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盼 杨丽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化网络平台不断涌现,使得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不断地颠覆着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扩展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眼界,并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与信息,有利于教师扩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效率更加高效,为学生打好数学的学习基础提供了保障。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以及构建更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
二、数学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为了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求教师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模式之中,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样,数学教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我国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方法与手段,是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障。因此,要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事业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先進的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完成。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阶段将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对于初中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可以拓宽学习资源,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师从原来教学活动中,以教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不再是传统的师生之道,而是要塑造积极共进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途径也更加丰富,不再只是教师单纯的教授。当然学生在应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数学课堂训练中。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题目训练,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对数学题的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锻炼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与逻辑思维。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进行题目训练中,教师比较注重教授答题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与思考,没有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过度关注答题的结果,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创造数学实验的教学新模式。在数学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把被动获取知识的方式改为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绘图或拼剪,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先画出一个三角形模型,再通过鼠标拖拽的方式改变三角形顶点的位置,使学生通过观察三角形形状的不同变化,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1]。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学难点进行简化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解决数学重难点的主要途径。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由于这些抽象知识的高度概括化,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在形成阶段,使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学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图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数学3D 模型,并以动态直观的方式进行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学习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将数学的重难点进行简化。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让学生在幻灯片中观看数学图像的动态变化,体会数学世界的奥妙之处。电子白板包括感应笔、白板等,它与计算机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完成数学的数字化。
例如,在教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时,不管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图,还是让学生在纸上自己画图,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也容易对结论进行质疑。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先画两条平行线,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进行观看,再用感应笔将平行线进行延长,会发现两条线可以无限地延伸,而不会相交。再画两条斜线,用感应笔延长两条线,会发现了两条斜线可以相交于一点,学生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更直观地展示数学的思考过程,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数学学科的效率[2]。
(三)录制微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预习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具有深度的意义。教师可以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通过对新知识的预习,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为上课做好准备,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前还有很多数学教师不重视课前预习,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以读教材为主,做习题为辅。这样引导学生预习,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削减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导致很多学生在应对预习任务时态度比较敷衍。微视频的应用解决了学生预习难的问题,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素材和扩展内容融入微视频中,使教学资源的输出更加丰富多样。这种直观、简短、精炼的视频输出方式,解决了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难理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学生能够在课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实现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的特点,弥补传统预习的不足,在上课之前要对新知识进行分解,以教学的重点为切入点,录制数学微视频,并设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版块,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与学习。
例如,在准备教授学生《轴对称现象》一课时,要让学生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出相应的数学规律,并设立自主学习的版块,引导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后,再与数学的教材内容进行对照,总结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还可以给学生设立自主反思栏,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这样的预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究式学习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促进了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提高了初中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
(四)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初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顺利完成数学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上课铃响的时候,还没有坐到教室的座位上准备好,还需要老师的提醒。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过度重视教学流程的完成,只是让学生机械地翻阅教材,对新知识进行教授,对学生上课时的状态缺少关注,等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一些学生有上课走神的现象,之前上课教授的内容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学生进行课程导入教授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幻灯片课件导入到教学当中,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的冲击,将注意力自觉地放到课堂当中。
例如,在教授《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一课时,教学的重难点是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生通过对轴对称现象一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一个梯形,并让学生分析,这个梯形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对梯形的概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分享,可以利用幻灯片,再展示相关的课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元素的感知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4]。
(五)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课后学习
初中阶段在数学课程完成之后,进行课后复习,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高效地完成课后复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后通过对数学的做题实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突破教材的框架与课堂教学的限制,打开数学思路,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然而现在初中教学完成之后,多数老师依然采用习题训练的简单方式,只是教学生将练习册和教材的习题完成,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后,学生依然存在一些难以解答的数学难题,又无法及时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知识盲点越来越多,使数学复习无法顺利完成。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难题解答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寻求老师或同学的解答,使学生的课后学习突破了以往的空间限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好。例如,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的数学资料,如数学理论等,扩展学生数学知识视野,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5]。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为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服务。使学生做好课后复习,找到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提高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数学资料,并与同学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与学习。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扩展数学学习的思路。
(六)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突出数学学科特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特点。使数学学科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比如,抽象性强等特点。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增加对数学学科的感悟。教师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七)以信息技术为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时,要有清醒的认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的重点是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真实状况,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由于一些教师没有认清学生的真实状况,在教学活动前,在制作课件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学生的收获却不多。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套用板书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将课件播放完成,要让学生在观看课件时,进行适当的停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水平[6]。
(八)与传统教学优势进行互补,使教学更高效
初中阶段,教师在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时,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模式互相补充。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恰当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口头讲解与板书教学。因此,教师要对各种教学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使课堂的效率更加高效。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数学教材的内容,在进行知识的讲解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种比较复杂的知识时,可以采取传统的板书形式,这样学生可以理解更深刻还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初中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融入現代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也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