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孙亚男
(1.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2.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向制造强国转变,以促进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升级。这一决策的提出,对于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开拓自主创新、减少资源消耗、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1]。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始终秉承自主创新之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肩负着东北振兴的使命重任。作为工业大省,制造业始终是辽宁的经济命脉,但在长期的发展中,制造业已成为社会行业第二大碳排放源,其生产既依赖于能源消耗,也关系着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成为行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症结。因此,制造业的低碳经济发展不仅代表着中国绿色创新的科技水平,更彰显出中国“双碳”实施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双碳”工作要求,制造业必将遵循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发展理论高质量发展[2-3]。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依托工业、制造业驱动经济持续发展。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辽宁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随之而来的碳排放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关系备受社会关注。制造业高耗能、高碳排的生产方式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辽宁省2014—2020 年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制造业耗能占总耗能比例有所下降,说明辽宁省制造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行业耗能比例来看,其占比高达55%以上,居各行业之首,且耗能数量持续增加,说明辽宁省制造业由于受到科技创新或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能源消耗较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经济产值的贡献不相协调,在碳减排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制约了辽宁省制造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图1 辽宁省2014—2020 年制造业能源消费比例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制造企业中原油占比最大,占行业总耗能的50%。其次为煤炭、电力、焦炭,电力与煤炭消费比例相当。上述能源均为非清洁能源,且耗用数量不断增加。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 年制造业原油消耗量为9 097.54 万t,2022年增至10 277.81 万t,所占行业能耗比例也由41.91%增至49.64%。制造业的主要能源仍依赖于化石能源,造成高污染、高碳排,而低碳排的电力能源仅占20%,能源结构不均衡。
在碳减排方面,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方案,如《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辽宁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同时修订了《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等25 件环境类地方性法规,编制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上述方案虽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但针对制造业碳减排的环境规制及推进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文件数量较少,缺乏具体的行业细分政策,使得制造业在实施碳减排的过程中执行力度弱、效果不明显。
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在对辽宁省制造业碳排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生产经营实际,将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归纳为6 个方面,即企业规模、行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环保意识[4-9]。
企业规模影响着行业碳排放数量。工业既是辽宁经济的基石,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依照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原理,碳排放数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倒“U”型。目前,我国正努力实现碳达峰,制造企业的规模与碳排放数量均处于上升阶段,即碳排放数量随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加。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扩大会导致企业加工设备及能源消耗的增加,碳排放数量随之增加,同时会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特别是在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中,碳减排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行业内部结构影响制造企业碳排放数量。按照行业标准,制造业可细分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31 个行业,由于原材料及生产方式不同,企业碳排放数量也不相同。2022 年辽宁省统计数据显示,碳排放高的前3 个行业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述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能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同等企业规模下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持续增长,阻碍了行业碳减排的实现。
企业能源结构即制造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着碳排放数量,原因在于能源碳排放系数的差别。碳排放系数表现为同等耗能水平下,单位能源的碳排放数量,用于对碳排放的估算,可参考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假定,通过统计能源消耗数量,估算企业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值。生产中表现为煤炭、焦炭、原油等能源消费数量不同,企业碳排放数量也不同。
绿色技术创新是制造业碳减排的关键因素。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技术等同于土地、资本等要素,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既能够节能减排,也可推动行业发展,是破解行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阶段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按照供给侧改革部署,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推动行业绿色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实现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于增强行业韧性、促进行业间深入融合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环境政策规制对于制造业碳减排具有监管作用,不仅限制碳排放数量,还可间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辅助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规制对于制造业碳减排的作用体现在:其一是引导,政策规制从政府角度增强了企业碳减排意识,引导企业设置碳排放标准及相关制度,牢固树立“双碳”目标的观念;其二是限制,通过政策法规限制企业生产行为,减少碳排放;其三是促进,在政策规制的制约下,迫使企业绿色创新,努力应对碳减排。
