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研究

2023-07-14 09:22:53张鑫鑫李曼玉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合作印尼职业教育

张鑫鑫 李曼玉

摘要:职业教育合作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在人口红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印尼正积极开展“衔接与匹配”计划,以期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与匹配。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广西依托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与印尼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均衡性、可持续性、沟通协同渠道等方面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广西应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拓展与深化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品质,努力构建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的前沿地与示范区,更好地服务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广西;印尼;职业教育;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6-0057-07

作者简介:张鑫鑫(1994—),男,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印度尼西亚社会与文化、东南亚文化等;李曼玉(1996—),女,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海洋合作等。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形势下的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研究”(项目编号:gxun-chxps202100)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不断深化,诸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两国共克时艰,双边关系取得了新进展,成为地区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同时,伴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功签署,中国—东盟关系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也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地区经贸合作框架下扩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此新形势下,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贸易合作与投资开放来刺激经济复苏的规模和速度。因此,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广西如何借助区位优势,在现有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基础上,拓展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品质,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一、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

印尼职业教育通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多方式,为公民提供知识、技能普及以及满足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其中,正规教育中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印尼职业教育的最主要方式。据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印尼中职学校共14 078所,学生数量为5 258 607人,高职院校共1190所,学生数量为502 154人。详见表1、表2。

从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来看,中职教育发展优于高职教育。从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来看,中职教育发展迅猛,但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原因包括:首先是观念问题,社会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学业不佳”的学生才会接受职业教育;其次,普通高等教育在师资、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方面都要优于高职教育,学生就业也更具竞争力、能有更高的薪资待遇;最后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原因,如专业教师紧缺、专业课程时效性差、与劳动力市场匹配程度低等问题十分明显,导致高职教育面临着高辍学率和低毕业率的情况,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印尼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在人口红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印尼正积极开展“衔接与匹配”计划,以期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与匹配。2020年由印尼教育部牵头,印尼工商会、印尼雇主协会、印尼工业区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共同成立了“职业教育指导论坛”,通过该论坛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资格认证、技术引进等方面的衔接与匹配[1]。

1.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与匹配的迫切性

从经济转型升级来看,工业化、旅游开发及创意与数字经济发展是目前印尼经济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工业化的重点在于促进工业部门结构多元化以及增加工业附加值,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部门,优先发展化工、制药以及传统医药、金属加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光电设备行业。旅游业则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努力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创意与数字经济的重点是发展视频动画、软件与游戏开发、音乐、工艺品、食品以及时尚等相关部门[2]。

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对就业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第三产业目前是印尼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与信息通讯产业对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从世界银行公布的印尼就业人口数据可以看出,印尼“三一二”就业结构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仍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基本保持在18%~22%[3]。

印尼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不斷凸显,尤其表现在人口红利与就业存在显著结构性矛盾。近年来,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毕业难就业”的问题严重,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却出现严重缺口。从中高级技术工人需求上看,在政府优先发展的领域中,主要源自海事与渔业、农业与旅游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源自工程、建筑与交通运输;在工业部门,主要源自食品、服装以及木材加工及其相关产业。此外,数字时代也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4]。

2.印尼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

第一,从政策与财政上扶持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近年来颁布的《2045年愿景》《2005—2045年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等多份纲领性文件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顶层设计,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政策方向。基于此,印尼职业教育总司制定的《2020—2024年职业教育总司战略规划》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5]。其次,近年来教育预算连年增加,划拨给教育与文化部以及用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预算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教育与文化部拨款给职业教育总司3.4万亿印尼盾用于推进“衔接与匹配”计划[6]。2021年教育与文化部专门划拨5%的预算,即4.06万亿印尼盾,用于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7]。

第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此前,印尼职业教育主要由教育与文化部、研究技术与高教部、劳工部和国家教育标准机构四个部门通过法律政策规定、国家教育标准等把控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方向,多部门协同推进[8]。2019年,为整合国内职业教育相关部门,印尼政府在教育与文化部下设立了职业教育总司,统筹印尼国内职业教育工作的推进,以及指导与审批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鼓励多元主体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共治”。通过在企业建立培训中心,邀请企业人员兼任教师,以及建立符合企业标准的资质认证机构等方式来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课程改革方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驱动课程”,将真实工作岗位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内容之中[9]。此外,印尼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在职教师教育与培训(PLPG)项目提升教师的能力和专业水平[10]。

第四,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目前,印尼已与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包括学生派遣、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方式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2021年印尼研究技术与高教部还成立了印尼高等职业教育国际项目联盟,旨在推动印尼高职院校与国外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师交流、研究合作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11]。

近年来,中印尼双边关系不断深化,给双方人文交流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教育合作,尤其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一方面可以共享教育理念与成果,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持续深化两国关系提供人才支持。

