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谱”新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2023-07-12 14:42:52姜有荣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标新立异指法人生

姜有荣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时有一个情节:宝玉去潇湘馆探望黛玉,见黛玉所看书上的字自己一个也不认得,这书便是减字谱。

“减字谱”是中国古琴常用的一种记谱法,体现了中国的模糊哲学。“减字谱”将汉字的偏旁部首与弦名、徽位合成一体,表示左右手的各种指法。省去许多文字,减去部分笔画,能让人更为迅捷地明白指法的要求。但“减字谱”记录的只有指法音高而无节奏等要素,又给了弹奏者再创造的空间。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具有思辨性,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深刻性与现实的针对性。

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和要求三部分构成。材料分为两小节。第一节由《红楼梦》“寄闲情淑女解琴书”这一情节引出“减字谱”。第二节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指出“减字谱”体现了中国的模糊哲学;第二句介绍“减字谱”的构成及用意——让人更为迅捷地明白指法的要求;第三句强调“省”“减”的效果——给弹奏者再创造的空间。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指向了对“减字谱”思辨的两个维度:第二句强调的是“限制性”。“减字谱”给乐曲的弹奏做出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保证弹琴者可以按照要求弹出乐曲。第三句强调的是“开放性”。“减字谱”的规定并非面面俱到,这样就给了弹奏者自己发挥创造的可能。

引导语“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要求学生从材料出发,结合现实生活,表达对“模糊哲学”的思考和感悟。这里的“模糊哲学”是在“减”“省”中实现的,命题的指向性比较明确,最好抓住“减”“省”与“规定、指导”“创造、发挥”的关系来行文。最后部分是具体“要求”。其中,“选好角度”是一个明确的提醒,考生不要面面俱到,可选取某一方面的启示构思作文。

具体写作时,学生可以从大处落笔,比如:“减”既保证了政策的有效执行,也保证了每个个体的自由度和发展的可能;创新型社会要营造“减”“省”式的宽松氛围;大道至“简”,“减”生创意等。也可以从小处入手,比如:文学创作中不同的文体都有一定的规则,但是我们又强调文无定法;艺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与人相处,大事须坚持原则,小事可灵活变通;教育中的抓大放小等。当然,学生如果从“减”上升到“模糊”二字,看到中國古老的哲学思想和“模糊”背后的智慧,就更好了。

【佳作展示】

[优秀作文一]

取精用宏,留白增辉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高三⑵班邹琳晨有人奉行“多多益善”的原则,总以为跑量便可制胜,而我认为,取精用宏,适当地“减减”,留下必要的“白”更能增辉。

文艺作品中,“减”的智慧随处可见。《红楼梦》中黛玉所看的“减字谱”,将多种元素合成一体记录指法音高,简洁易懂,却为弹奏者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只描写冰山的“八分之一”,情节精练,却丝毫不影响读者感知作品的丰富意蕴;齐白石的画作笔墨简省,寥寥数笔,墨色间的留白则常让欣赏者击节赞叹、拍案叫绝。由此可见,“减”非但没有损害创作者的本意,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既如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减”会有这样的妙用呢?其实,细细品察,不难发现,“减”之一字,体现了中国的模糊哲学。这里的模糊不是含糊不清,而是适度保留,不去追求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我们知道,精确过度并不一定是好事,一旦超越了某一界限和阈值,便会对事物带来束缚。因此,我们常倡导适度原则,给予事物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其多元发展提供条件。这里的“减”不是单纯地减少,而是将系统不断优化。尽管它不能将所有要素全部包含,但正因如此,它才有了继续吸纳和再造的空间。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减”的智慧。如今,不少年轻人以一种“极简风”的生活方式应对时代的纷繁缭乱,将囤积或无用的物品“断舍离”,为家留下更多空间,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更清爽、更有无限可能。另外,“减”也为我们保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存在着距离效应,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分干涉他人的生活,才能让友情牢固而持久。面对纷繁缭乱的世界,“减”的智慧让我们给自己的心灵留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某一情感全部占据,宠辱不惊,才能拥有真正自由的灵魂。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减”的艺术。“减”固然能使生活更简洁便利,产生特别的效果;但运用不当,则可能会让内容匮乏以致缺少关键要领,那就“弄巧成拙”了。因此,“减”什么、如何“减”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总之,“满”则损,“减”受益,须知加减之间,取精用宏,不惮留白,亦可为生活增辉添彩。

[评析]本文亮点有二:一是积淀厚实。既有阅读储备,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齐白石的简练画风,如数家珍;又有生活触觉,“极简风”“断舍离”,信手拈来。二是阐发通透。以“为何‘减会有这样的妙用呢”发问,将中国哲学“模糊”的内涵(适度保留)、“减”的实质(优化系统)和“留白”的意义(自由自主,发挥再造)逐一厘清道明。诚可谓厚积薄发,得心应手。(笪亚琴)

[优秀作文二]

人生如留白,留白期创新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高三⑵班徐滢

《红楼梦》中的“减字谱”在删繁就简中深刻体现了中国的模糊哲学。模糊之下,是留白与再创造的艺术,亦体现了中国先贤哲学大道至简的意蕴与再创造的无限可能。

“模糊哲学”并非真正的“模糊”,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美学的“隐”与“现”。宋代文人画流行一种“留白”的艺术,作画者在勾勒山水花鸟之下,留出大片的空白。与空洞无物相对,它恰恰为观赏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深化了画作的意境。由此观之,“模糊”并非糊作一团,而是删减了不必要的装点,在结果中呈现着和谐的美感。古语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它恰恰把握了留白的艺术,彰显了“中庸之道”的哲思。

