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程性评价回归“三学”源点

2023-07-14 03:02:58徐海华
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三学过程性评价课程标准

摘要:“新课标”明确将过程性评价引入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使其以前所未有的角色进入人们的视野,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力求达到“教—学—评”的完美统一。但在现实教学评价中,部分老师一味追求新奇,追求视角与思维的冲击力,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出现一定的偏差。借助“第一性原理思维”让过程性评价回归“学生、学习、学科”的源点,定会彰显评价的魅力,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有效落地、发芽。

关键词:课程标准;过程性评价;三学;一性原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过程性评价引入语文课程评价之中。评价指出,过程性评价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并从不同切面全面阐释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便以前所未有的角色进入人們的视野,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力求达到“教—学—评”的完美统一。本文旨在通过“学生、学习、学科”[1]三个源点属性,探讨过程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策略。

一、过程性评价应遵循学生本位

从“新课标”对过程性评价的阐释发现,过程性评价体现多元主体的特点,包含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班主任等等。但是,这多元主体的评价对象也都同时指向学生本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学生本位属性。

1.遵循学生的角色本位。

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多元主体的参与评价,都指向学生这一“元”,而非其它“元”。实际评价中,我们要牢记学生角色特点,明确学生的界定,学生就是学生而非教师、家长、班主任、管理者的视角。特别是在大单元、大概念理论的影响下,我们常常在评价中忽略了这一点。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便设计了一个情境化的单元作业:“请你为我们的秋天设计制作一个vlog。”这一设计从显性看,有大情境、大任务,有着高大上的光环,但细细想来,要制作这样一个vlog,要进行摄影、视频制作、旁白撰写、文本诵读,声光电的全方位组合,这样的设计成人尚不能轻易达到,刚刚升入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又能落实多少?且不说这作业指向是什么,视频的制作吗?其实这一作业设计,我们依据“第一性原理思维”,可以稍作修整:“老师为咱们的秋天拍摄了一段视频,学习了本单元,请你为它写一段优美的文字,并对文字进行你的朗读设计(重音与停连),作为视频的旁白。”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让评价有效指向学生的素养。

可是在大情境的驱动下,像这样的“制作视频”“设计脚本”“穿越对话”的大评价还不在少数,这要求我们在大情境下设计任务时必需考虑到学情、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关注学生角色本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过程性评价,才能让评价真正落地。江苏名师朱庆国老师在执教《思路要清晰》写作课时,便遵循学生的角色,安排了一次家访,设置了“我给爸妈提建议”的生活情景,恰切而有效地落实了过程性评价,应是我们学习的范本[2]。

2.遵循学生的群体本位。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新课标”[3]中这些或明或隐的表述,无不在彰显教学要面向大多数,面向群体这一特性。安徽省作业设计大赛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业设计作品,如表1。

这些设计均从不同层面指向了学生的群体,而非个体或部分,优化了过程性评价,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发展。但遗憾的是,现实教学中,部分老师一味追求新奇,追求视角与思维的冲击力,设计了一些高大上的评价元素指向,目标直奔部分优秀的学子,让课堂成为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表演场,更多的学生则充当了一次看客角色,行色匆匆,收获寥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遵循学生的发展本位。

“新课标”过程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和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些语言表述都指向学生的发展及评价的终端。如果过程性评价忽略发展的属性,那评价也将失去它的价值。

我校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梳理与探究整合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后探索:“阅读助读资料,标注下面几篇演讲词的开头、结尾及文本结构,用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梳理归纳其特点及类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结构和开头、结尾进行演讲词初稿的写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作业评价。首先教师给予助读资料,让学生的阅读有内容作为铺垫,不是空泛布置;其次给了表格及导图的归类支架,让学生的探究发现有条理,有层次,可呈现。这样的评价与课堂紧密连接,与课外有效延伸,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收获、成长,让学生在课内外知识的融合中提升能力,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实际的课堂上,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也常有发生,最常见的“……运用……修辞,写出了……,表达了……”的评价句式,教师在课堂上以这种模式化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达交流,还常常赋予“建模答案”的美誉。孰不知这极伤害学生的语言发展,表达发展,思维发展。其实,解决方法也简单,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对标过程性评价建议“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归到学生本位,鼓励学生从文本出发的原始发现,稚嫩表述,个性表达,呵护学生的纯感觉、真性情,并加以引领,让学生思维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延伸。

二、过程性评价当贯穿学习始终

课堂活动存在于“教”与“学”,依据“第一性原理思维”,“学”当属第一本位,“教”应为“学”服务,这也是无需推演的。真实的课堂如何让评价贯穿学习的始终呢?笔者尝试从三个切面剖析,努力践行“教—学—评”一体化。