制造企业的环保意识主观决定碳减排行为。若企业能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生产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生产中做到低碳节能、绿色创新,注重生态效率的提高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供给侧改革思想指导下,优化行业、能源结构,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目标,便能加速推进行业“碳达峰”进程,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通过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AHP分析方法,构建隶属关系和关联层级指标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将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区分为企业和社会两个方面,企业因素包括微观方面的企业规模、能源结构、技术创新、环保意识;社会因素包括宏观方面的环境规制、行业结构。指标含义分别为:企业规模表现为资产总额、年产值、员工数量等;能源结构为企业生产所需能源种类占企业总耗能比例;技术创新体现在绿色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可用研发强度表示;环保意识是管理者对碳减排的重视、执行程度;环境规制指政府等部门制定的碳减排等环境制度;行业结构为制造企业所属的细分行业。
基于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指标层、准则层构建3 个矩阵,邀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两两打分。专家结构为企业管理者、政府行政人员、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根据打分结果,整理3 个判断矩阵,如表1~3 所示。
表1 U 对V 的判断矩阵
表2 V1 对W 的判断矩阵
表3 V2 对W 的判断矩阵
按照表1~3 的评分结果,使用归一化求和法,分别计算U-V,V-W 的权重向量,再综合求得U-W 的权重,通过CR 一致性检验,得出辽宁省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权重数值(Wi),见表4。
表4 辽宁省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权重
由表4 可知,影响因素权重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依次为技术创新、能源结构、环保意识、行业结构、企业规模、环境规制,权重分别为0.490,0.228,0.105,0.103,0.053,0.021,技术创新对碳减排影响程度最大,环境规制影响程度最小。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产能过剩导致的供需错位是制造类企业高耗能、高碳排的首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保证产能的有效供给,降低生产过程中冗余碳排放。具体应做到:其一,以绿色创新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形成新的供需均衡,及时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培育制造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二,融合数字经济,加强产能过剩跟踪治理。运用先进的数字经济平台,科学监测生产数据、把握市场动态,建立产能过剩的信息预警系统,完善数据决策和治理行为,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其三,加快实施过剩产能的国际转移。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国际流通渠道、投资政策激励等形式,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利用“两类市场、两种资源”,助力行业向外有序转移,化解过剩产能。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调整能源的使用形式及效率,科学减少制造企业碳排放。首先,利用科技创新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企业研发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组建科研团队、建立试验基地,从生产过程中能源结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成本、技术、应用因素,通过科研项目、技术攻关等创新形式找到适合企业的清洁能源,代替碳排放系数较高的传统能源。其次,缩短成果转化进程,落实能源结构调整。设定研发调整周期、配套研发资金、制定奖励政策,结合时下绿色金融服务等热点项目,充分利用政策引流资本投资,使社会资源与企业研发有机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必要条件。再次,将科研活动贯穿于能源结构调整过程。在研发应用过程中注意对能源排放、生态效率等数据的搜集监测,考察细分行业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碳减排的变化趋势,及时反馈调整效果,保障能源结构调整的科学实施。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双碳”目标等战略方针的指引下,从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制造业碳减排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问题。首先,加强绿色宣传,在企业内部形成环保氛围,树立节能减排意识。通过教育宣讲、主题活动等形式加深对碳减排的认知。其次,建立公开透明的低碳监控体系,环境数据实时更新、碳排放数量即时监控,将碳减排意识渗透到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时刻将减排责任与生产行为有机融合。再次,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建立认证体系。在行业内部,按细分行业类别的生产特点设定碳排放标准,匹配相应的奖惩制度,约束碳排放行为。最后,多主体、多维度立体实施监管工作。监管主体可为政府、行业、企业,从立法、执法、完善等维度开展专项整治、交叉执法,立体化实现制造业碳减排目标。
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从宏观整体布局和微观细分布局双重角度优化行业结构。宏观角度,利用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发挥行业规模化、集聚化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耗用数量,同时利于“三废”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从规模上减少制造企业数量,实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微观角度,通过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行业限制等方式逐步淘汰高耗能、高碳排的传统制造企业数量,将结余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配置给绿色创新企业,发挥碳减排的协同作用。通过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清退产能落后企业,净化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鼓励企业转型为高附加值行业,提高企业供给效率和质量,优化行业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