文学与绘画等艺术,它们的共同价值不仅在于创作者本身或是创造的内容,还在于欣赏者如何实现自身的独特体悟。被创造从来不是真正的价值归宿,再创造才是人文精神的终极指向。欧·亨利的小说以转折和开放的结局闻名于世,汉字的演变过程亦体現了留白的重要性。各种解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如“减字谱”般,真正决定高度的并非“字谱”的存在,而在于“减”字下所余的一方再创造空间。

谈及艺术,思之人生。

“大道至简”是贯古烁今的人生哲思,中国人一向追求“简”与“隐”的意趣,在精神层面体现了淡泊与简明的人生追求。而“简”字之外,是人生的无限可能。

生命中的“得与失”“加法与减法”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需要明了的是,失去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做加法之前必须做减法。近来,网络用语“断舍离”深深影响着当代人的精神选择。而经典辩题“人生要做加法还是减法”中反方提出的“这个世界上知道要什么很容易,知道不要什么,很难”更引人沉思。这些都提醒我们:做减法是为做加法留下空间,从而更好地创造人生价值。

简洁,可以让我们更加迅速地寻找目标,更心无旁骛地踏上人生旅途,更迅捷地获得前进的方法、动力;创新,不仅是前人智慧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器,还是一个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不断向前探索的强大引擎和助推器。无论是历史上的变革,还是当代的改革开放,都是去繁留简,为创新留出空间的成果。

在留白中,我们看见了那独一无二的自画像。

[评析]本文先“入乎其中”,援用绘画艺术中“‘隐与‘现”和文学创作中“‘被创造与‘再创造”的关系来生发“减”与“创”相生相成之理,说得头头是道,十分到位,显示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后“出乎其外”,由艺术而推及人生、社会,从“大道至简”的先贤智慧入手,展开对做好减法、留白创新的当代智慧的思辨,溯渊源,观百态,涉世未深而见地不俗。既发读书声,又览天下事,十分难得。(徐祥军)

[优秀作文三]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创新花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高三⒅班王佳

“减字谱”将汉字的偏旁部首与弦名、徽位合成一体,省去许多文字,只记录指法音高,给弹奏者再创造的空间。这何尝不是人生的写照?

康庄大道在脚下延伸,我认为,处于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中国青年,更应多读人生的“减字谱”,做到删繁就简、标新立异,创造出时代芳华。

删繁就简,让人生之树萌芽壮大。岁月滚滚而来,时代变化永不停息,若一味接受时代给予的风暴,我们只是一艘在暴风雨中颠簸前进的小舟,时不济我之时,下场便是人淹船翻。因此,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删繁就简,让自己更加纯粹。君可见,“橘子哥哥”陈祥榕驻守边疆,减去人际负担与现代繁华,只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拳拳爱国心;君可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朝黄土,减去世俗贪欲与功名利禄,只留下“禾下乘凉梦”这一伟大梦想。

所以,中国青年啊,把所有的夜晚归还给山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止步不前归还给过去,明日之我,应删繁就简,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让人生之树兀自生长。

标新立异,让创新之花芳香四溢。先人在脚下这片热土辛勤耕种,创造出五千年风华。于是,京越黄评豫,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儒道墨法名,应运而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只有立在创新的基石上,内心才会深刻。要知道,樊锦诗守护敦煌并不是只依靠着一腔热爱,她还借助科技打造“数字敦煌”,让世人饱览敦煌胜景;要知道,顾诵芬冲天鹏翅并不是只依靠振兴中华之梦,他还不断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减去不必要的世事扰攘后,人更应该以创新填补生命的缺口。

在天地玄黄中,在宇宙玄黄间,总有责任与使命的惊雷叫人不敢忘却,因此,中国青年要多阅读“减字谱”,删繁就简才能标新立异,才能在时光流转中,与这个国家策马扬鞭;才能在时序轮替中,与这个时代声息相关。切莫在荃蕙化芽、杜鹃啼鸣之际,难以承受生命重担;在碌碌无为之际,后悔没有减去负担,没有开出创新之花。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吾侪幸生于华夏,更应以减字谱为引,删繁就简,让人生之树萌芽壮大;标新立异,让创新之花芳香四溢。

[评析] 这是一篇扛起时代责任的青年宣言,有担当,见格局。作者将“小我”融入了大时代,在时代的风雷中唱响了一曲“删繁就简”“标新立异”之歌。在论证上,既以两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条分缕析;又着一勾连句“在减去不必要的世事扰攘后,人更应该以创新填补生命的缺口”加以补漏,严丝合缝。在用例上,从陈祥榕、袁隆平到樊锦诗、顾诵芬,楷模气场足,正能量满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此文得之。(张胜军)

猜你喜欢
标新立异指法人生
手用指法髣髴①
—— 唐抄本卷子中记载的前代失传符号化琴用记谱法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戏剧之家(2022年17期)2022-06-16 13:38:24
东方力量
人生中的某一天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01-24 12:04:48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大胆标新立异,开创全新境界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我的习作我做主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戏剧之家(2015年21期)2015-12-04 0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