郁勃发的草原。
个人简介
杨晓康,重庆一中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培训专家,中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特聘讲师,重庆市高考、学考阅卷指导委员,主持微信公众号“刺客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