二、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现状与问题

(一)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现状

自2007年起,广西就已经开始接收印尼留学生进行高职学历教育,部分高职院校还通过实地调研、参观互访等方式同印尼学校进行合作洽谈,陆续推进互派教师、互换学生等项目,少数院校通过短期交换学习、“寻根”夏令营活动吸引印尼学生来桂学习汉语。

近年来,广西与印尼的职业教育合作获得了从国家到地区全方面、多领域的有力支撑。除通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中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广西教育联盟等合作机制和平台开展交流外,广西已有5所职业院校与印尼开展持续性职业教育合作,分别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对于职业教育合作的热忱与期待,也推动着合作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1.合作模式

目前,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主要存在四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是国内职业院校与印尼高校、机构合作,招收印尼留学生,进行语言或学历教育;第二种是职业院校在印尼设立分部,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第三种是配合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为在印尼投资的中方企业培养、培训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第四种是承接我国政府人力资源援外培训项目[12]。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的合作方式主要集中在前三种,具体的合作模式可以归纳如下:

(1)企业需求驱动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在印尼的中资企业投资项目对技能强、国际化的职业技术人才有着巨大需求,而当地职业院校无法有效供给相应人才,用工难成为制约中资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投资建厂,并带动了10多家配套企业“抱团出海”。该项目的有效落地与后续运营需要大批国际化、合标准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作为支撑。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广西最早接收印尼留学生的高职院校之一,也是区内印尼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上汽通用五菱十分看重该校在印尼的渠道及影响力,2015年双方就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共建中印尼汽车学院达成共识,签订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学历教育、语言文化、技能培训等合作。此外,该校还牵头与印尼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三方共建中印尼SGMW汽车学院。2021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中印尼汽车产业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成为中国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范例。

(2)院校自主探索型。院校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实施主体,需要依靠院校的自主探索与开发。广西与印尼的职业院校积极互动,创设短期交流、派遣留学生、合作办学等合作项目和方式,推动职业教育合作深入发展。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培养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业教育品牌优势,面向东盟国家,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与培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渠道。2018年,该校与印尼国立技术大学、中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在印尼万隆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下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实训基地、中印尼(汽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交通土建和汽车运用两大合作项目[13]。此外,该校还通过在印尼的基地和实训室,向印尼当地的技术人员和学生提供土建方面的技术技能及考证培训,相关培训可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的授权,成为国内首个可以为东盟培训人员颁发交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高职院校,为当地培养本土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建设人才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规范。

(3)校政校协调推进型。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推进国际化合作,需要学校的主动探索、企业的实践指导,同样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和牵线搭桥。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桥头堡区域内唯一一所铁路类院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搭乘“一带一路”倡议和高铁行业大发展的东风,大力推动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实施。2017年第一期印尼高速铁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正式启动,印尼3所院校的8名教师参加了为期19天的高铁专业相关课程培训[14]。2018年,该校同印尼交通部人力资源发展局围绕共建中印尼高铁学院开展高速铁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招收印尼留学生、教师互访与科研合作等展开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中职院校也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推进对外合作。广西華侨学校是广西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自2007年起先后与印尼多地政府或教育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政府支持下,双方院校聚焦华文培训,互派教师、学生,合作举办夏(冬)令营等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华文教育办学合作层次,提高广西中职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

2.合作内容

目前,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主要聚焦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广西职业教育优势专业上。具体合作内容如下:

(1)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对学生、教师、企业员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各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学生培养分为短期生和学历生两类,短期生主要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学习语言和中华传统文化;学历生则是在语言学习后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学历教育并获得该校毕业证书。教师与企业员工培训方面主要是通过职业院校与印尼职业院校和中资企业合作,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2)教学资源开发。近年来,广西积极配合产业优化升级,聚焦优势职教专业,对接国际标准开发创新办学模式,有效输出优质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各高职院校逐步打造出“汉语+技能”、“专业+文化”为核心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一带一路”东盟国家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通过编纂多语教学资料,输出课程与教学体系和标准,从教学开发角度拓展了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的深度。

(3)共建境外分院、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境外办学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的重要途径,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两者能就近、方便、高效地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基于此,广西职业院校与印尼相关方合作联合创办华语职业中专、必利达分院、中印尼SGMW汽车学院等海外分院,还与中资企业共建了“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基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实训基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等。

(二)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合作深度、广度都得到了发展,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影响着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

1.合作均衡性问题

(1)合作地区不均衡。受职业院校分布和强首府战略影响,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集中在南宁和柳州。在印尼多集中在爪哇岛,尤其是雅加达、万隆等经济发达城市,目前在外岛尚没有合作项目,职业院校也很少去爪哇以外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而印尼的职业教育地区发展差异明显,除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经济较发达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拥有的职业院校极少,但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很广阔的合作空间。

