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维研究

2023-07-11 01:12伍晓春吴敏史冬梅
化学教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学教学

伍晓春 吴敏 史冬梅

摘要:从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呈现方式、教学功能四个维度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内容,挖掘教材除学科知识以外的知识。旨在让师生关注化学教科书中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化学教育中的育人价值和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导向作用,以期为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启示。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23)060009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和教材体系[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化学教材内容选择上指出“应注意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3。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4

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呈现方式、教学功能四个维度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旨在让师生关注化学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化学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化学教育中的育人价值提供一些启示。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最早在泰勒的《原始文化》中出现,他提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5。《现代汉语辞海》中将广义的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将狭义的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6

在我国,传统文化是指早已形成、至今尚存的文化环境,是现实的存在[7。传统文化从广义的范围讲,是指歷史上形成的一切,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层面;从狭义的范围讲,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8。李宗桂教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较为全面且准确的界定,即“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的、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9

笔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物,是具有鲜明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文化。

2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划分与统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等有形文化和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无形文化[10。借鉴相关文献研究的划分形式,结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及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本研究将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为5大类:(1)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传统思想;(2)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传统习俗;(3)衣食住行、日常用具等传统生活;(4)诗词、书法等传统艺术;(5)传统技术、遗迹等文化遗产[11。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新旧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所含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比较大,并且新版教材中文化遗产内容比例大幅增加。在教材体现的文化遗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集中表现在传统技术方面,如酿酒技术、四大发明等。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素材不仅是增加化学的人文背景,还利于学生多角度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思维有机融合,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化学的实际价值,将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让学习者能在相关问题情境下开展学习,符合新课标理念。

3 对比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差异

3.1 内容选择

3.1.1 内容性质

在内容性质上将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自然元素、人物元素、文化元素,数量统计结果如图1。

在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均是涉及到文化元素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最多。新教材较旧教材在文化元素部分的内容减少,但新增加了少量自然元素和人物元素内容,各个元素内容分布比旧版更均匀。新旧教材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学习载体,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有助于增强我国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新版增加自然元素和人物元素后,内容板块更加完整和科学,有助于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多方位学习化学知识。例如在教材中多处提到侯德榜先生艰苦创业、热爱探索等事迹等。

3.1.2 内容领域

从内容领域角度将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科技前沿、生活生产、传记故事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数量统计结果如图2。

新旧版教材均是生活生产领域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量最多。教材中多选取与日常生活生产有关的传统文化,贴近社会生活现实,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所举应用等有较强的亲近感。例如在新版必修二中就有日常食物——豆腐制作的研究与实践,拉近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新版增加了科技前沿和传记故事,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相关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科学家们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如我国屠呦呦等科学家们受中医古籍启发从传统中药材中提取出青蒿素等。教师不仅可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前沿,还可以与之结合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不断创新和探索的伟大精神。

3.1.3 内容年代

在内容年代上将化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1840年以前的古代、1840~1949年的近代和1949年以后的现代三部分,数量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新旧两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年代主要是古代。其主要涉及我国古人生活生产的传统工艺中的化学,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充分说明化学知识从古至今便深深融入我国的传统生活生产中。化学是一门以科技性和实用性见长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科技文明的描述,将其与化学课程融合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是大趋势下的历史必然。

在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则增加了近代和现代的内容,涉及的年代更加广泛。这样使得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丰富、饱满,学习的素材更加多元。如在绪言中提到我国科学家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整体而言,新版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全面、丰富和多样。内容性质方面,选取素材更加多元,新增自然元素和人物元素;内容领域方面,拓宽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领域,增加科技前沿和传记故事;内容年代方面,扩展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代,新增近代和现代内容。新版教材的内容更加饱满,符合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培育的要求。

3.2 组织编排

3.2.1 位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位置主要分为引言、章节页、正文、习题、栏目、后记,其位置分布统计情况如图4所示。

新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正文、习题和栏目中的表述更为集中,将旧版分散的内容集中以便于学习者聚焦。由于新版教材的内容顺序和结构做了调整,新版必修一教材删除了旧版包含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的章节页相关图片和文字。新版必修二教材中删除了旧版”科学视野”栏目中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中国古代制陶图等。同时新版必修二教材也无“结束语”板块内容,但正文和习题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素材增加。试题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还关注一般化学试题所不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以培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科学育人。在引言中,新版提及较多的传统技术以及化学发展与贡献,比如《本草纲目》等著作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等介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合理适当地引入学生的阅读学习和做题训练中,与如今的考试命题趋势相符合。

