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双文本阅读题命题特点及解题对策

2023-07-14 13:56:20马英福江瑛
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求同存异

马英福 江瑛

摘要:文学类双文本阅读是高考试题改革的大胆尝试,虽然仅在2021年新高考II卷出现过一次,但其对考生思维能力及语言驾驭能力的考查确实具有别开生面的创新性。该题型取材具有关联性,考查点的设置主要在内容或表达技巧的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上,体现了选材与考查的灵活性。

关键词:文学类双文本;求同存异;求异存同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学科的必考内容,通过文质兼美的文字载体,命题者在鉴赏理解、个性化阅读和深入探究等方面设置考题,并藉此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试题题型命制的多元化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2022年12月14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发给安徽、山西、吉林、云南等省教育厅的《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老高考新课标题型示例的通知》中,明确提供了文学类双文本阅读两个题例,分别是2021年全国新高考II卷中的废名的散文《放猖》和小说《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二个题例是八省联考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国文教员》与有关文学观的评论。[1]

双文本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提供两则有内在关联的文本,篇幅一般控制在1800-2000字之间。这种考查方式的好处就是既可针对单则文本命题考查,又可以将两则文本综合起来考查。从试题的难度上来说,综合两则文本的内容或表达技巧考查,与对单则文本的考查相比,在考点设置及阅读理解要求上难度自然上升了很多。但其考查的核心仍然是一致的,涉及到的考点是相同的。

一、题材选择上:花开两朵,相映成趣

双文本阅读的素材选择体现命题者独到的眼光和独具的匠心。两则文本虽然内容有异,但必然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地方。2021年新高考II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两则文本均为废名的作品:《放猖》是散文,《莫須有先生教国语》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这两则文本的主体内容不同,前者是记叙故乡“放猖”这一民俗,重点表达的是“放猖”这一民俗对儿童的深刻影响,作者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放猖”的整个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对“我”的心理产生的影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这篇小说则讲述了一位“莫须有”先生的教书理念以及自己的这种理念在现实面前碰壁带来的失落感。两则材料的联系点在于第一则文本的内容是第二则文本中“莫须有”先生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这也正是双文本阅读创新题命制的落脚点,这就与一般意义上的比较阅读区别开来了。

根据本题的选材,我们可以发现文学类双文本阅读的素材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中的其中一个:其一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且这两篇作品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放猖》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两篇文章相同的地方是:作者为同一人、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放猖”这一民俗。不同的是:《放猖》作为散文,较为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儿时难忘的经历,从文本二中可知,这一经历对“我”影响极为深远,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甚至想再现当年的情景。而文本二则是多年以后,“我”追忆当年的时光,希望从孩子们的笔下找到当年与自己相似的感觉,但找到的是寂寞和遗憾。这样,两篇文本的内在关联就找到了,而这正是命题老师选材的独到之处。因此,在命制试题时,我们选择素材就需要考量不同文本是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是否适合命题。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具有的共性内容,学会探幽发微,在其中一篇文章思想内容的指引下,发现另外一篇文本中包蕴的观点或情状。其二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者的作品,通过作者的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分析比较他们在表达技巧、思想主题上的异同点。生活中、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经过时间的过滤与沉淀,经由不同的作者的咀嚼,会产生不同的美学趣味和审美价值。对于这类试题,在阅读命题选材时,要关注相同的事件、人物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叙述方式以及蕴含其中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同中求异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家如此取舍的内在原因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二、教考导向上:注重基础,验收成果

双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或许是新生事物,命题者考虑到考生的接受心理,故而在该题型的前三题一般依然按照以前的命题模式设置考题,也就是每一道小题只对一则文本考查。如2021年新高考II卷的第6、7、8题: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第6题和第8题考查对象是文本一,第7题考查对象是文本二。这3道题的命题方式和多年来的命题方式是一致的。第6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使用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相比较于单篇的素材,双文本阅读的单篇篇幅较短,因此其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前三个选项是考查文中表现手法和修辞的,第四个选项是考查情节结构的。该题考点是常设考点,难度不大。第8题是考查“炼字”,其实也就是分析鉴赏。第7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及相关情节含意的准确理解。从考点分布来说,覆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如人物形象的概括、故事情节的安排、表达技巧的鉴赏乃至主题的提炼等。命题者通过设置这些考题,较为全面地考查考生阅读鉴赏水平。[2]随着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对这一题型接受程度的提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双文本阅读的命题中会将两则文本综合起来考查以增加难度,对考生的阅读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应该是这类题型的命题走向。