(2)合作领域不均衡。合作项目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合作相对滞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目前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等相关专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印尼将持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合作将大幅增加,但第二产业的职业教育合作仍然是主要合作领域,因此,合作领域不均衡现象将长期持续下去。

(3)合作层次不均衡。受限于两国职业教育体制和水平的不对等,双方职业教育合作停留在高职教育合作上,中职教育合作层次较低,且以语言项目为中心。目前,印尼正加大中职教育发展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和学校数量,政策也有所倾斜。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经济的出现,对于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仅满足单一工作岗位要求的中职教育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继续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尤其是双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可以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合作的新空间。

2.合作可持续性问题

广西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还比较浅层次、表面化,很多院校只将国际交流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没有意识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只完成招收留学生的教育任务,做一些表面的国际校际交流,没有将培养国际化职业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目标,没有实质性地推进与国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交流、跨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合作浮于表面[15]。

以企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合作,是校际开展合作的源头,但目前院校之间合作还停留在只培养某个企业需要的某类人才,或者仅培养语言生层面,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发掘和规划。如果合作仅着眼于现实需求,缺少对未来职教合作的长期规划,不仅合作领域会受到限制,而且持续性合作也难以保证。目前,广西同印尼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当企业人才需求达到饱和时,校企合作将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校企合作项目为例,随着企业人才需求的饱和,来华企业订单班短期学生和学历生目前已经基本停止招生,仅维持着当地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3.沟通协同渠道不畅

首先,职业院校与企业缺乏深度沟通,无法准确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目前,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校企合作项目外,广西职业院校尚未与其他中资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而其他中资企业普遍遭遇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也迫切希望国内院校能够“组团出海”为其培养所需人才。其次,广西职业院校不了解当前印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如上文所述,印尼正加速经济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印尼的经贸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及时调整合作重点,推进新型产业的职业教育合作对接,扩大职业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培养更多符合印尼经济发展以及中印尼经贸合作需要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尽管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存在诸多问题,但在新形势下双方的合作方兴未艾。从留学生人数看,来桂印尼留学生人数近几年不断攀升;从合作方式来看,双方职业教育合作有着相对成熟的“校企校”培养模式,学生能够利用学校、企业、政府获取技能、获得资讯[16]。在“双百计划”中,区内同印尼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数仅次于泰国,与区外院校相比,广西同印尼的职业教育合作也得到了有關部门的积极关注,合作项目也日趋成熟。双方对于职业教育的合作都有很大的热忱和期待,合作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扩大,在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广西与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展望

(一)中印尼两国关系新发展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提供新动力

中印尼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前景。目前两国合作已经从“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升级为“四轮驱动”,为新形势下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中外交流中,教育是国家关系的稳定器、务实合作的推进器和人民友谊的催化器,能够更好地促进民心相通与民间友好,而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能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为跨文化和区域性国际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为新形势下双边合作的巩固与发展以及共建“中国—印尼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门户,广西正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协同中国企业“走出去”,依托广西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服务广西九大名片和立足“三大定位”来开展教育国际合作,努力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体系和高质量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已在印尼建立了一批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汉语言基地等。“十三五”期间,广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持续做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相关经费保障工作。

(二)新历史机遇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扩展新领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生效给框架内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情况下,中印尼贸易和投資合作仍能展现出强劲韧性和生命力,中国继续稳居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印尼目前是中资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两国除了基础设施合作外,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也是双边新的合作领域与经济增长点。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份,广西具有发展跨境电商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伴随广西跨境电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中国与东盟“电商丝路”进程的推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主渠道已初步形成[17]。目前,印尼也正在致力于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数字经济体,电商、在线旅游、在线媒体以及共享出行是印尼数字经济的主要领域,其中电商和共享出行是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在疫情倒逼下,印尼电商成交量暴增,中小微企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根据《2021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印尼部分的数据,印尼数字经济逆势增长,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与电商商品交易总额增长迅猛,据预测到2025年印尼数字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460亿美元[18]。

作为东盟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体和数字丝绸之路(DSR)建设重要合作伙伴,中印尼数字经济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尤其是电商和物流人才方面,存在良好的合作前景。2017年9月由全国电商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点打造的“电商谷”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在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建立了4个海外电商培训基地,目前在印尼尚未建有类似的基地。这为双方在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领域合作提供新的合作点,可为印尼培养更多的电商与物流人才,更好地服务印尼数字经济发展和中印尼数字“一带一路”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三)新发展理念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提出新要求

消除贫困是印尼长期重点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消除贫困不仅在于解决收入贫困问题,更是要在破解深层次的能力致贫问题上下功夫,而职业教育则是实现精准脱贫、增强致富本领、摆脱代际致贫传递的有效方式。