1.课前预习,给定评价。

我们工作室一直在推进学习任务单的课堂运用,对标“新课标”“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任务单适时地融入了评价环节。笔者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一文,预习阶段设置了学情研判环节,并赋予评价量表。

这一评价分三个等级,从思维导图(形式)、人物形象分析(内容)两个角度,对学情进行诊断。从学生导图绘制的清晰到美度,从文本结构的模糊到明晰,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手法到人物品质的个性解读。从全体学生出发,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坚守了学生的本位属性,也让课前活动更提质。

2.课中活动,活用评价。

课堂评价建议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同伴评价再评价”。“用评”“互评”“再评”评价贯穿课堂教学,评价也以更丰富的内涵出现,更真实多维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笔者执教《联想与想象》写作教学,首先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走进校园,秋风拂面……”,设计三个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表达联想与想象;联结联想与想象。教学第二环节,首先给予学生评价量表,然后同桌合作,一生表达笔下的联想与想象,另一生依据评价量表给予评价。生生互动,学习与评价结合,学生在评价中进步与发展。教师在学生的表达基础之上,依据评价量表进行二次评价,引导学生对“恰切、合理、有新意”内涵的解读,带领学生深耕课堂,锤炼语言,打开思维的大门。

3.课堂推进,拟制评价。

让课堂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把学习推向深度,让思维接受挑战,对标“新课标”“引导学生内化评价,在评价中学会评价”。课堂推进就不能停留在给予评价量表师生评价的层面,应把过程性评价向前推进,让每个学生参与评价量表的拟制。学生拟定、修改评价量表,就是思考的痕迹、学习的过程,更有益于学生的原点螺旋上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更在评价中深度学习。

再次回顾我校教师演讲单元的教学,在“个人风采展示”活动中,以个体思考,再小组合作的形式,依据所学形成合适的评价量表,并运用评价量表评价个人及同伴的作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结合教材P92-94“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分组形成“演讲稿评价量表”。

量表的形成推进了课堂的深度,学生依据评价量表,再次审视个人与同伴的作品,审视个人的讲演,从作品和讲演再反观评价量表,让学生的学习迈向有意义的深度。

三、过程性评价须彰显学科特点

“语文学习”“语文活动”“语文情境”,“新课标”处处明确语文姓语的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评价当遵循“语文第一的属性思维”,避免将过程性评价语文泛化。

1.跨学科学习中过程性评价的语文味。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更提倡学科的融合,鼓励跨学科的主题活动。这一设想意在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学习各科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见,学科的跨界,最上位的指向依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语文学科的特性,而不能仅是学科的融合这一表象指向。

比如某教师执教《梦回繁华》连结了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宋代经济的发展》,把学生的目光与知识引向更广的天地。遗憾的是,该老师只是PPT展示一下,作为背景便匆匆而过。如果课上老师紧扣语文的本色,回归语言文字,让学生比较两种语言的区别,在诵读、分析、感受的基础上,体察作者说明语言生动有序、典雅有情,既做到了学科的跨界融合,又回归了语文的学科属性,这样的评价才是更有意义的,才更有语文味。

2.情境任务中过程性评价的语文味。

“新课标”的落地空前推动了语文教学中情境任务的设置,课前教学创情境,课堂推进设情境,课后延伸有情境,出现了无情境不教学的热度。诸多课堂一味追求情境的外在形式,亮眼、新潮,有时便忽略了情境过程的语文学科味道。我们从过程性评价的视角审视,情境任务学科性的重要地位更有价值。

我校“双减”背景下各学科设计许多情景任务活动,比如:“观看冬奥会开幕式,寻找其中的中国元素,语文元素,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形成一个小报告。”比如,“探寻姓氏里的故事,姓氏起源,姓氏汉字的演变,本姓名人,姓氏故事,最后以‘趣说我的姓氏进行三分钟班级播报。”我们从过程性评价的视角“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的情感態度和语言能力”,审视这样的情境任务,学生搜索、观察、记录、分析、表达,捕捉语文元素,探寻汉字的魅力。学生不仅在“实践中活动”,更是在“语文实践中活动”,不难看出,遵循语文学科的本位属性,才能让语文活动更有生机。

语文课程的改革离不开语文评价的推动,广大一线教师如果能主动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将大大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说,如果过程性评价能紧紧遵循“学生—学习—学科”的三源属性,这样的过程性评价才更明确的指向“解决问题”,更明确的指向语文的核心素养。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让过程性评价回归“三学”的源点,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更有效地落地、发芽。

参考文献:

[1]肖如宏.让情境教学回归“三学”属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2).

[2]朱庆国.让写作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J].中学语文教学,202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徐海华,安徽省濉溪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校对:张应中]

猜你喜欢
三学过程性评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33:14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48:06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