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作品《秋水长天》的艺术创作风格

2023-07-10 12:04刘克
艺术大观 2023年18期

刘克

摘 要:音乐是一门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不同的阶段会涌现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秋水长天》是我国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是作者在传统民族音乐融合了现代流行元素的基础之上而创作出的,因此独具特色。这首歌曲在体现了民族音乐风格的同时,由于融入了现代化元素,也使得整首乐曲更加符合当前阶段的大众审美,更为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本文便主要分析了《秋水长天》的音乐艺术创作风格,挖掘该作品的艺术内涵,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秋水长天;艺术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8-00-03

《秋水长天》是诗歌与音乐的融合,将诗歌与音乐作为情感传递的载体,体现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而除了情感表达外,这首曲子还具备极强的艺术性,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声乐风格的同时,也将现代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新颖的作曲手法,而除却《秋水长天》之外,这种作曲手法在当前阶段也被广泛应用,如《千古绝唱》等,均使用了此种作曲方法。

一、民族声乐概述

民族声乐不同于民歌、京剧等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而是在这些传统民族音乐基础之上,与西方音乐中的美声歌唱理论、优点相融合后所形成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

民族声乐受到语言、地域等的影响,在声乐风格上也会有所不同。在语言上,不同的语言会赋予民族声乐不同的特色,从而体现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以藏族语言为主的民族声乐为例,在藏族语言中,大部分字母的发音部位位于口腔前端,藏语中的词句,也多以由重到轻的发音方式为主,这种语言上的特点,使得藏族音乐也同样具备“向下性”的特征,即在节拍、音调上,也同样呈现“由重到轻”的特点。传统藏族民歌在演唱时,需要演唱者具备足够大的气力,且结尾处会使用一些易于拖长的尾音,而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也可以凸显藏族民歌的这一特点,尾音处选用易于拖长的字词。而从地域特点的角度来说,民族声乐同样是具备地域性特征的,能够体现地域文化。例如,用“粤语”演唱的民族声乐,通常会通过字调、语调行腔、咬字方式等,体现广东地区的特色。

二、《秋水长天》简介

随着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流行音乐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在《秋水长天》这首歌曲的创作时期,民族声乐作品普遍具备怀古与创新相融合的特点,而在这种民族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大融合的阶段,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大众音乐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也普遍有了更加深入性的理解。

《秋水长天》这首歌曲,是由宋小明填词,胡廷江谱曲的一首极具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这首歌曲的歌词在创作时结合了我国著名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在这首唐诗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二次艺术创作与改编,在不改变原诗词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借助这首古诗表达了远离故土的、保家卫国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除却作词外,这首曲子在作曲上,也同样融入了大量的现代作曲技法,整首曲子的基调时而舒缓,时而亢奋有力,在艺术创作上独具特性,使其能够在保持歌词古意的基础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既能够避免曲高和寡,又不失古韵。

三、《秋水长天》艺术创作风格赏析

针对《秋水长天》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创作风格赏析,主要从歌词、艺术处理、音乐节奏、伴奏处理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歌词创作特点赏析

在进行民族声乐的鉴赏时,针对乐曲歌词的鉴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歌词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借助对歌词的理解,会更为迅速地掌握乐曲的情感与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对乐曲有更加深入的情感理解,能够与创作者更好地共情。

1.古诗词变式创作方法的应用

《秋水长天》整首乐曲的歌词只有八句,皆是取自我国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诗词经过变式后而来的,借助了古典诗词工整对仗、色彩留白的特点,短短几句便为人们营造出了无尽的遐想空间,打造了意念上的思想情境氛围[1]。

其中,《秋水长天》乐曲的题目,源自《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词在《滕王阁序》中十分有名,描写了秋天的江水与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时所形成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的描写方式,一方面,会带给人静谧与悠远之感,且“秋水”与“长天”能够形成工整的对仗,更是描写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祥和画面,使得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尽遐想,被作者笔下的美景所感染;另一方面,《滕王阁序》是作者王勃在滕王阁眺望远阔时所提笔写下的,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也体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将其应用于作曲中,便也能够借此更多地体现乐曲的意境苍茫[2]。