三、命题思路上:存同求异,求同存异

双文本阅读命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如何将两则文本的内容或者表达技巧糅合起来考查,从而培养、检验考生的辨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演绎与归纳能力。[3]在命题上,考查的落脚点就是“同”“异”二字。从取材不同的两则文本的角度来说,两则材料的文字不同、主题思想不同、表达技巧不同,命题者命题的两个角度是辨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有何相同的地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相似的地方。这一类题材的考題设置重在“求同存异”,因为主体上,两则文本是不同的,如何在不同的文字载体中寻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这就是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取材相同或者相似的两则文本,关注的重点是“同中求异”,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作家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取向和审美观,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背后深层的原因是命题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对于这种比较阅读题,我们在阅读素材时,首先要判断两则材料属于哪一类,然后理解命题老师命题的重点。我们在日常的训练中就需要在“同”和“异”这两个字上下功夫。我们首先来看一下2021年的真题: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两则文本主体内容迥异,文本一的体裁是散文,是作者从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乡“放猖”这一民俗,因为对这一事物充满好奇,故而留存在记忆的深处。若干年后回想起来,记忆犹新。文本二是小说,作者虚构了“莫须有”先生这一人物,讲述了他的教学理念以及这种理念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两则文本的关捩点在于“放猖”这一民俗题材。这道题以文本二中的一个观点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分析这一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实践”的。本题考查考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对考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答此题,我们应该遵循的思路是:梳理文本二中“莫须有”先生的教学理念;分析概括文本一中“我”欢喜的对象;“莫须有”先生的这种教学理念与“我”欢喜之间的关联。明白了这一思路,我们便可以逐步分析,构建答题轮廓。文本二中“莫须有”先生的教学理念就是: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知道怎么写。而对于“要怎么写”,“莫须有”先生的观点就是要把自己当成小孩子,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种观点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代入法”,也称为“换位思考”。明白了这一要求,我们再到文本一中去找哪些事情是“小孩子的欢喜”。在文本一中,“我”对“放猖”很好奇,认为“猖”就是各处乱跑一阵;对猖兵很羡慕、神往;放猖结束后内心的寂寞以及对回归现实的猖兵的幻灭感等。理解了“我”作为小孩子对待“放猖”的心理,再结合题干提出的要求“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我们就进入了答题的第三步,找出两则文本之间衔接点:作者写文本一的视角是“小孩子”,是一位成年人以小孩子的角度来讲述“放猖”这一民俗,作者是“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而这正是文本二中“莫须有”先生教写作的理念。本题的妙处就在于两则文本相互印证,一则事实,一则理论,考查考生用理论去检验“实践”的能力。

四、应对策略上:厘清重点,把握规律

素材选择上,可以选择同一作家的不同文本。因为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由于个人知识、视野、经历等的不同,即使面对同样的事物,既可能认知上始终相同或者相似,也可能演变成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表达技巧上,前后也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前后迥异的艺术风格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又有怎样典型的艺术特征,值得探析。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通过分析作者的遣词造句来概括其艺术风格,通过比较作品的艺术风格来探讨作者文风发生改变的原因。针对文本内容设置的考题,我们需要厘清两则文本记叙的重点,比较分析作者在文本中对人物、事件的观点、态度,从而探讨作者思想上的变化。[4]如济南实验高中2022年4月调研试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是高军的两篇小说《揭锅》和《焊接》,讲述的都是战争年代革命军人如何克服困难、争取战争胜利的故事。《揭锅》的主人公是政委李培楠,他巧妙化解小战士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是军民鱼水情。《焊接》塑造的是一位“上得战场,下得工厂”的老首长光辉形象。该题的第9题是:

文本一中的李培南和文本二中的首长形象上有哪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从考点设置上来说,该题命制与我们常规的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是完全相同的。考生只需要将政委李培楠的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出来,再将老首长的形象特征概括出来,最后取同去异即可。针对这两则文本,假如我们这样设置命题或许就可以摆脱常规的比较阅读的套路而显出新意和一定的难度:文本一中李培楠政委说“所以需要我们做细致的工作”,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一下革命者是怎样做“细致”的工作的。这样一来,将两则文本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考生既需要理解文本一中李培楠政委如何“细致”地做老百姓的工作,又要能概括提炼出文本二中老首长是如何“细致”地做“我”这个小伙子的工作的,由此提升到对革命军人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认识。

既然是高考中的双文本阅读,就不会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文学阅读,命题者需要从两则文本的内容或者表达技巧上探幽发微,考查考生的洞察力和提炼概括能力,将两则文本有机融合起来考查是该类题型的必然走向。基于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是需要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善于采用比较的方式求同求异。文学类双文本阅读这一新生事物适时而生,能有效避免多年来单篇阅读的命题方式,有效考查考生的理解鉴赏、归纳概括、综合运用等能力,将对逻辑思维的考查灌注试题中,对考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及时理解、观察教育教学及考试改革,积极应对新生事物,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网易新闻.老高考新课标语文题型示例[EB/OL](2022 - 12 - 08)https://3g. 163. com / dy / article / HO2VH2Q60518VCG2.html.

[2]王晓婷.小说类文本阅读主观题分析及答题策略[J].招生与考试,2020(4).

[3]钱荃,陈沛.指向核心素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表现性评价[J].语文建设,2020(11).

[4]曹勇军.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例谈[J].中学语文教学,2019(10).

(作者:马英福,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教师;江瑛,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夏家顺;校对:胡承佼]

猜你喜欢
求同存异
在探究中求同存异
文教资料(2016年30期)2017-02-23 07:50:19
彰显“求同存异” 渗透“核心素养”
中职少数民族学生德育问题及其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求同存异教学原则的应用
未来英才(2016年3期)2016-12-26 17:59:20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
多举措开展“家园合作”
从求同存异谈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腾讯、阿里系银行“求同存异”
凤凰周刊(2016年7期)2016-03-23 09:25:53
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探讨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5年2期)2015-03-11 13: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