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化民 陈熠舟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各项事业的特征和要求。资助育人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模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高校资助育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关爱具象化的学生个体,关注学生精神需求与发展,关怀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校资助;资助育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资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载体和保障。资助育人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提出,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校资助育人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可具体阐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特征的总结和凝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溯中国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历程,资助育人具备规模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1.面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规模性资助
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毛入学率由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2.4亿,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1]与此同时,高校内接受资助的学生数量也达到了空前规模。2021年,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925.77万人次,资助金额1,450.40亿元。[2]高校资助育人的规模性体现在资助学生的数量和增速上。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以在校生规模还是以毛入学率为指标,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普及化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2021年中国在校生及其资助情况数据分析可知:资助人数不断增加,资助金额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资助金额为547.84亿元,2021年资助资金1450.40亿元,增速达164.8%,年均增速达到了11.74%,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3]其中,占大比例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人数和额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面向学生既公平又有效率的全面性资助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正常完成学业,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奖、贷、勤、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达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2012年,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2015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延长;2017年,预科生纳入高等教育范围,国家助学贷款实现全覆盖。从个人发展意义上讲,高校资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共享了时代进步的福利[4],缩小了因经济因素造成的差距,阻断了贫困代际的传递。[5]从社会进步意义上讲,高校资助具有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功能,同时具有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意义。[6]当然,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吃大锅饭”,还要重视效率。高校资助注重教育公平,同时要兼顾效率以及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兼顾“扶贫”与“扶志”的发展性资助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高校学生资助既有民生的保障性功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还有育人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精神需求和能力提升等。“扶贫必扶智”“扶贫先扶志”,高校资助工作注重“扶贫”与“扶智”和“扶志”的结合,注重在资助中育人,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强化其心理、学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强调“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标志着高校资助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已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7]目前,各高校根据资助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本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做到了“经济资助、思想关注和能力援助”,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例如:清华大学构建了包括学术发展、海外实践、素质拓展和就业创业为一体的“鸿雁计划”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8]南华大学构建了“经济资助+成长扶助”的“双助”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9];东北师范大学形成了“益创、益教、益读、益盟、益院”五益资助育人模式;东南大学构建了“经济资助、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法律援助”五位一体的资助帮扶体系。发展性资助实现了单纯的经济资助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跨越式资助。
中国式现代化对高校资助育人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現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价值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要求惠及全体。高等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助体系的现代化,强调重视人、关注人和突出人的价值。
1.要关爱到具象化的学生个体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最高价值取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高校在推进资助育人的工作中,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聚焦到学生个体上,强调精准资助、精准育人。“大水漫灌”式的资助、“一刀切”式的管理以及标准化与普遍化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自身关心性与教育性的缺失和对于教育育人任务的逃避。因此,资助育人要拒绝普遍性而强调个性,对学生的关爱应当为个体意义上的关爱,强调在不同关系中个体的价值与作用。从诺丁斯关怀理论拒绝普遍性这一价值特征出发,学校的资助育人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特征,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资助项目,切实关注学生的抽象化个体特征,为学生量身定制资助项目,做到“一人一策”,关爱每一个学生个体,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10]。
2.要关注学生精神需求与发展
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的精神需求是物质需求之上的高阶需求,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高校资助育人,要超越简单的经济资助,要关注学生精神、道德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始终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资助育人要将学生看作具有主体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关注学生的价值建设,尊重学生本身的先天差异以及学生的兴趣取向,强调对学生成长中的精神与心理的关注,将物质和精神的资助落到实处,努力得到受资助者的认可,避免“好心办坏事”。资助工作应该不仅仅是关注资助的选拔标准、额度大小、程序正义、过程公平等,更应着重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心灵成长等高层次需求,用引导取代选拔,做到“扶贫先扶志”,关注精神育人与心理扶贫,强化发展性资助,促进学生精神追求、人格养成、素质培育。