這首乐曲中的第一句词“西出阳关”四个字,则出自我国古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时的阳关,位于我国如今的甘肃地区,虽然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与西域地区来往频繁,但是阳关距离中原地带仍旧遥远,且条件艰苦,因此西出阳关难免要经历风餐露宿、长途跋涉之苦。原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谊,同时,也是诗人对友人旅途顺利的美好期望与祝福,从短短的两句诗词间,便能够体会到诗人与友人的珍贵情谊,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将“西出阳关”四个字应用于歌词创作中,以第一视角的方式展开,就能够借助古诗词中的意境,展现出离别故土、家乡时的不舍感情[3]。

“西风古道,回首一片秋水长天”中的前半句,“西风古道”则取自《天净沙·秋思》一诗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是情境描写,属于借景抒情,借助“古道”与“瘦马”描写出了一幅凄凉的情境,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厌倦漂泊的哀愁情绪。在作词时应用“古道西风”的意境,能够很好地体现漂泊在外时的思乡之情。

“大漠孤烟剪不断”,这句词中的“大漠孤烟”四个字,取自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大漠中,壮阔却荒芜的景象。“大漠”“孤烟”,壮阔绮丽,黄沙弥漫,不见天际、不见繁盛草木,所见之处,只有屡屡孤烟升起,为这苍茫的孤漠带来了一丝丝的生气,而这“孤烟”正是烽烟,通过这行“孤烟”,诗人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就快要到了。“孤烟”和“大漠”,都是以景叙情的象征,将这两个重要象征应用于作词中,就能够营造出一种无边孤寂与落寞的意境。

2.古新诗体结合的结构

除了大量运用古诗词作为歌词外,在《秋水长天》的歌词创作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古诗体与新诗体相融合的创作方式。所谓的古新诗体融合的创作方式,就是指在一首歌的歌词中,既包含古诗词元素,也包含现代诗词元素的一种方式,是对传统古诗词结构或新诗词结构基础之上的一种加工,从而在保留民族特色古韵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作品的思想情感[4]。

《秋水长天》中,一共含有八句歌词,除却语气词和感叹词外,所使用的均是“4+X”的结构。这里的“4”,是指使用的四字古诗词,而“X”,则指的就是新诗体。“4”的古诗体结构,分别对应着歌词中的“秋水长天”“西出阳关”“西风古道”“对月无眠”与“游子归客”,这类四字的古诗体中蕴含着古诗词元素,是整首乐曲中重要的引子部分,在这类四字词后面跟上新诗体,便组成了古今诗词体相融合的歌词结构形式。例如,“游子归客,梦断故乡云水之间”,游子归客作为引子,以第一人称表达了游子回归故土,而梦断故乡云水之间,则充分表达了思乡之情。

(二)作品的艺术处理方式

这首作品的艺术处理方式,整体呈现出悠扬与大气的感觉,这是这首乐曲所表现出的整体基调,这种基调会使得这首乐曲颇具古韵,结合音乐的变调与演唱者的演唱,表达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首乐曲中,前期整体相对来说较为柔和,更多的是通过细腻的唱腔,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体现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抒发情感之意。在进行前期的演唱时,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其能够通过花式的唱腔与优秀的演唱技巧,在前期曲调相对柔和的情况下,运用唱腔带给听众表演上的震撼,使得观众迅速地体会到乐曲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需要保持自身的气息平稳,声音要尽可能地明亮饱满,要能够与乐曲旋律之间很好地配合,且需要同乐曲流畅的旋律同样保持演唱上的连贯性。

本首乐曲的歌曲旋律部分,整体分为慢板与快板。慢板部分需要演唱者能够更多地体现抒情的感觉,演唱者应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一部分的舒缓缠绵之感,体现情感上的细腻丰富,将思乡之情、孤寂之情完美地展现出来。在每句歌词前半部分古诗体结构的演唱中,歌者在演唱时,需要适当放低喉头位置,采用胸腔发声的方式,使得这一部分的音色更加沉稳。而在音乐部分的处理上,这一部分的整体基调应是缓慢向上的,随着每一个音节中,歌词的转变而不断提升音符,同时,旋律也逐渐增强,并保证整个旋律增强的过程需要呈现流动性以自然过渡为主。

