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佳
“海”字始见于西周金文,为形声字。其左边的部首为“水”的象形字,引申为“江河”;右边的部首为“每”字。“每”字本义是指戴有头饰的妇女,即为母亲,对此,有人便将“海”字解释為“水的母亲”。据《说文解字·水部》记载:“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所谓“纳百川”,是指由许多河流汇集而成,即为“水的母亲”。由于“海”能“纳百川”,所以才引申出“极大”“极多”之意,如“人海”“云海”“辞海”等。
古人生活在中原地区,对“海”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尔雅·释地》有言:“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海”由此出现“荒远之地”的概念。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皆有海,在战国时期出现“海内”一词,即“四海之内”,此时,“海”产生一种“边界”义,将中国国境之内与国境之外区分开来,“海外”便指中国以外的地方。
六朝时期出现一些含“海”的词,大部分是一些佛教用语。“苦海”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后比喻无穷的苦境;“学海”形容学问深广……“海”表达的是抽象事物的“深邃、广大”之义。此时,还产生了相类似的新词,如“海涵”“海纳”等敬辞,“海涵”指大度包容,“海纳”指广泛采纳。
唐代之后,航海业繁荣,“海”便有了“从海外、外国传进来的(物品)”这一含义。唐代李德裕在《花木记》中说:“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
在古代,人们认为“海”是遥远的、神秘的、荒凉的。唐诗提及“海”的部分,也大多是客观陈述百川入海的事实,或者是描写人们观念中、想象中的海,并非描写作为客观事物的大海。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最为人们熟知的描写大海的诗歌,是曹操的《观沧海》。