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怀美 王成伟
【摘要】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练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品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一个班集体的班主任老师应特别重视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实效。养成教育应该重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小事抓起。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厌学、调皮、人性、随便丢弃垃圾等坏习惯多,处于这样的状况,我校决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校园卫生每天都进行三次大扫除,分别在早晨、中午、放学后,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自己要懂的珍惜,不要随便扔垃圾。再有,我校成立卫生监督小组,让学生自己监督他们自己。这样一来,校园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到了成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之处,对于学生小的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起点就是从小事做起,我们从这些小事中慢慢的转化他们的思想,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们做养成教育就应该从点滴细微之处做起,比如:在校园里随手捡起垃圾,在楼道里不大声喧哗,上学的时候穿戴整齐,这些看似平常细微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够要求我们做到,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升华,那么学生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二、养成教育要体现集体行为
教育是具有社会性质,我们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要做到,不能说那个学生特殊,那个学生不做就可以了,这样的养成教育方式对我们的学生是不利的,有时候集体的行为能够影响一名学生的行为,班集体的行为会在一种潜意识里影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做到关心集体,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意识,我们要教育他们懂的集体,有集体成就感,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现在很多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宠爱,但是当我们在一个班集体里的時候,我们就不应该这样。
其次,我们班级也应该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里我们可以张贴醒目的标语,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班级的黑板报,学校里的广播,图书角的书籍等都可以是我们宣传养成教育的阵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我们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氛围。
再次,我们学校可以定期的的举行养成教育宣传活动周,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做,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然后根据评价制定出自己的个人目标,我们也可以由班主任制定出我们班级的目标,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可以再开班会的时候,对照我们的目标自我的查找原因,使我们的养成教育更加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
养成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做到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良好的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训练。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养成教育需要们长期的对学生进行抓,持之以恒的进行做,对于那些比较慢的学生,我们教师可以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改正。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练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