3.2.2 篇幅

在本研究中,教科书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篇幅根据字数划分,少于100字为短篇幅,100~200字为中篇幅,多于200字为长篇幅,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篇幅主要是短篇,新版较旧版的中、长篇增加。新版教材中新增的长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完整化、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渗透到化学学习中,潜移默化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也使得化学学习更加有趣和生动。例如新版新增长篇来设计豆腐的制作研究实践,从传统食物豆腐入手来开展化学探究,更具创新性和趣味化。

3.3 呈现方式

本研究将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方式分为文字、图片、图文三类,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旧版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均主要采用文字和圖文的形式。文字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化学知识清晰、具体地陈述出来,图文并茂的方式则增强了相关文字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

新版必修一由于章节内容的调整,各类呈现方式均呈下降趋势。新版教材中图片呈现方式减少,更多地选择图文的方式来呈现。比如在介绍硅酸盐材料时,其中就以文字介绍我国瓷器制品的发展历程,并在文字旁附上我国的精美瓷器图。旧版教材的“无机化学”主题的节内容主要基于类别展开,依次学习金属、非金属,而新版教材则直接分别介绍几种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12。如旧版必修一教材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内容在新版则调整到必修二中,因而删除了章节页的彩陶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符合新版教材的内容安排,呈现方式更为灵活机动。

3.4 教学功能

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不同的教学功能,本研究将其分为引出主题、激发兴趣、探索研究、深化理解、拓宽视野5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结果如图7所示。

新版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发挥探索研究和深化理解两个作用,在引出主题方面的作用大大减少。旧版教材较新版多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引入,比如利用俗语“真金不怕火炼”作为素材引出主题。新版教材在绪言中则多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激发起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介绍了我国处于孕育和萌芽状态的化学时就有《天工开物》等著作,列举了联合制碱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发展成果。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旧版教材在“科学史话”、“科学视野”等栏目中融入成语、俗语等来拓展学生思维,正文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典范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新版教材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体现探索研究的教学功能。比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习题中,探究其中的化学原理,从化学的角度更深层次学习和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人教版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于旧版来说,内容选择覆盖面更加全面和广泛;组织形式更加合理和多样;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功能更加注重发挥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深化理解的作用。两版教材均在这四维中充分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但新版教材更加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背景融入试题与教学活动中,也更加注重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2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4.2.1 提升教师素养,增强融合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其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能否持续提升至关重要。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多方面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深入研究强化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方法,选择性拓展相关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发挥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灵活将二者相融合的教学能力。同时重视学生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在师生交互和同频共振中,促进化学教育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4.2.2 渗透传统文化,创新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有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科学内容,将其作为化学知识学习的对象和素材。课堂中可精心设计以时间轴推进,古人探索化学物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的演变,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时代发展,让传统文化兼具文化传承和学科教育的双重功能。比如溯源中国的硫文化,结合中国古代典籍与古法制作,了解硫的来源与部分性质,并且利用已有知識与方法预测硫的性质、推测化学原理,合作设计—探究活动—验证性质等。传统节日的制谜猜谜等活动穿插于教学,品味有丰富化学内涵的成语、诗歌,寓教于乐,体现出独特的中国化学教育特色。除此之外,也可引申拓展教材、试题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助力学生整合认知角度、提升迁移能力,升华学生情感,引发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千百年的中国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多学科属性,值得深入挖掘与提炼以服务化学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4.2.3 开展专题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教材中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化身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为化学教学赋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使命后,化学教学便更加注重意境、内涵的挖掘。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展开实践设计,开展教学专题活动,以项目式学习、主题式教学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文化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研究过程,设计学习计划或者研究方案,锻炼信息收集、处理、沟通交流能力,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大大增强,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 (20140401)[202211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EB/OL]. (20170125)[20221102].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83.

[4]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EB/OL]. (20210119)[202211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5](英)爱德华·泰勒. 连树声译. 原始文化[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6]倪文杰,张卫国,冀小军. 现代汉语辞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5.

[7]蔡铁权.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数学、 数学教育的演进[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8):91100.

[8][10]李宗桂. 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J]. 哲学研究,1992,(3):4655.

[9]李宗桂.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 学术研究,2013,(11):38.

[11]王后雄,孙建明. 新课程化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比较研究[J]. 化学教育,2014,35(1):47.

[12]付士林.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J]. 化学教学,2022,(4):2127.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学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