在教育方面,印尼政府推出“智慧印尼计划”,对穷困人口进行社会救助、提供保险,补贴贫困家庭学龄子女,以提高基础和中等教育入学率,并防止辍学。对于提升大中专毕业生、失业者和在岗工人的劳动技能,印尼政府提出了“待业培训计划(Kartu Prakerja)”[19]。同时,通过增设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来帮助青年更好地进入劳动市场和解决失业问题。

广西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协同汽车、工程机械、高铁、制糖、水利电力等特色产业“走出去”,在为企业解决实际用人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与企业携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考虑投资收益和国家战略需要的基础上注重所在国社会效益,共同开展当地减贫推进计划,如乡村减贫、技能扶贫、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等。广西职业院校可以依托中资企业在当地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扶贫经验,开展电子商务、工艺品设计、渔业养殖加工、经济作物病害防治等职业技能培训,在解决企业用人问题的同时,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中资企业在当地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Kementerian Pendidika dan Kebudayaan. Mendikbud Luncurkan "Forum Pengarah Vokasi"[EB/OL].(2020-07-15). https://www.kemdikbud.go.id/main/blog/2020/07/mendikbud-luncurkan-forum-pengarah-vokasi.

[2]Kementerian PPN/Bappenas. Visi Indonesia 2045[R/OL].(2019-05-19). https://www.bappenas.go.id/.

[3]The World Bank. Employment in Industry-Indonesia[EB/OL].(2021-01-29).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IND.EMPL.ZS?locations=ID.

[4-5][9]Direktorat Jenderal Pendidikan Vokasi. Rencana Strategis Direktorat Jenderal Pendidikan Vokasi Tahun 2020-2024[R/OL](2021-07-11). https://www.vokasi.kemdikbud.go.id/storage/document/July2021/xTNFJ7ifzGNjC8OFi9er.pdf.

[6]Kementerian Pendidikan, Kebudayaan, Riset, dan Teknologi. 13 Juli 2020: Kemendikbud Anggarkan 3, 4 Triliun untuk Link and Macth Pendidikan Vokasi dengan IDUKA[EB/OL].(2020-07-17). https://bersamahadapikorona.kemdikbud.go.id/13-juli-2020kemendikbud-anggarkan-34-triliun-untuk-link-and-macth-pendidikan-vokasi-dengan-iduka/.

[7]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Kebudayaan. Postur Anggaran 2021[R/OL].(2020-10-13). https://roren.kemdikbud.go.id/wp-content/uploads/2021/03/Postur-Anggaran-2021.pdf.

[8]刘亚西.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系统的治理结构与实践样态[J].职业技术教育,2020(27):35-39.

[10]任平,郑智源.印尼在职教师培训(PLPG)项目述要[J].职教通讯,2018(21):75-79.

[11]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Kebudayaan. Kemendikbudristek Dorong PTV di Indonesia Buka Kelas Internasional[EB/OL].(2021-11-06). https://www.kemdikbud.go.id/main/blog/2021/11/kemendikbudristek-dorong-ptv-di-indonesia-buka-kelas-internasional.

[12]韦红,刘明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29.

[13]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处.中印尼“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实训基地项目[EB/OL].(2019-10-15).http://www.gxjzy.com/web_GJC/content.php?ID=m4YdI7Zv0tjiTZmg3tH1BAGXJZYDYHGXJZYDYH.

[14]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期印尼高速铁路师资班开班 8名印尼教师来校学习[EB/OL].(2021-11-02).https://www.ltzy.edu.cn/view-16514.html.

[15]吴懿姿.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11):182,184.

[16]唐燕艷.“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面向东盟的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2021(11):15-16,20.

[17]韦红,童雁.2020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概况及未来合作建议[M]//韦红,刘明周.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发展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8]Google, Temasek, and Bain & Company. e-Conomy SEA 2021, Roaring 20s: The SEA Digital Decade Indonesia[R/OL].(2021-02-08). https://services.google.com/fh/files/misc/indonesia_e_conomy_sea_2021_report.pdf.

[19]杨晓强,卢李倩倩.印度尼西亚的贫困问题与中国——印度尼西亚减贫合作[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杨在良)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Indonesi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ANG Xin-xin, LI Man-yu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to-peopl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Indonesia,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vide skilled talents fo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Driven by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donesia is actively carring out the "connection and matching" plan,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nection and matching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As a gateway to ASEAN, Guangxi, relying on its location and platform advantage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Indonesia,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balance, sustain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channel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Guangxi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expand and deepe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Indonesi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operation, and strive to build a frontier and demonstration area for the new pattern of China-Indonesia vocational education openness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better serve Socio-economic exhibi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Key words: Indonesia; Guangxi;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
合作印尼职业教育
印尼出手
环球时报(2022-03-18)2022-03-18 17:40:19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9:40:13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9:18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19:44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