3.要关怀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关怀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是资助育人的路径要求。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资助与育人,二者都是贯穿于学生从入学进校到毕业离校整个大学过程的工作。实质上,资助育人是一种关怀关系的建构,是作为校方的关怀者对受资助学生的关心关怀,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富于连续性和过程性的关心文化,并将其作为一个具有指导性的目标,关注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11]作为受资助的对象,学生接受他人的关怀并确认这种关系,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怀者认知,一个关怀的关系才能形成全过程。因此,高校资助育人除了关注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关注资助的连续性,关注学生对资助形式的接受度,关注学生对资助工作的反馈。人文关怀也要反过来融入资助育人的全过程,贯穿资助申请、评审、公示、教育等全阶段,实现教育目的的连续性。
4.要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质量的资助育人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资助育人要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质量,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四个方面落实到位。第一,要明确学生的需求,确定学生究竟需要何种方面的资助,何种方式的资助更合适,然后再进行资助项目的开发与资助体系的构建,做到精准需求的精准资助。第二,重视受资助学生在学业、生活、情感以及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自由而协调的发展,资助过程中注重受助者感受,不做显性的区分和贴标签,加强学生的同质化教育。第三,强化受助学生的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及回馈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第四,重视对受助学生的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在理念、政策、模式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由“单一救助”向“多元资助”转变,“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资助助人”向“資助育人”转变,“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当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下,资助育人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1.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核心
资助育人的对象或者主体是有需要的且符合条件的学生。关怀理论的提出者诺丁斯指出,“被关心几乎是普遍的人类愿望……每个人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这一内在的需要或者愿望。”新型的资助育人体系需要关怀、关心、关注、关爱学生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学生问题为目标。如诺丁斯所言,“当我们试图关心别人的时候,我们从来不用威胁、制裁、有损人格的比较竞争,以及严厉的惩罚这些手段去鼓励他们。”[12]当前,受助学生的需求呈现层次性、多元性,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以学生为核心的资助育人体系,要立足于学生多元需求,经济上帮扶、思想上引导、发展上支持,围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生活、科研心理、生涯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来开展相关资助工作。
2.建立和健全精准性的院系资助网络
院系是资助工作的落脚点,更是育人工作的平台,因此院系资助网络是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抓手。构建精准性的院系资助网络:第一,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和档案,精准识别需要资助的学生,重点关注因贫困而产生的学业、思想、心理以及求职问题的学生;第二,要设立与国家、学校等资助项目相弥补的资助类型,除了直接发放助学金、补贴和勤工助学等,设计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层次更加多样的资助项目;第三,要贯穿始终地开展适应性的育人活动,成立互助组织或者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与社团、志愿服务、实践项目等校内外活动相结合,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关注和指导学生在经济、学业、思想、心理以及生涯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
3.搭建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资助育人平台
资助育人需要搭建开放、多元、协作的平台。资助育人工作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切实打造人文关怀特色的育人平台,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助学育人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家校共进联合育人,打造协同育人的“枢纽站”。第一,根据学生学科专业以及职业发展特色开展社区服务、企业实践、返乡支教、家庭走访、敬老爱老、学生勤工助学。第二,将各类各层次资助打造成育人平台,如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学生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的平台;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自强奖学金成为学生奋斗精神、励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平台;各类社会助学金成为学生爱国教育与爱心奉献教育的平台。第三,通过各类勤工助学岗位成为搭建敬业奉献精神培养的平台,开展“助学·筑梦·铸人”“诚信校园行”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榜样示范的育人功能。[13]
4.完善过程性关怀的长效资助育人机制
“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乐于关心,学生也愿意接受关心,可是事实上很多学生仍然宣称没有人关心他们,学校必须为关心关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气氛和文化。”[14]关怀型资助育人体系的保障在于资助过程关怀育人,即关注资助制度的初衷、关注资助开展的全过程、关注资助过程的细微处,于细微处育人。在资助制度中加入关怀的伦理取向,在资助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在认定、选拔、评审、公示、助学金发放的全过程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资助公平与资助隐私张力,资助结果既应该公开透明,又要保证学生隐私不受侵犯,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对开展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强调辅导员资助工作的伦理性,倡导建立信任情感的长期联系,培育建设一批“发展型资助的育人示范项目”等。
本文系202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BNUSZ2023YB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EB/OL].(2022-05-17)[2022-10-29]. 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e37bddc0ae410a02dae666ea74199823.
[2]2021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2022-08-28)[2022-11-20]. http://cpc.people.com.cn/n1/2022/0828/c64387-32513211.html.
[3]曲绍卫,柏豪,李浩华.中美高校大学生资助经费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2):66-71.
[4]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5]曹国永.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16(9):18-21.
[6]馬晓燕.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3):152-155.
[7]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7)[2022-09-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1206/mtbd/201712/t20171207_320825.html.
[8]金峰,王腾飞.深化发展型资助育人成效的机制分析——以清华大学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6):153-156.
[9]何旭娟,吴晓君,周艳玲.高校资助育人“双助”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南华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39-143.
[10][11][12]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97,137.
[13]张福友.关于普通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78-80.
[14]侯昀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3-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