快板的段落中,乐曲旋律中加入了大量的重音同切分音型,因此整首乐曲在表现上,会更加具有节奏上的律动与张力。在快板部分的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尽可能地把握住节拍,通过强而有力的演唱方式,表达出坚定有力的感觉,同时,演唱过程中,需要保持语调上的整体节奏稳定性,既具有力量感,也能够具备高昂的感觉,使得整首乐曲得以带给听者更加激昂的感受。快板部分的演唱节奏需要加快,做好音节与音节之间环环相扣,产生层层递进的感觉。而在乐曲的处理上,整体旋律是不断向上的,乐段逐渐增强,将整首乐曲不断推向高潮。

(三)作品的音乐节奏

在作品音乐节奏的处理上,这首乐曲从慢板到快板再到慢板,呈现节奏上的三段式,推动乐曲旋律由弱到强再到弱。在慢板中,节奏整体呈现前紧后松的状态,配合乐曲旋律的发展,使得整首乐曲的旋律更加具备连贯性的特征。而在快板的处理上,快板节奏整体结实有力,具备强烈的节奏感,同时,收音部分干净有力,凸显节奏上的紧张感。除此之外,整个快板部分中应用了大量的休止符,将节奏控制在欢快的感觉上,同时,快板中也使用了节奏型的轻重音转换,使得乐曲更加具备节奏感与张力,音乐旋律之间的对比明显,会使得节拍更加强而有力。快板部分的演唱时,需要把握住节奏感,与节奏配合的同时,也不能受到节奏的牵制,注意休止符空拍的把控,从而保证音乐旋律的张力控制在最佳的状态下[5]。

(四)作品的伴奏形式

在探讨伴奏形式时,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钢琴伴奏的部分与其他伴奏的部分。在这首乐曲的伴奏乐器中,选择了钢琴这一颇具西方音乐代表性的乐器,这是这首乐曲在伴奏形式上的创新,体现了民族歌曲与现代文化间的融合,也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整个钢琴伴奏中,前奏部分的旋律音节较为干净,在钢琴弹奏时并未使用拖音等弹奏方式,而是选择了轻快明朗的方法,保证钢琴音色的通透明丽。同时,在前奏时,所采用的弹奏方法为波浪式,整个弹奏过程需保持流畅,音符与音符之间不应该存在明显的停顿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前期前奏能够带给听者清丽明亮的感受。在前奏中的三四小节演奏完毕后,此时可以稍微放缓整首乐曲的节奏,适当减轻弹奏的力度,为乐曲中演唱部分的引入奠定基础。在乐曲的正式演唱部分,应在音乐的尾部,做整体向上的节奏处理方式,同时,保证整首乐曲呈现由弱到强的旋律节奏。乐曲的中间演奏部分,同样需要注意钢琴伴奏的连贯性,如果演唱者所演唱的旋律较长时,为了避免在整首乐曲中间发生空洞的问题,应适当使用钢琴补全整首音乐伴奏,使得音乐更加具有连贯性,不会带给听者唐突或空洞的感觉。除此之外,整首乐曲均需要保持向上渐强的演奏方式直至乐段结束,并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钢琴旋律的轻重音准确地弹奏出来,利用钢琴的独特音色为这首乐曲增添特点。

除却钢琴伴奏以外,这首曲子在伴奏上还选择了西方管弦乐与电子音乐。西方管弦乐与电子音乐能够很好地增强乐曲的节奏感,同时,还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声音表现效果。将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与现代管弦交响乐进行融合,能够以现代化的方式展现民族音乐的特点。除此之外,在這首乐曲中,管弦乐与电子乐交织在一起,还营造出了一种激昂、高亢的电子音乐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音乐的表现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对艺术歌曲《秋水长天》的艺术创作风格进行了赏析,这首民族乐曲既具备民族风情,同时,也具备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西方交响乐、电子音乐元素,是新旧音乐文化艺术的融合,也是中西音乐文化艺术融合碰撞的体现,具备时代上的代表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音乐发展上的创新性,有着跨时代性质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道东.艺术歌曲《秋水长天》创作技法刍议[J].音乐创作,2017(05):120-121.

[2]冯亚琴,邓婉婷,王潇.诗与乐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秋水长天》的创作特征和情感处理[J].音乐创作,2018(01):113-115.

[3]宋帅.当代民族声乐作品《秋水长天》的艺术创作风格[J].音乐生活,2018(01):81-82.

[4]吴帆.声乐作品《秋水长天》的艺术风格分析[J].黄河之声,2022(17):138-140.

[5]卞开萍,赵伟伟.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特色研究——以《秋水长天》为例[J].艺术百家,2015(0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